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莉琳 《现代语文》2006,(10):12-13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语法著作,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个转折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语法研究从此走进了世界的视野,同时也为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纪念《汉语语法学史》出版二十周年。《汉语语法学史》结合汉语实际,从史的角度,对汉语语法学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构筑汉语语法学史的理论框架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汉语语法学史的开创性著作。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开辟了我国语法学的新纪元。它对汉语语法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在《虚字》卷之九和《论句读》卷之十中明确提出了“华文所独”的见解,这在中国语法学史上第一次真正明确地提出了汉语语法与西文语法的不同,为后来学者研究中国语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到来不久 ,第 12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2 0 0 2年在湖南长沙举行。会上和会后我与邵阳学院中文系华玉明先生有较多的接触 ,得知他正在从事汉语重叠问题的专题研究 ,大功已经近于告成。我回到天津不久就收到了华先生的《汉语重叠研究》全书的打印稿。拜读时佩服、兴奋之情不能自已。请允许我在此向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祝贺他完成了一部使读者获益匪浅的学术专著。这部著作很好地处理了聚合与组合、语言共性与汉语特性、描写与解释、共时与历时、静态与动态、语义表达与结构的关系 ,是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汉语重叠问题的份量…  相似文献   

5.
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的诞生,中国比较科学系统的语法研究自此开始.汉语语法学是在模仿印欧语语法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一方面使忽略汉语语法本来面貌而向模仿的语法体系或语法理论认同的倾向一直成为汉语语法学难以摆脱的阴影,另一方面又使得汉语语法学者极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同印欧语语法不同的汉语语法的特点,企图摆脱印欧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法自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法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迄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间,汉语语法研究大致经历了由模仿西洋语法,到挖掘汉语语法特点、探索汉语语法规律、缔造汉语语法体系的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徐通锵、叶蜚声的《“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评述》都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目前,语法学家们仍在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但在研究中,大家普遍感到难以深入下去。这里我想按照陈望道先生在《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中的精辟见解就语法研究的新途径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曾经在《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一文中列举过汉语语法学史专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①。自那时以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又有一些想法,构拟成本篇。目的仍同《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一样,参与如何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促进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不断深化,共建科学的汉语语法学史体系。一、时序是语法学史科学性的基础“名著·时序”语法学史体系,是以名著或有代表性著作出版时间的先后次序来构筑体系框架,描写语法学的发展过程,揭示语法学的发展规律的。一部“名著·时序”语法学史专著是否有科学性,科学性有多高,首先在于它所…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上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至今已愈百年。回顾过去,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互补语法理论体系的历史嬗变。展望未来,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在语法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研究、人才模式上出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重叠研究始于建国初期。季高先生1952年分别在《语文学习》第1、2、3期发表的《名词和副名词的叠用》、《用叠字组成的形容词》、《动词叠用》三篇文章,可视为重叠研究的开端。据不完全统计,四十年来研究重叠的论文发表了一百多篇,还有一批语法著作程度不等地涉及了重叠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古代训诂著作的语法观念考察在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读书杂志〉词法观念研究》一书对王念孙《读书杂志》所蕴涵的词法观念进行穷尽的考察梳理,在汉语语法史的专书研究中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法学界一位造诣高深,成绩卓著的学者。他为汉语语法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享有盛誉。他已经发表了专著、译著、编著约二十部,论文百余篇,其中许多著作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吕先生各个时期的几部重要著作和一些论文,可以描绘出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也可以了解半个世纪来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到来不久,第12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2002年在湖南长沙举行.会上和会后我与邵阳学院中文系华玉明先生有较多的接触,得知他正在从事汉语重叠问题的专题研究,大功已经近于告成.我回到天津不久就收到了华先生的<汉语重叠研究>全书的打印稿.拜读时佩服、兴奋之情不能自已.请允许我在此向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他完成了一部使读者获益匪浅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3.
黎锦熙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是一部描写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一部借鉴西方传统语法并充分结合汉语实际的著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部著作一再受到批判。现在看来,过去对《新著国语文法》的某些批判是不公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部著作进行实事求是、公正公允的再认识和再评价。《新著国语文法》的“句本位”语法从现代汉语的事实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汉语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代训诂著作的语法观念考察在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读书杂志〉词法观念研究》一书对王念孙《读书杂志》所蕴涵的词法观念进行穷尽的考察梳理,在汉语语法史的专书研究中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专书语言研究是语言学本体研究的重要基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汉语史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重要地位,引起了越来越多语言学者的重视,以专书语言研究为突破口,由点及面,由面串史,可以很好地揭示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起到的桥梁作用。只有专书的语言面貌清楚了,汉语史的面貌才能更明确。作为一部专书研究成果,《〈醒世姻缘传〉方言词历史演变研究》是作者晁瑞集十年之功而成的词汇学、语法学著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早.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非急需,汉语语法学却发展缓慢。虚词是汉语语法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产生于十四世纪的《语助》开汇解虚词的先河.成为“汉语语法学创立的一个朕兆”,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语助》为滥觞掀起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层层波澜。  相似文献   

17.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新著》)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语法著作,它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些适合汉语语言实际的语法理论,而且在于它在析句法方面也开了汉语语法分析之先河,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语法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前者。语言学界评述甚多;对于后者,论述较少,且至今褒贬不一。我们认为以辩证的观点,从汉语语法学史的角度去正确地认识《新著》之析句法的历史贡献和不足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朱德熙先生的代表作《语法讲义》影响广泛。该书是在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学影响下,特别是在赵元任先生的语法著作影响下写出的一部现代汉语语法名著。它充分体现了作者进行语法研究的诸多特点,如从功能、结构、意义、句法位置、语音和表达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将静态层次分析与动态变换分析结合起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详尽描写,并且注意古今对比、中外结合等。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的问世,把汉语语法从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西洋语法的框架在具有鲜明的语言分析传统的汉语活土中,形成了带有“中外合资”色彩的汉语语法学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者们对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现代汉语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词法、句法、章法、篇法等层级上研究语言的组合形式和结构规律,使语法学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20.
林玉山教授的著作《中国语法思想史》是一部融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面向广大从事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的语言学工作者的语法学著作.该书具有勇于创新,客观严谨;追本溯源,重视发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等显著特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突出语法“思想”的汉语语法史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