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保险告知义务制度是保险中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保险法理论的发展,保险告知义务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告知范围、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保险告知义务违反之构成要件、保险告知义务违反时的法律后果以及保险告知义务制度的立法取向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附随义务和无因管理法律制度在利益保护的倾向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在内容上仍存在着某些共通相似之处,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进行选择时,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模糊,将本属于附随义务的案件错误地定性为无因管理。本文从无因管理与附随义务的法律特征入手明确两者的划分界限并强调附随义务制度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修改的《婚姻法》中探望权的规定,实际为《民法通则》监护权制度相关内容的明确,其性质为权利义务的结合,而不是法律所明定的一项“新权利”。故父母不仅有探望的权利,也有探望的义务,孩子也享有探望权。考究其立法目的,应扩大享有探望权的主体范围。但探望权的本质为父或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其实现属于道德调整的内容,法律在此止步。对探望权行使的障碍可依法进行排除。为了子女的利益,一方可依法中止另一方在一定期间内行使探望权,但必须具备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并不得滥用中止探望权。  相似文献   

5.
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消减保险信息不对称,维护投保人的利益,确保保险交易的正义、自由、公平和高效。对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法律价值取向的确定,有利于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是指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自治的制度而发生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提出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在实施职能的过程中,忽视了宿舍“空间”的存在。宿舍“空间”是管理双方矛盾的重要内容,因为它关系到宿舍管理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明确。管理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的明确应以宿舍“空间”概念的界定为基础。空间概念是高校管理和法律制度中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于高校宿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制度是公众及其代表根据国家环境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它是环境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在阐述公众参与制度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并着重分析了公众参与制度的核心概念,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民法正经历着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在合同领域具体表现为对合同自由的法律限制,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而产生的附随义务制度是保障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文章旨在分析附随义务的涵义、内容以及违反附随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沉默是诉讼程序中人们保护自我的消极言论方式,具有法律意义.沉默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沉默权问题涉及证据规则的告知,涉及沉默与沉默权之间的区别.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被追诉人行为后果的告知义务,使涉嫌其中的人了解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其充分知悉相关情况后,选择沉默还是作出言辞陈述,形成证据意义上的口供.当前,沉默权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权沉默"的赋予与是否进行"有权沉默"的司法告知.基于法律的精神,我国不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但应当告知口供证据的法律意义及言辞陈述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1.
《婚姻法》中设立别居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居制度是指在保持婚姻关系的前提下,男女双方在一定期间解除合同居义务的法律制度。在《婚姻法》中增设别居制度是对夫妻同居义务规定的补充,有利于完善破裂主义离婚立法,可弥补调制制度的不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缔约过失责任是缔约人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给缔约相对人所造成的损失而应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始于德国法学家耶林(Von Jhering)提出的“缔约上过失”的缔约过失责任理论,虽然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发展各不相同,但两大法系都注意到合同订立前的预备性协议阶段,认为基于信赖应该赋予当事人一定的义务,即先合同义务。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发展在某种意叉上,反映了合同法本身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对于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现有法律责任的分类这一视角出发,论证了经济法责任独立存在的法理依据及其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14.
透过我国法律对同居义务规定的演进,我们找到了我国《婚姻法》至今未加以规定同居义务的部分缘由。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对同居义务加以确认的立法现状,促使我们对同居义务规定与否的利弊进行再思考。我们应该在婚姻法的条文中明确规定夫妻互负同居之义务、同居义务豁免之理由及违反同居义务规定的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15.
从法律关系的内容出发,国际法现阶段还应以义务为本位。从理论上分析,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现了义务本位;国际强行法体现了义务本位;国际法主体内涵体现了义务本位;国家主权体现了义务本位。在国际法实践中,国际法院有关案例、海洋法、环境保护法、WTO法等都体现了义务本位。  相似文献   

16.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通过法院判例和学说发展起来的民法制度,是复杂社会生活对利益平衡在司法解决方法上提出的需要和挑战。本文试图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基础上结合审判实践分别从实体和程序的角度探讨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从而达到公平、正义、效率、经济等法律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损害赔偿是我国民法学中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概念,然而在立法当中却难觅其踪迹。并且民事责任作为我国现行法的用语,其与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似也有某种联系。因此,有必要从现行法规出发,并结合我国对于德国法系的继受历史,同时参考台湾地区和德国的有关法条和学说,重新审视损害赔偿之债与民事责任的关系,以求有助于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8.
与1986年相比,新《义务教育法》不但实现了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变,扩充了公平的价值内涵,而且重构了义务教育法律体系和内部的规范结构,增加了程序性保护条款,这塑造出先进的立法理念和完备的规范体系。尽管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仍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然而它已经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高超的立法技术和深查民意的良法本色。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之后,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法律中被正式确立;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安全保障义务、公共场所管理人的内涵与外延等作明确的界定;这必然导致理论和实务与事实本身不能准确界定。对此,应参考国内外先进立法与实务经验,结合我国的法律理论和体系,促进我国完善和发展该理论在侵权责任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法对被保险人权利义务的规定笼统而原则,对于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为同一人时后者的知情权更是只字未提。从“黄梅根一案”的发生,引发我们对被保险人知情权的关注。保护被保险人知情权有其合理的法理基础和现实基础,同时,知情权的实现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应当由投保人承担发送保险合同变更通知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