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诸多因素出发全面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及生理、心理特点,并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研究入手,寻找其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2.
“用心”撑起体育后进生晴朗的天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如何转化“体育后进生”呢?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常一新 《考试周刊》2010,(7):150-150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师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自尊自强的精神,提高其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从而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存在着一些后进生。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结合本人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多年教学实践,浅析高校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为以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调动后进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石。  相似文献   

8.
文朝霞 《广东教育》2005,(10):42-42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体育基础差.上体育课精神不集中,成绩落后。转化这些差生是体育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后进生的体育成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相信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过体育后进生。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素质、体质、技能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体育教师,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特别是体育后进生的主体发展,应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光要培养体育骨干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提高和发展。因此,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我们教师的重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校“体育后进生”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师之爱是促进“体育后进生”转化的内驱力,并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刻意求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转化。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也存在"体育后进生",本文就关于"体育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和自然表现分析,如何从心理上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对症下药、耐心指导,课后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因人制宜,搞好帮教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体育后进生的表现有:由于心理自卑而产生厌学情绪;性格内向,不爱动;不喜爱体育活动,也不想通过体育运动或体育课加深与朋友、老师的感情;体育学习成绩较差。以下就体育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胡敬飞 《考试周刊》2010,(50):148-148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在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孙杰 《教书育人》2002,(18):28-29
一、对体育后进生的认识(一)体育后进生的含义体育后进生是指在体能、运动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发展水平与教育教学不相适应,在体育教学中完不成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要求,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这部分学生。他们不属于有伤、有病或残疾的学生,有的素质较差或有的素质虽好,但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等等,体育成绩常常不及格或较差。(二)体育后进生的成因1.思想上的误区。许多体育后进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缺乏了解,认识不够。认为体育锻炼无所谓,只要身体好,不生病,锻炼与不锻炼一个样。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偷…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如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也有因学习方法、态度等问题而产生困难的学生,也日之为体育后进生。体育后进生因其困难反作用于学习,一般都是学习不够积极,态度不够端正,个人练习行为和效果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目的,甚至出现被动拖延或主动逃避体育课的情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就必须关注这一类后进生在体育方面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吴春英 《考试周刊》2010,(23):144-145
本文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后进生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进行后进生转化的措施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学习困难生,由于他们的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本人练习行为、练习效果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因而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这就是通常说的“体育后进生”。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那就特别要注意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何转化“体育后进生”,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不应有所谓的"后进生"。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主要是指在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目标有距离,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的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体育后进生,深入研究和分析造成他们体育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学志 《甘肃教育》2014,(14):47-47
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教学任务的学生。本文结合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经验,对怎样转化"体育后进生"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