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莹 《班主任》2006,(1):21-22
<三国演义>中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已家喻户晓.周瑜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立战功,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但这样一位能力不同一般、具有威望的人何以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呢?这暴露了周瑜强烈的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2.
在三国历史上,东吴周瑜并非民间流传的"既生瑜,何生亮"式的嫉贤妒能、量小短毒的人物,而是一位有远见卓识、智勇兼备、气度非凡、多才多艺又富开拓进取精神的将才,时人赞评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性度恢廓",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才华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由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使"既生瑜,何生亮"几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电视剧《三国演义》和《三国》至今仍在演绎瑜亮相斗的故事。考察历史资料发现,赤壁之战前周瑜和诸葛亮对操军实力的分析,都认为曹军必败;且周瑜和诸葛亮并肩作战,瑜亮相谐,共治曹操,终于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瑜亮相谐"是一种和而不同,更是一种多样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周瑜《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的人。其实大都督年轻有为,气量宽宏,是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的第一功臣,而且毕生都没跟诸葛亮交手过,两人有没有见过面还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5.
球迷周瑜     
点击精妙:1.用办比赛的方法来满足看球赛的愿望,周瑜真可谓"足智多谋"啊。2.吴、蜀两国名将在绿茵场上一决高下,有看头! 3.有诸葛亮在,周瑜能赢吗?那周瑜输在哪呢?"曼联"开赛了。周瑜是个地道的足球迷,无奈老婆小乔最近迷上了韩剧,老占着电视机不放。周瑜一场赛事都没有看成,哪能就此罢休?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不如我们自己办一个比赛!  相似文献   

6.
点击精妙:一气周瑜——降雨大法,"诸葛牌人工降雨炮",高科技战胜"雷公、电母、风伯"。二气周瑜——诸葛亮"心脏起搏器"治好周瑜的心脏病。三气周瑜——KTV赛歌,"金嗓子喉宝"助诸葛亮人气飙升。话说三国之中,诸葛亮智力最佳,于是周瑜怀恨在心,想出出他的丑,便费尽心思想整诸葛亮。于是,他在QQ上找到诸葛亮,决定来一场降雨大法。周瑜自  相似文献   

7.
周瑜性格的再评价:“小气”还是“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瑜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又是三国时期实有其人的吴国重要辅臣。罗贯中出于拥刘的写作宗旨,在其笔下的周瑜身上,虽显露出许多才气、勇气,但更多的是"小气"。因此,在谈周瑜才气、勇气的同时,必须透过小说中周瑜"小气"的现象去考证其源由,以还周瑜的本来面目———大器。  相似文献   

8.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周瑜和诸葛亮性格、语言各具特点这一截然不同的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剖析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领悟.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率几十万大军进攻江南,孙权派周瑜率3万人御敌.曹操人多势众,如何破敌呢?周瑜和诸葛亮一合计,决定用火攻.然而时值冬季,刮的是西北风,若用火攻,只能引火烧身,怎么办呢?一筹莫展的周瑜急得病倒在床.诸葛亮前去探望,周瑜叹道:"人有旦夕福,谁能保住不生病呢?"诸葛亮答道:"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周瑜听他说中自己的心病,忙请教有何良策.后来诸葛亮巧施法术借来东风,孙刘联军用火攻大破曹军.后人遂将"天有不测风云"作为成语,用来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相似文献   

10.
难得糊涂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一回堪称经典。当时孙权、刘备结成联军,合力抗击曹操。周瑜怀着"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想要难倒诸葛亮,让他在几天之内赶造出十万枝箭,  相似文献   

11.
周瑜与巢湖     
巢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巢湖人,孕育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三国东吴名将周瑜,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本文本着"讲正史,不戏说;讲传说,有依据"的原则,讲述了杭埠河流入巢湖的传说、周瑜是"庐江舒人"、周瑜"求为居巢长"、孙策在历阳的故事、"曲有误,周郎顾"、周瑜有碑犹如无墓、小乔无坟犹如有墓等,有角度,有新意。  相似文献   

12.
周瑜的军事战略路线体系内容完整而脉络清晰,周瑜军事战略路线集中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略计划中,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内核是提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尧舜禅让"、"少康中兴"和"汤武革命"等三者之外的第四种建国理论——"汉高创业"的政治模式,建构了一种以秦岭-江汉-江淮一线为界、守可以中分天下、攻可以全取天下的军事战略行动模式。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这两个思想基点对三国之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美的宽容     
时光倒流,我的思绪回到了千百年前的古战场.硝烟弥漫,空气中满是血腥,夹杂着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正在奋勇杀敌,这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较量,而此时的周瑜正躺在病床上…… "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今的周瑜已不复当年的神采,躺在病榻上,终于在最后一刻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相似文献   

14.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名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为古今所传诵的名篇.但是对该词下阙有不同的解释,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羽扇纶巾"究竟是指诸葛亮还是周瑜?从建国以来有关该词的注释和解说看,主张"羽扇纶巾"指周瑜者居多.其中有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胡云翼的《宋词选》和沈祖棻的《宋词赏析》等.他们认为:"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人的装束",是"古代儒将的装束",是"便装不是戎服";是"用来形容周瑜态度的从容闲雅"和"姿态潇洒",而"不是全身披挂的紧张状态."我是同意这些看法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三国历史上,东吴大将周瑜并不是人们眼中的"既生瑜,何生亮"式的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物,而是一位既独具慧眼,又能够远见卓识、骁勇善战、谋略过人、雅量高致且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将才。时人称赞其"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性度恢廓",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才华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最近张飞迷上了追星,他想看刘德华演唱会,可门票一直买不到,焦急万分。突然,周瑜破门而入,说:"老张,你要的门票我拿来了,而且是第一排哦!"张飞正在烤鸡腿,听了周瑜的话,飞快地跑到周瑜面前说:"啊,真的?"周瑜拿出门票,在张飞面前挤眉弄眼的,张飞一把  相似文献   

17.
讲授高中语文第五册<群英会蒋干中计>第二节第一个问题"周瑜形象的初步认识及其他",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一段,明确了如下内容:周瑜接曹操来信之后,只读信封便勃然大怒,"掷于地上",不顾鲁肃劝阻,"喝斩来使".然后提出问题:周瑜为什么会生气?周瑜为什么要生气?"会生气"与"要生气"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三国志》和《后汉书》记载,周瑜的高祖可以追溯到东汉章帝时的周荣.周荣至少应有二子.长子周兴一系,有周景、周忠等,名声显赫;次子一系即是周瑜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周异等,名声相对较小.周瑜人称“周郎”,史载娶过小乔,但小乔并非周瑜的正妻或夫人,其子女也并非小乔所生.从周瑜家族和家庭的繁衍看,一个政治经验和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大家族,往往有利于英雄的孕育和产生.  相似文献   

19.
<正>周瑜与诸葛亮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首诗你来对,对出来有赏,对不出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  相似文献   

20.
周郎 指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可见周郎的名声在当时已经叫得很响。说到周郎不能不提及两件事:一是赤壁之战,周瑜运筹帷幄,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