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大学制度公正性的重要内容,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不仅是大学制度公正性的主要表现,更是大学制度公正性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中立、平等、民主、公开等价值取向是大学制度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大学制度程序在整体上发挥最佳效能及更加公正、合理。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在实践中所反映的制度程序过弱的民主参与性、过强的封闭性及中立性缺失不仅削弱了制度程序的权威性,更导致了大学制度的不公正,造成了负面的后果。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将中立平等、民主参与、公开的大学制度程序加以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以监督和保障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实现大学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制度的公正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是复杂的社会组织,其正常运行有赖于制度的规范。大学办学的有效性和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制度,而且还取决于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公正性是大学制度的根本属性。这种公正是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它既表现为程序公正,又表现为实质公正,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大学制度的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所依据的逻辑不同,因此,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大学制度的公正性问题往往由此而生。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统一,以大学使命的实现为本位,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手段,全面提高学术生产力,建立起大学学术繁荣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制度是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核心机制,这使得人们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问题越来越关注。教育制度公正包括教育制度本身的公正和教育制度运行的公正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对于教育制度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普遍诉求,维护社会公正与促进社会发展,是执政党的基本职能和首要责任。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制度公正主要包含制度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即制度的内容公正与制度运行的公正。当前我国存在着制度本身与制度运行的不公正问题,解决制度公正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执政党肩负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德育作为学校制度性的活动,与学校制度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当前我国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德性存在着等级性、专断性等不公正性。依循合理性原则、民主原则、道德限度原则的公正价值理念,变革学校制度德性,是顺利开展学校德育、促成学生道德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学校办学权的差异远比生均教育经费差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更大。我们不但要关心学生有公正的机会获得教育,更要关心学生获得公正的教育。追求学校办学权公正是达成公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办学条件与发展机会向所有学校开放、向弱势学校而不是优秀学校进行补偿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实现行政程序法公正原则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程序法的首要价值在于其公正性。实现行政程序法的公正原则,要建立听取意见制度、回避制度、调查制度、禁止单方接触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平公正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从人性利己性的视角看,个人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利益博弈主体的不对等地位,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缺失中的利己行为对制度的僭越等.影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公平公正。尊重和利用人性的利己性及其合理性.规范和约束人的利己行为.在互利互惠中向弱势群体倾斜,有助于建设公平公正的现代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当代教育的架构,教育公正依赖于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公正是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诉求或公正伦理的审视,目的在于确立符合教育公正理念和要求的规则体系及其行为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制度公正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科举考试演变成一种社会制度之后,要求制度公正的压力越来越大,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公正的过程,其形式上的公正日臻完善,为当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维持社会秩序的机制,并为后世开启了社会公正的方向。但在整体上是一种非正义的社会环境中,从制度公正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做着最大程度的努力。但正因为科举制对公正的过度追求,最后造成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伦理悖论,各种繁复细密的公正举措不但妨碍了公正性本身,而且离其初始的道德目标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