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不应理解为消费品个人所有、私有制或者生产资料脱离价值形态的单纯物质形态的个人所有,而应当理解为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其他贡献实际确立其所有权的个人所有制。当前的国有制仍然是政府部门或机构所有。应当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为基本方向,积极探索真正实现生产资料共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权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2.
产权理论历史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经济学作为相连的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研究定位,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它们之间表现出很大的互补性。所有权具有宏观和微观双向研究性:从宏观上研究即形成所有制理论,从微观上研究即定位为产权理论。现代产权经济学研究的产权,是体现现代所有权变革的崭新概念,即所有权的结构组合形式范畴。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实质是在抓住制度与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产权制度安排,达到产权效率支配状态最优,事实上作为了中国改革的一个可贵思想定点。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角度,结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逻辑,对"重建个人所有制"内容进行重构之后得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劳动者全面占有生产资料;人的"自由"发展需要劳动者直接主动占有生产资料,因此"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是劳动者全面、直接、主动占有生产资料,而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条件是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全面的持续的社会生活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第1卷中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提法,其含义究竟是什么?有人理解为消费品的个人所有,有人理解为由具体的个人所有制来体现抽象的公有制,也有人认为是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的共同所有制,还有人认为是指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化的媒介。看法相异,但都认为它是指某种具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这都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的这一提法,是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依据,说明劳  相似文献   

5.
比较洛克《政府论(下篇)》和《共产党宣言》中的财产所有制理论,可以看出:公有制并不否认私人财产所有权的存在。公有制只是土地及自然资源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其目的在于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承认个体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进而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拥有财产权是洛克和马克思的共同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国化,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所有制变革中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作用。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基本原理作新的探讨,需要破除和澄清的对马克思理论的教条式理解及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突破即源于所有制改革,改革又推动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系统创新,我们主张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指导新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小土地所有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经营,具有普遍的规模效益。全面解决土地所有权合理化问题,是各项改革措施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必要条件。应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使得农地制度逐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所有制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所有制关系的创新,它与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公有制成份的分管性,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充分说明,所有制是手段,而非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劳动与所有权的运动具有统一、分离和再合一发展规律,并由此决定了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产权结构。“资本”反映的是一种剥削关系和劳动与所有权的分离状态;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并建立公有制,就是要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建自主劳动联合关系,恢复劳动与所有权的统一——包括“两权合一”——的状态,这样,资本就转化为“劳动股”。以劳动股为基础,可形成社会主义的多层级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并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问题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五个方面对邓小平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一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新理论,二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新思想,三是国有经济进退的新思维,四是混合经济的新创见,五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这些创新和发展使我们党在理论上对初级阶段所有制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在新时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光辉典范,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了改革我国传统的国家所有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后,认为股份制是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全面改革的条件目前尚不成熟,因而需要在向股份制转换过程中,经过一个中间阶段,即建立在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的企业支配、使用制。  相似文献   

12.
在西安市经济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成分所占比例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相比比重偏大.在西部大开发之际,西安市应抓住机遇,制定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政策、制度等方面创新,对经济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有制、私有制是在所有权领域“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且公有制处强势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得到了强有力的扩张,并在量上已与公有财产相当。这使得我们无法回避在法律上对私有制的认可,但公有制经济制度基础地位必须坚持,如何将这两个问题达到统一?它们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否一定是对立的?若能统一,该如何实现?基于现实中两的“交往”,笔认为,它们仅是形式上的差别,效能上的追求则是一致的。《中国物权法》的制定为我们重估它们的“对立”价值提供了契机,同时提出了如何将它们在法律规则上统一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营经济从一开始产生就得益于市场的力量 ,能有今天的大发展也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总的来看 ,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数量及比重将会进一步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5.
拾得遗失物,是民法物权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立法上存在肯定主义和否定主义两种立法例.在大多数国家的理论和立法实践上,拾得遗失物是所有权的特殊取得方式之一,拾得人可以在特定情形下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或者报酬请求权.我国当前民事立法提倡拾金不昧的美德,否定了拾得人在无人认领遗失物的情形下取得遗失物所有权和在所有权人认领遗失物后请求所有权人支付一定报酬的权利,这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存在差距,同时也背离了世界各国在拾得遗失物相关立法上的一般趋势,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在未来立法中明确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在特殊情形下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以使法律能够更好地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乌木"的法律属性是确定"彭州乌木案"中乌木所有权的归属关键点,"彭州乌木案"中的乌木不属于埋藏物或天然孳息.该案中的"乌木"没有达到矿产资源"量"的标准,也未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矿产资源分类细目》,从而不属于矿产资源.对未达到一定量标准而被排除在矿产资源之外的物,应按照无主物先占制度确定其所有权的归属,这样处理既避免了国家与民争利,也符合古今中外的习惯法规则.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我国体育功能发生眷极为深刻的、显的、实质性的变化。市场经济下体育功能的发挥是与市场经济下体育运行的特点相联系的,是由体育特有的功能结构所决定的,它们极大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的法律性质研究应结合森林法律制度和民法理论来进行。林权是一种带有公权性质的私权,但本文强调林权本质上的私权性;林权是一种物权,林权符合物权的规格;林权中的林木采伐权又是一种准物权,准物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界定了不同主体相对于农地时的各项权力和责任,决定了不同主体的受益和受损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地产权制度的供给及其功能提出了新的特殊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