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迎上去 ,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 ,呸 !”小尼姑全不睬 ,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 ,突然伸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 ,呆笑着 ,说 :“秃儿 !快回去 ,和尚等着你……”“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 ,一面赶快走。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 ,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 ,我动不得 ?”他扭住伊的面颊。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 ,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 ,再用力的一拧 ,才放手。他这一战 ,早忘却了王胡 ,也忘却了假洋鬼子 ,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 ;而且奇怪 ,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  相似文献   

2.
暗夜灯光     
夏然 《中文自修》2007,(5):19-19
未庄:土谷祠。阿Q瑟缩在酒店的灯下,中国瑟缩在世界的东方。 斗室里,香烟的火光微明,他望着眼前的一切,目光如剑,双眉紧锁。 他在叹息,叹息声里,阿Q过去了,小尼姑过去了。阿Q一手伸向小尼姑的头,一手颤抖着画着那个圆。  相似文献   

3.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在中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阿Q一生未娶妻,虽有过一场恋爱风波,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阿Q在调戏了小尼姑之后,小尼姑骂他会“断子绝孙”,但据说,《阿Q正传》一经发表,就不断地有人对号入座,说鲁迅就是在骂他云云。  相似文献   

4.
阿Q典型意义之管见周发宝《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永放光彩的艺术珍品,阿Q是世界文学画廓中的著名典型形象。关于阿Q的典型意义,1987年版高中第三册《阿Q正传·预习提示》说:“作者通过阿Q这一形象,反映了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揭露了封建势...  相似文献   

5.
阿Q籍贯“未庄”解马进德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关于阿Q的籍贯,小说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这段似乎含糊、模...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记叙文中的议论语段。先要作两点交代:一,我们谈的“记叙文”,包括实用性的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消息、通讯、史传等,也包括审美性的叙事作品,如小说、游记、抒情散文等。二,我们谈的“记叙文中的议论”,是指超越记叙对象的,不属情节之中的议论。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刻划,大都是有逻辑推理过程的,免不了以议论形式出现,但这是情节之中的东西,仍属记叙之笔统帅,要说是议论,也是常态的议论与说理。举两个简单的例子:《阿Q正传》中阿Q欺侮了小尼姑,他的逻辑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相似文献   

7.
书讯     
阿Q的女人观真实地表现了啊Q肮脏的灵魂吗?他摩着小尼姑的头“充满了色情成分”吗?(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8.
一盏心灯     
一个小尼姑在尼姑庵里修行多年,立志成佛,却终不得悟。万般无奈之下,一天,小尼姑终于鼓足勇气去请教师父:“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吃素礼佛,诵经向善,暮鼓晨钟,虔诚有加,但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您看我究竟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的叙事,用词的分寸感、层次感同他的语言风格是有机融合的。“十分得意”与“九分得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阿Q刚刚与王胡交手失败,又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敲了几下,经历了平生的两件屈辱事件以后,他很快地从调戏小尼姑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对小尼姑的“胜利”.不仅给了阿Q以心理补偿,而且使他忘记了屈辱,飘飘然起来。为此:  相似文献   

10.
阿Q的手指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大片的阳光斜洒在被涂抹得花花绿绿的课桌上。窗外大树上的麻雀们在枝问跳跃.在绿叶中欢叫着。老师正在讲课《阿Q正传》,课堂上笑声不断。读到阿Q调戏小尼姑,手指还滑腻滑腻的那段,大家笑得特别欢,而王小虎笑得尤其灿烂.  相似文献   

11.
阿Q的女人观真实地表现了啊Q肮脏的灵魂吗?他摩着小尼姑的头“充满了色情成分”吗?(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简单、孤立地看阿Q对待女人的看法,很可能的确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可是,如果我们联系小说深刻的主题来看,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首先,有必要弄清楚阿Q对女人的看法是什  相似文献   

12.
脑脑大开发     
《好同学》2004,(6)
小P与阿Q 有人把两大袋污染性极大的垃圾扔到了河里。据小P说,这是阿Q干的,小P说:“刚才我乘小艇全力以赴划向小桥。我亲眼看见阿Q背着两个大袋,抛到河里。”小P和阿Q一向不睦,阿Q说这是小P在诬陷他。究竟是不是阿Q干了这件不道德的事呢?二人找到足智多谋的神童马良.请他判断是非。马良听后,指着小P说:“你为什么要害阿Q呢?”小P一听,满脸通红。马良怎么判断是小P撒谎呢?  相似文献   

13.
给文章拟个好题目彭樟清一个好标题好比是一副传神而有魅力的眼睛,可以在一瞥之间拨动读者的心弦,犹如磁石一般吸引人,诱发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读鲁迅名著《阿Q正传》,有人曾请教说:“阿Q既然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为何变个外国名字呢?”鲁迅先生的回答很是风趣、...  相似文献   

14.
阿Q新传江苏考生“砰砰砰” ,土谷寺的门被拍得山响 ,外面有人叫道 :阿Q ,办厂去。同去 ,同去 ,阿Q忙奔过去。谁知没跑上几步 ,便被什么东西绊了个跟头 ,……于是阿Q醒了。现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于是未庄掀起了办厂热 ,王胡和小D都开设了自己的工厂 ,做上了老板 ,腰挂BP机 ,手捧大哥大 ,风光得不得了 ,见了阿Q ,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一想到这 ,阿Q就气愤 :“妈妈的 ,不就是个工厂吗 ,俺老Q也去办一个 !”阿Q还算是有商业头脑的人 ,他看见未庄的男女老少洗头时都用一种粘稠的绿色的像鸟粪一样的东西在头上涂…  相似文献   

15.
课例:在一节一年级的识字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午”字。有个孩子说:“‘午’是牛砍去头。”作为记生字的方法.这样说也很不错,但教师却对学生们说:“将牛的头砍去多残忍呀!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于是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小牛口渴了,将头伸进水桶喝水.看不见头了。”有的说:“小牛肚子饿了,将头伸进槽吃草.看不见头了。”  相似文献   

16.
举人船到是何日──《阿Q正传》中之时间考辨浙江嵊州市城关中学俞如鹏(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开头写道:"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只"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的乌蓬船,便是城里...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建立“P—Q—R”法,借以证明研究一类不等式,尤其是研究三角形不等式[1][2],张瑞蓉老师在研究该方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如下定理[3]: 本文提出与P+3Q≥R等价的四个三角形不等式链:(Ⅱ)、(Ⅲ)、(Ⅳ)、(Ⅳ). 定理1a,b.c为△ABC三边,则注意到(b+c—a)=P—2Q+R,此时,定理 1不等式链(Ⅰ),又可写成为(Ⅱ): 定理 2在△ABC中,有 3(-P—2Q+R)≤-P+R ≤(- P+ 6 Q+ R) ≤3Q<P+6Q—R,(Ⅱ) 显然,(Ⅱ)包含的 10个不等式均可化为 P+3Q …  相似文献   

18.
[技法阐释] 一个细小的举动,一句轻微的话语,一抹迷人的笑容,一次心灵的震颤,一件普通的物品,一道特殊的风景……都可能会让人刻骨铭心.浩瀚的生活大海就是由这样一些微乎其微的细节涓滴汇聚而成.文学作品那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往往就在于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细枝末节的精雕细刻.不是吗?《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伸出两个指头,直到把灯盏内的两根灯草挑掉一根才瞑目的吝啬之举;《阿Q正传》中,阿Q遭人欺侮之后,在酒店中无端扭着小尼姑的面颊所发泄的"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无耻之语;《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诱骗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时,"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的贪婪之态……无不深深烙印在读者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9.
阿Q之所以被“大团圆”,与他病态的女性观密切相关。正是其病态女性观的驱策,他才调戏了小尼姑,才向吴妈求爱,才在未庄没法生存,才参与偷盗,才作了替罪鬼。  相似文献   

20.
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无意识结构户晓辉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无疑是理解阿Q其人乃至整部作品的关键,而揭示精神胜利的特有机制,又恰好构成这一理解的紧要的一环。尽管已经有人从心理和哲学角度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做了剖析,然而,我们感到困惑的是,这些不同层次,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