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饱受争议的保健品送礼广告在一片"指责"声中,既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效益,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研究采用消费者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保健品送礼广告的符号与意义生产过程.研究发现,保健品送礼广告的传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影响下,通过广告商的意义输出与消费者的符号互动,繁衍出新的文化意义与符号价值,实现了一种"文化增殖",进而促进了"送礼送健康"的符号消费与"送礼就送保健品"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
临汾市地税局举行培训中心和办税服务厅开业庆典,当地有40多家单位前去庆贺送礼,你5万,他10万,当日收礼数额竟达62万多元。此事全国新闻媒介几乎都作了报道,有关当事人也受到处理。这种顶风违纪变相摊派收礼行为实在令人吃惊,但我看报道后却产生了另一种困惑:那些送礼中的25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负责人”,出手如此大方,钱从何来? 按照一般常识,国家政府机关的经费通常靠吃国家财政,没听说过财政拨款还有送礼一项;事业单位多数又得不到全额拨款,更不会有钱送礼;至于国有集体企业的财富,完全是工人们辛辛苦苦流血流汗创造的,谁也没有权力拿去送礼。如此看来,一些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送礼之钱,肯定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捞来的,不是  相似文献   

3.
石文钟 《青年记者》2008,(11):72-73
质疑"脑白金"广告 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脑白金"广告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另类.从2002年至今,脑白金年年在"中国十大恶俗广告榜"榜上有名.对于广告的消费者来说,"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话是看到了就想调台的"滥广告",而对于一手鼓捣出"脑白金"的史玉柱来说,则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
近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清理广播电视"送礼"广告的通知》,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立即删除含有渲染"送礼"内容的广告。通知指出,一些电台电视台播出的个别广告出现了"送礼首选"、"送领导"、"上级有面  相似文献   

5.
看到2007年12月25日新京报B07版半个版的广告标题,我很吃惊,因为大标题竟是"给领导送礼,就送领导专用!"从给领导送礼的角度介绍商品,这不是公然鼓励行贿吗?广告中介绍了三种"豪礼",行文如下:"豪礼一,领导车上装的——全自动智能车载电话车哥大;  相似文献   

6.
受众心理机制直接影响电视广告的劝服效果。受众处理广告信息的心理过程分为边缘路径和中枢路径。前者在受众的"动机-能力-机会"心理指标较低时效果显著,后者在该指标较高时效果显著。与此相对应的是两种基本的广告诉求方式,其中,感性诉求方式强调"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以此对受众施加心理暗示;理性诉求方式强调商品的性能优势,满足受众既存的认知期待。  相似文献   

7.
电商作为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利用广告更好的促销产品、占领市场及树立品牌形象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文章立足广告诉求方式,通过分析"配送快"、"价格低"等理性诉求策略和"人文情怀"、"以情动人"及"幽默搞笑"等感性诉求策略,论述电商进行广告诉求策略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为了检验关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性诉求中美丽和性感建构的两种方式的假设。本实验是对166名在校大学生对分别对两种诉求方式和两种商品的共六种广告进行态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面孔进行性诉求的广告在引致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均显著优于非性诉求和通过身体进行性诉求的广告。本研究意义在于对广告制作方式的选择提供说服效果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商标形象广告,亦称“形象设计广告”、“象征意义型广告”,是国外80年代兴起的一种广告诉求方式与表现形态。它以极具个性的表现手法与对传统广告表现方式的根本性突破,在国外广告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商标形象广告,我国广告界刚刚接触。至今未见这方面专论。但是,在广告实践领域,尤其是电视广告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诉求方式,出现了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0.
薛潇冬 《今传媒》2013,(6):116-117
传统酒类广告主要诉诸酒的香醇、养生及佳节送礼等功能,这种单向度传递广告信息的形式已经不能左右消费者的思维。在当下多种多样的酒类广告中,人们更加青睐那些有文化底蕴、情感诉求的广告。本篇论文将以中国元素为主题,探讨中国元素在酒类广告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陈妍 《东南传播》2013,(8):121-123
电视系列广告在今天更多的走向了一种影像化、情节化的趋势,这样的发展方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步入了一个"感性化诉求"的阶段。广告作为一种说服传播的形态,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产品的出售。当今这种具有微电影形态的电视系列广告,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与精神需求,另一面,这种"感性化诉求"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和对品牌意识的强化。本文尝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着力探析电视系列广告的影视化传播,从微观和宏观不同的层面上探讨有说服力的电视系列广告是如何进行叙事安排和策划的,进而来影响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2.
李文娟 《今传媒》2014,(8):94-95
广告诉求方式中的感性诉求,因其独特的诱惑力,在如今消费过剩的时代背景下,愈发受到广告主以及广告创作人员的青睐。2013年末,"超能女人"系列影视广告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上热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而这也预示了影视广告感性诉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该系列广告已经开始摆脱了各种无谓煽情的单一模式,探究如何在广告表现中把握更多样的角度和内容,这种感性诉求方式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广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如此富有情感与感召力的钻戒广告,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感性诉求广告。本文就感性诉求广告的特点及应用粗浅谈一下自己看法。一、什么是感性诉求广告它不是从商品本身的特点出发,而是以挖掘或附于商品某种价值观及人为附加的情感,来引发消费者的认同,进而达到购买,以此为主导的广告就是感性诉求广告。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理性诉求广告而言的,但绝不是对立的,感性广告更易激发人们的感受而达到注意。二、感性诉求广告的特点例:"××表"将于夏季在当地举办一系列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广告中的恐惧诉求是一种改变态度和行为的方法,它利用人们的害怕心理,对受众施加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广告传播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影响恐惧诉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信息内容本身两个方面,因此恐惧诉求的内容一定要有效果,并且在此前提下掌握好恐惧强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被受众接受并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①恐惧诉求广告中的“恐惧”不等于“恐怖”,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恐惧是指害怕、惧怕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感受,恐怖则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从程度上讲,恐怖强于恐惧。我国广告法第七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因此广告中的恐惧诉求是依照遵守客观事实、不得随意夸张制造恐慌为前提的,是完全合理化、科学化的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姿 《记者摇篮》2007,(3):48-49
最近几年,一种新的广告文案策划方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追捧。很多广告策划人士甚至把它当成了敲开“阿里巴巴”之门的法宝和制胜的秘密武器。它就是“情感诉求”式广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报媒行业经营工作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报媒体广告经营所采取的依靠"一般诉求"和"强制诉求"拉广告的方式已经落伍,不再适  相似文献   

17.
鞠惠冰 《现代传播》2002,(1):106-108
传统广告的诉求点是产品诉求 ,而现代广告的诉求点是形象诉求。广告中出现的内容大多为一种符号信息 ,一种人与物关系的建构。广告传达给受众的东西日益充满了社会意义与形象网络。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 ,人们买进一种商品 ,同时也买进了一种观念。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 ,确定了人本身。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既不属于理性诉求,也不是情感诉求,而是针对受众的潜意识进行诉求.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是意识--潜意识--意识,后现代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是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两种传播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受众在大脑中建立起广告所传播的产品、服务、观念或品牌等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9.
电视广告的音乐策略(下)曾田力(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作者同名论文[上」)五、两类广告音乐很难说以理性诉求为主的广告适宜采用何种音乐,何种音乐又更适合以感性诉求为主的广告。因为广告的创意和广告中出现的形象在两种诉求方式的广告中,都是重...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一些低俗广告正在越来越猖狂地侵占着人们的视听空间,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多地被它们所污染,不少创意垃圾正在以广告的名义传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请看下面的低俗广告种种。粗暴聒噪型:有一些广告创意者相信一个真理: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于是他们用此法炮制出了一大批鸡叫三遍的地毯轰炸式广告,早些年的有“羊羊羊,恒源祥”,近两年最猖獗的就是脑白金广告,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