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美双边贸易差额、贸易结构以及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了我国对美的出口商品结构,但同时也扩大了中美贸易差额并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我国应合理地引进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尤其应在引资政策上贯彻"扶优限劣"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关系新自由主义理论,中美两国已处于复合相互依赖关系之下,这决定了"问题结构解释模式"可适用于中美贸易领域。数据表明,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问题上存在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中国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都小于美国。因此,中国在贸易战问题上有更大的权力,占有更大优势。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中美贸易关系迟早将回归稳定。至于目前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对策,关键是进一步降低脆弱性,即进一步扩大权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中美贸易一直令人瞩目。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及其呈现的特点。分析了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新疆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浅析了双边贸易中存在的贸易结构与贸易便利化这两大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越来越不平衡的关键问题,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键是中国的以出口带动经济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以粗浅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是以大量低效率的资源利用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这种不合理的贸易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所直接导致的。中国只有打破依赖出口的局面。变贸易大国为贸易强国,贸易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才可以自行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国际贸易相关原理和中美双方相关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总量、结构、竞争力三方面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并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国际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探析中美服务贸易中差距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美服务贸易发展上存在的差距,从政府角度对如何改善中美服务贸易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倩 《池州师专学报》2012,(2):77-79,121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对华输美产品频繁实施贸易救济,严重地制约了中美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救济的新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对策就非常有意义。同时,分析中认为待业主要部门及企业积极应对,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有效保障降低美华贸易救济效应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何志勇  夏凤梧  毛可 《文教资料》2005,(28):119-121
本文主要从研究中国与韩国的双边贸易额及增长情况入手,分析了中国与韩国2003及2004年贸易产品结构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了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货物贸易顺差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从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中美货物贸易顺差集中来自于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领域。从东亚视角下对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进行探析,得出碎片化的国际分工使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东盟等东亚经济体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中国,东亚经济体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给中国。因此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应只注重在美中贸易逆差的数值上,应该从中国、美国、东亚其他经济体三者之间综合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日本经贸关系非常紧密。中日农产品由于地缘、经济、人口等因素,在双边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最近几年,中日的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既有中国农产品自身品质差,出口结构单一等问题,也存在日本通过各种手段阻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正常进行的问题。同时更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金融危机、中日紧张的政治局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进行。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原因,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为继续增进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国应积极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并逐步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而日本就应该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定,撤销各种贸易壁垒,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推进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攀升。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而其中中美贸易问题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近日,美方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施压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以改善中美贸易顺差,更使得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研究中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贸易有显著的关联。面对影响国际贸易关系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有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中美贸易摩擦转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降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总量的冲击。本研究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拓展市场等方面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而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国际贸易方面更是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巨额顺差的产生也直接导致了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文章就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分析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分析人民币升值和中美摩擦的现状,分析人民币和中美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列宁《帝国主义论》分析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原因,对于透彻分析其内部的根源和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美贸易顺差是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导火线,但中美贸易顺差是美国经济结构金融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美国控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美元霸权等原因造成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美国向外转嫁危机,本质是帝国主义美国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在全球经贸领域的反映。然而,祸兮福所倚。一切贸易保护主义都是纸老虎,中国将加速掌握核心技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继续保持全面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沉着应对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the role and status of foreign trade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Trade struc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the trade structure’s alteration is not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foreign trade,but also the economy development.Since the reformation and being open to the world,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developed steadily both in scale and structure.However,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imbalance has been plagued with a key factor in China’s foreign trade.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imbalance not only reflects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in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s,but also affects our exports more competitive.In this paper,the theory will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the foreign trade China.  相似文献   

16.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组成了中、美、日间不均衡的三角关系。日美之间是同盟关系,而中日两国关系自建交以来就一直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日本是中美两国交往中都可以借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美国国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国会与总统权力的较量、党派斗争、意识形态的不同、利益集团的活动是国会起消极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则是其作用的主要手段。为发展积极的中美关系,就要加强双方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会的交流与对话、加强对各有关利益集团的工作以及两国领导人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对话等。  相似文献   

18.
面临中美贸易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抢占5G通信发展优势等新形势,如何凝聚员工力量,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更多的发展热情,激励广大员工努力奋斗,成为企业研究“人”的重要课题。以选取通信运营商为研究对象,剖析员工凝聚力的存在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企业提升员工凝聚力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外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无论推行何种贸易政策都与其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是服务于垄断资本的幌子;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国家自身利益。中关建交以来,美国对华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从未间歇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球经济环境背景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要求决定了其对华推行何种贸易政策。因此,中国应从改变对外贸易战略、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等多元途径探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较少为学界关注的新英格兰、非洲、西印度间的三角贸易,还包括许多直接贸易渠道。通过大西洋贸易,西欧一些国家,特别是英法获得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大量资本,工业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长为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中心。而非洲和美洲,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却受制于大西洋贸易,日益沦落为世界经济的边缘。不过,在很大程度上由大西洋贸易和西欧经济强国自身经济发展要素机制所决定的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并不仅仅表现为卷入大西洋贸易的西欧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还表现为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内部的各自不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