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这地方有一种迷信:男人出门去钓鱼,碰到的第一个人如果是女人的话,肯定会被“剃光头”。如此,女人钓鱼那就更加不得了。可我不信那个邪,妻子第一次跟我去钓鱼,就在木棉水库钓得一条大鳙鱼.被众人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姚军 《钓鱼》2012,(19)
他姓韩,在家排行第五,我们都叫他韩老五。韩老五一家子里有四个男人,个个会钓鱼,并且钓技高超。尤其是韩老五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于韩老五的钓鱼趣事有很多,我就挑出几件来,让众钓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3.
佚名 《钓鱼》2005,(15):56-56
为了更好地推广休闲垂钓运动,积极构造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倡导健康、生态、环保垂钓,由广东省钓鱼协会、《钓鱼世界》杂志社主办,深圳双龙生态庄园承办的广东省首届“钓鱼世界杯”家庭钓鱼比赛将于8月21日在该市双龙生态庄园垂钓中心举行。比赛设手竿钓混合鱼重量赛一场,手竿钓罗非鱼重量赛一场,摸鱼比赛一场(限少年儿童)。本次比赛以家庭为单位组队参赛,将垂钓、竞技、休闲、趣味活动融于一体,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比赛,届时将有来自广东省100多个家庭参加角逐。  相似文献   

4.
佚名 《钓鱼》2012,(6):1-1
爱钓鱼的男人,是有深度的男人。不爱霓虹闪烁下的醉眼迷离,只爱山前水边的那份致远宁静。  相似文献   

5.
多少年来,钓鱼在西班牙只是男人享有的一种权利,妇女是不准持竿垂纶的,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传统。据说,这是西班牙巴伦西亚国王海梅一世在1250年立下的规矩:只有男人可以在西班牙东南部的拉阿尔武费拉湖钓鱼。  相似文献   

6.
王建明 《钓鱼》2006,(17):69-6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同时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都订阅《钓鱼》杂志。从这本杂志中,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掌握了更多的钓鱼技巧,也了解了我国以及国外钓坛、钓具行业的发展态势。世上的万物总是存在着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说这话并不是讲《钓鱼》杂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看得多了。也就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觉得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如我在该刊中看到。一些钓鱼大师们就钓友提出的钓鱼方面问题专门撰文予以回答,还有民间钓鱼高手写的关于鱼在不同季节里不同的钓法等。  相似文献   

7.
奶奶钓手     
在盐城,常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妪,头戴太阳帽,身穿夹克衫,脚蹬旅游鞋,身背钓具包,或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精神抖擞地下乡钓鱼,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奶奶钓手,退休干部须静漪。钓友们一谈起她钓鱼,便有不少生动的感人情节。鄙弃世俗偏见女人钓鱼,特别是老妪钓鱼,人们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甚至受到讥讽和嘲笑。须静漪退休前一直在乡里任职。有些老同志、老朋友假日去钓鱼,她总是陪而不钓,观而不渔。后来她认识到钓鱼是一项高雅的、文明的,有益于健康的体育活动,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项目,绝非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有权利参与。退…  相似文献   

8.
赵巍 《钓鱼》2007,(8X):36-36
钓谚说的好:“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说明了钓鱼钓草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水草丛中钓鱼的意义。但这句钓谚有它的针对性,适应条件和范围。不是任何时候,任何钓法都适合在水草丛中钓、鱼。许多钓友曾撰文探讨在水草中钓鱼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宗祥 《中国钓鱼》2005,(10):56-57
我小时候住在黄河边上,钓鱼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钓鱼可以陶冶情操,也丰富了家庭的膳食,以后在喜好垂钓的同时又迷上了摄影,可谓鱼竿、相机两不误,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已在《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近百幅各类钓鱼照,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以前在黄河边上钓鱼、拍照,几乎看不到环境被严重污染的情况,自从90年代初来到西宁后,各鱼塘边上总能看到许多令人蹙眉的各种垃圾,而这些垃圾制造者几乎全是钓鱼人。他们随手将用过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10.
宋健 《垂钓》2005,5(2):18-20
张晶酷爱钓鱼,也喜欢结交天下钓鱼的朋友,他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在钓鱼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健康。也希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大家共同探讨钓鱼中的问题,分享钓鱼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王仲仁 《钓鱼》2005,(17):11-11
我国钓鱼运动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钓鱼运动的发展也逐渐得到提高,逐渐从原始的、无序的活动方式走向有组织、有追求的钓鱼活动,无论是钓具、钓技还是钓鱼人群,甚至是各项活动的组织上来看,上海市钓鱼活动都在不断发展,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2.
我令年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非常喜欢钓鱼,钓龄也有20多年了。特别是退休以后,为方便钓鱼,购置了摩托车,几乎跑遍了辽阳的平原和山区。在垂钓过程中我发现,有意识地记住所钓鱼的品种和数量,对提高记忆力,保持大脑不衰老,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军  郭红明 《钓鱼》2012,(19):48-49
他姓韩,在家排行第五,我们都叫他韩老五。韩老五一家子里有四个男人,个个会钓鱼,并且钓技高超。尤其是韩老五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于韩老五的钓鱼趣事有很多,我就挑出几件来,让众钓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14.
蓝水 《垂钓》2005,5(11):21-24
玩钓鱼已经有年头了,我今年三十有二,爱上钓鱼却已有20余年。钓鱼这么多年来,我对手竿钓鱼始终情有独钟。从1993年开始,我接触到了悬坠钓法。而在此以前我一直用传统的立标和自己做的星标钓鱼,也曾经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5.
提起钓鱼,都觉得是男人们的专利,其实我也是个爱钓鱼的人。我来自中原油田社保中心,从小就喜欢钓鱼。跟随父母从新疆支援油田,到陕西长庆油田,那时门前的小河沟清澈见底,经常有小鱼在水中畅游,当时是为了玩,用母亲的缝衣针,把针尖烧红弯成钩,挂上毛毛草逗鱼玩。而正式开始钓鱼还是1990年参加工作之后。从长庆油田到中原油田,再到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县,每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我都会很快地熟悉这周边的溪流和湖泊,因为它是我经常光顾的战场。  相似文献   

16.
李好 《钓鱼》2004,(2):14-15
拜读《钓鱼》杂志社等单位倡议的2004年“钓鱼推广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文后,振奋人心,这个倡议很有新意,同时也给钓鱼这项活动带来了新的概念。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鼓励钓鱼人亲近自然,走向溪流、江河、海洋等自然水域,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又绐钓鱼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将钓鱼活动纳入到去大自然中休闲、健体、钓技交流的良性轨道。“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是倡议的核心,也是今后钓鱼活动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长坚 《钓鱼》2005,(2):8-8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垂钓运动的不断普及,钓鱼人在钓鱼运动中追求的境界也越来越高,钓鱼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女钓手正在逐步成长,并成为钓鱼大军中的支重要力量。在中国9000万钓鱼人这个保守数字中,也有许多女钓手。碧水之畔窈窕淑女垂纶,竞技钓场上巾帼英雄争辉,她们俨然是中国钓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闲话钓鱼     
许摄华 《钓鱼》2004,(7):8-8
钓鱼活动是国际上一种较普及的休闲活动,爱好者遍于世界各地。美国总统罗斯福生前就很喜欢钓鱼英国已故首相邱吉尔更被人们称为“钓鱼首相”,日本目前爱好钓鱼的人有近2000万,全国设有”钓鱼联协会”,出版了十多种刊物,还经常在国内外举行国际性的钓鱼竞赛。海内外把钓鱼作为旅游与休闲产业的也日益增多。一些国家和地区还专门在游览区开辟了钓鱼场所,以招徕游客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9.
王善勇  范宁 《钓鱼》2004,(18):6-8
本着“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钓鱼理念,《钓鱼》杂志社发起了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并精心给《钓鱼》杂志读者和广大钓鱼爱好者精心策划了一个钓鱼盛会——“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让遍布各地的读者都能一品这个钓鱼大餐的美妙滋味。这是我们《钓鱼》杂志读者自己的盛会,也是《钓鱼》杂志给关注杂志成长的广大读者最好的回报!3月底4月初.我们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读者杯”首战告捷.宜征读者大聚会也收效明显。炎热的夏季刚刚过去,秋意悄悄降临的时候.我们又连续在辽宁沈阳、内蒙古呼和浩特、吉林长春成功举办了这三场大型的比赛,而几乎每场比赛都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许多热心的读者和钓鱼爱好者,点燃了他们钓鱼的激情。更推动了当地钓鱼活动的开展!笔者每参加一场比赛,都会感动于赛场上洋溢着的欢乐和激情。所有参赛者凭着对钓鱼活动的满腔热爱参与到这个赛事中来,其实最终的名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互动,能够让编者读者面对面地交流,为共同喜爱的《钓鱼》杂志献计献策,更能有机会和文幸中的钓鱼高手直接交流,切磋技艺,畅谈垂钓感受。《钓鱼》杂志以自己的方式和广大读者见面,这是一种联系读者的积极方式.也是一种尝试。广大读者和竞技垂钓可以零距离接触.同时也是编读之间的互动,读者们在钓场角逐中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检测,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钓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温馨的见面会中感受来自钓鱼的喜悦。我们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参与到咱们读者自己的钓鱼比赛中来,一起把我们的比赛办好.办大。九月到十月.又有多场比赛将会和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广西的读者见面。届时.我们将会把这些地区的比赛如实快速地报道给广大读者。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赛事的宏大和读者的热情。读者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参加《钓鱼》杂志读者自己的垂钓大赛吧!  相似文献   

20.
慎取指中钩     
刘洪涛 《中国钓鱼》2004,(12):50-50
笔者是个普通的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个钓鱼爱好者,在笔者多年的从医生涯及多次的钓鱼活动中,经常遇到被鱼钩钩进手指无法自行取出的钓友,也多次为钓友们取钩,因而愚者千虑偶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