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氏文通》把“犹、若、如”归为同动字、状字、断词等不同的字类。所有语法学者都批评《文通》的“状字”论,认为“犹、若、如”是动词。实际上按《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犹、若、如’’应归为状字,归为同动字可以说是《文通》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文通》卷十彖四对转词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在 书中的其他章节对转词也都有所涉及。根据动字的类别,转词可分为外动字之转词、受动 字之转词、内动字之转词与同动助动之转词四类。转词的用法涉及到所系动字、所用介字 与转词先后之位等方面。《文通》中对转词的论述存在着未给转词下明确定义、转词与止词 界限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根据“其”所在的读的功能的不同和“其”与前词是否紧接.将代字“其”分为接读代字和指名代字两类。这两类“其”的指代作用和语法功能是相同的,因而这种划分是错误的,但对后世语法学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永雪 《文教资料》2007,(25):74-76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其"代字章"首次提出"代字"这一语法概念,并将其独立为类,按意义划分为指名代字、接读代字、询问代字、指示代字四大类。此后,语法学家就此作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马氏文通》"代字"词类地位的认识;2.对《马氏文通》"代字"分类体系的继承与发展;3.对《马氏文通》代字章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月”“岁”这三个词的用法,马建忠最早在《文通》的“指示代字”项里列举了如下例子并加以解说: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岁、月两字单用,即逐岁、逐月之意。韩《许国公神道碑》:“使日月至。”犹云每月每日遣使来。马氏在这里并未论及到“日”“月”“岁”在句中做什么成分。他指出:“大抵事物不一,  相似文献   

6.
“乎”字是《马氏文通》介字卷和助字卷论述最为详尽虚字之一。介字“乎”有表比较、介引转词、表示受动等功能,助字“乎”既可助句,也可助字。对“乎”的研究是《文通》虚词研究的一个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但其字类学说却常为后代语法学家所诟病。人们认为:马氏的字类假借说和字无定类说是矛盾的。他在讲字类假借时,常常说某字本何类,例如“勤”“远”二字本静字,而用如通名“苍苍”重言,本状字也,今假借为名。“它既然有其‘本为’之类,还不就是字有定类吗?既说是字无定类,又按有定类来讲,这就是自相矛盾了。”“我们认为,能运用拉丁文、希腊文、英文和法文“与汉文无异”的马建忠,绝不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他所以这样论述,定有其愿意之所在。本文企图据《文通》各方面的论述,探讨一下马氏字类学说的本来思路,以期雪此文字冤案。  相似文献   

8.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是动字的一种连带成分。卷十“论句读”专门论述的四种句子成分依次为: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转词在《文通》卷四论动字、卷七论介字中曾多次论及,但都是附带讲到。《史通》到卷十彖四才对转词进行了专门论述本文拟对转词的用法与矛盾之处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向来,语法界都认为《马氏文通》中的“字无定类”就是今天的“词无定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氏所谓的“字无定类”是依赖汉字的“字无定义”得出的,是指同一个汉字在句子中表示几个不同的意义,因而归属于几个不同字类的现象。这里的“字”不能理解为词,否则颇为费解。这种理论符合汉字实际,但也有其局限性,文通中分析一些具体词句就矛盾颇多。究其原因是因马氏那时还未建立现代词的观念,而一味以汉语事实迁就西方语法。  相似文献   

10.
论句本位语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句本位语法是对词类本位语法而言的。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1898),就是一部词类本位语法。书共十卷,卷一正名,解释书中所用的术语,卷二至卷六分别论实字(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之用,卷七至卷九分别论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之用,卷十论句读。八卷论词法(也有句法的内容,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代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本论文对《左传》庄公元年至庄公三十二年的所有代词做一个研究,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辅助代词四类,并概括这些代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以期对先秦代词、战国词汇有个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合肥方言代词共有三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组代词与普通话代词相近,但又有本方言特点。其中指示代词当中时间代词“章(子/个)”、“囊(子/个)”,疑问代词当中间原因、方式代词“桨”、“桨搞(的)”的意义和用法独特。  相似文献   

13.
六甲话是流行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一种方言.六甲话的代词除了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外,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词和用法.人称代词有几个合音词"鹅""挪""拖"①,分别是"我屋""你屋""他屋"的合音,指"我们""你们""他们".处于亲属称谓的领格地位时,这三个可以指单数的"我的""你的""他的".指示代词有一个合音词"娘",是"挪样"的合音,指"这么""那么"的意思.指示代词"筒哩""筒满"作主语比较特殊,如果后面带着的是量词,则将"筒"换成量词,与"哩""满"组成新词作主语.如果后面带着的是名词,则将该名词插入"箇哩""箇满"的中间组成一个词作主语.  相似文献   

14.
论《金瓶梅词话》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三大类十二小类60个单词,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汉语在明代中叶这个历史阶段代词的全貌。历史地看,其中有传承、有发展、有存古,为近代汉语和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安方言指示代词内部存在齐整的语音对应关系,主要有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间的声母对应、方位指代词和人或物指代词间的声调对应以及方位指代词和程度指示代词间的韵母对应三种形式。这种语音对应是属于音变构词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临海方言属于吴语台州片,人称代词系统较为复杂,口语中包含兰身人称代词12个,话题人称代词6个;并且临海方言第一人称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基本不区分排除式和包括式,其复数标记“侬”来源于“人”义语素,而其他适用于三身人称代词的复数标记则与表大量的量词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仫佬族关于动物、植物和事物等名词的替代表达方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本文仅就仫佬语中对这三"物"的替代表达和英语中相应的代词进行一些比较分析,得出仫佬语无"它"亦是"它"的独特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情景对话、重复、强化等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代词使用训练,以培养其对代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研究结果发现:经过针对性的训练,自闭症儿童能够获得代词运用能力;自闭症儿童对“我”、“你”等需要转换成“你”、“我”等来回答的代词及对“怎么样”、“谁”等需要判断才能回答的代词掌握起来相对缓慢,对“他”、“这”、“那”等不需转换可直接使用的代词则掌握较快;自闭症儿童对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及指示代词的掌握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9.
《山歌》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歌》反映了明末苏州一带吴语用词特色,其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例明显多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我侬、我搭、我里”的用例;第二人称代词以官话“你”为主,也有“尔、尔侬”的用例;第三人称代词以“渠、他”为主,没有出现“伊”的用例。这些特征已和现代吴语的三身代词相近。  相似文献   

20.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ronouns are used with great frequency. And there are numerous usages of pronoun anaphor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 summariz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pronoun an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