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发现你的最佳职业》及其他15本关于独自创业书籍的作者Paul Edwards说:“如果你对某项工作感兴趣,用业余时间进行尝试将会是一个高效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当人人都喊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时候,你还坐得住吗?看着身边的同学、好友一个一个都成了小老板,你是否也想过要创一番大事业呢?别急,人人都有运势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手机媒体孕育书业新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大量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已经成为除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以外的第五媒体,各种各样的手机业务蓬勃发展,如手机短信、手机音乐、手机上网和手机电视等.手机多媒体时代,书业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4.
传媒小语     
《新闻与写作》2007,(6):16-16
记者不是无头无脑无思考的“笔杆子”,他们是“思考的笔”。记者的第一个任务是报道。但是如果不思考,你知道去报道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大学毕业生网上聊天.当谈及选择什么工作时.他感慨万分,说毕业都两年多了,仍然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笔者问,什么工作才算得上如意呢?他说,赚钱多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朱霞 《新闻知识》2005,(7):79-80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编辑、记喜欢利用并善于利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来获得他们想要的材料信息。我们在街头买份报纸,那中间经常刊登着记暗访的故事,告诉你发生在城市或乡村的一些稀奇古怪事情:我们打开家中的电视,摇摇晃晃的暗访镜头每天都会映入你的眼帘。那么究竟什么是隐性采访呢?理论界给出的定义各有特色,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7.
究竟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呢?答案是:赌徒。道理很简单,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赌徒最有胆量,敢下注,想赢也敢输,所以,他们最适合创业。科学研究发现,赌徒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强过普通人,而创业正是最需要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8.
高旭 《记者摇篮》2006,(10):26-27
眼下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因此在新闻报道上,除各家新闻单位各自策划的新闻外,很难再有独家新闻。那么记者如何能在这种“公众新闻”中,技高一筹,采写出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新闻报道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无意”的采访中做个“有心”之人。那么如何做个“有心”之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有了新闻敏感,就能敏锐地发现并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9.
阿昆 《北京档案》2007,(10):43-43
开场白:对档案演讲比赛中的阴盛阳衰现象,不少男性愤愤不平.他们摆出各种客观理由,力图说明"军功章上至少有他们的一半".原因是他们在幕后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讲稿都是他们执笔的.女性不过是在他们的指挥和导演下,上台表演而已.这怎么能算阴盛阳衰呢?你,特别是女性的你,同意男性的这种观点吗?如不同意,请赐稿,不然他们会讥讽你们只会说,不善写,甚至不敢写呢!  相似文献   

10.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做一番事业,是每一个身在海外的移民追求的目标,如何能在这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呢?打工,为他人做嫁衣裳已经不是一些华人移民的首选了;自主创业,自己为自己做主,成为移民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发现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头一步,也是新闻工作人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发现新闻线索取决于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个通讯员思想水平、生活阅历、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所谓新闻敏感性强,无非是说这个通讯员懂得新闻价值,善于从一大堆材料中,特别是在不被别人注意或者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那么,怎样培养这种新闻敏感呢?从十多年的写作实践中,我认为应从这样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多了解情况。平时,我除尽量参加各种会议外,有点时间就到县委书记和县委办公室、商业局、工商局等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串串门、聊聊天,在“闲聊”中发现一些新闻线索。你同领导同志和一些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他们有什么事都会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场声势浩大的以“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赣鄱大地蓬勃展开。作为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省组织大规模、高规格的党政代表团再赴浙江学习考察,进一步学习浙江人民坚持科学发展,特别是勇于创业、善于创业的经验,深入推动我省全民创新创业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夏海澄  甘毅  李军 《新闻战线》2012,(12):94-96
大千世界,到哪里找独家新闻?——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善于开拓,善于挖掘新闻价值;资讯过剩的时代,如何拍到好图片?——在最高处、最险处、最难处、最惊心动魄处、最佳角度处。  相似文献   

15.
一、网上逛书店说到读书,先说到一个新现象,据说这个现象还有一个同义词,叫做新人类,现在你稍微注意一下报纸,就会发现,有关电脑网络信息的篇幅越来越多了。据说新人类的标志之一,是他们在网络上能把一切都干了:购物、逛街、谈恋爱自不用说,连他们的长相都发生了变化——这一点是我看一位主持电视节目的女士的文章——他们长得什么模样呢?  相似文献   

16.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你非常确切地知道在你所在的组织中必须做些什么工作,但你却不能够使其他人听从你?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其他人的想法也许没有你的想法好,却能够使他们的建议被采纳,而你在争取一个群体的支持时,却经常遭遇阻碍?即使你通常拥有非常好的想法,但似乎其他人也能够使人们加入他们的"乐队花车",而你最终只能站在旁边,眼看着游行的队伍通过,这是因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微言大义     
《出版广角》2015,(4):126
中国图书出版网官方微博当我们讨论数字出版商有关移动的策略时,我们说的移动究竟代表着什么?有一个很快也很容易想到的答案。移动涉及定期在Facebook、Instagram、Pinteret以及类似的平台上发布消息,这样有移动手机的人才能紧密地跟随你的宣传脚步。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微博独立作者经常能在数字出版领域取得成功,但他们实际上究竟卖出了多少本电子书呢?不同于传统出版业,自出版的作品都没有ISBN码,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信息的渴求更加迫切,这就向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也更新了新闻原来的概念:"新闻的涵义不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了,而是延伸为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时效成为了新闻的生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即时的新闻"呢?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现场直播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可靠的方式。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一般来说是很硬性的,因为事件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似乎容不得你过多地控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封底的内容是销售掉更多图书的最佳办法吗?事实上,很多人都错过了一个吸引更多潜在买主的机会。 书的封面和闪亮的题目肯定能在4秒钟内打动你的买主。如果他们喜欢这本书,他们还会花8秒钟的时间看看封底,这就创造了一个让读者相信你的书肯定能使他们获益的绝妙契机。 你的封底有以下的问题吗?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又是什么呢? 问题1:太多无力的措辞,太凌乱而缺乏焦点 解决办法:6×9英寸大的封底上的字数要少于70个字。使用书中的摘要、图  相似文献   

20.
简单是金     
如果有人告诉你,“还是来参加会议吧,万一需要你的意见呢”,这时候你怎么办? A、拒绝参加会议。因为如果他们不告诉你会议的目的以及你的参加会有什么作用,去参加会议是毫无意义的。 B、这要看谁让你去参加会议,上司让你去参加与同事让你去参加会议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