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的入门知识。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是“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这些内容,可用一句话概括为“四点五线五种角,七形五体一对称。”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此,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如何使儿童建立清晰、准确、完整的空间概念,是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3.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许多教师都知道“几何直观”的重要性,可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操作,还存在不少困惑。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就新增添了两个“智慧广场”,旨在为“几何直观”提供合适的舞台,让“几何直观”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王冬娟 《江苏教育》2001,(17):34-36
架构主义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他们需要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成为近几年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观点。小学几何知识属于直观经验几何,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直觉观察。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起,就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按“直观知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编排了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学生在直观认识了一些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开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的,教师要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做好知识的铺垫和迁移,使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等的知识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指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内容无论是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距离、和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里的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  相似文献   

7.
教科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是在小学阶段有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几何图形的一些初步知识,下面谈谈如何进行这一章知识的学习。一、注重教科书素材的作用 教科书中的实物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和将要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我们熟悉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入手,  相似文献   

8.
小学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为了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空间观念。小学几何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包括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变换、位置与方向认识、周长、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及坐标的初步体验。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设置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愉快地学几何。  相似文献   

9.
许万明 《陕西教育》2004,(12):21-22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这个单元中主要介绍了角的度量、垂直和平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这些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几何直观是当前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利用几何直观能将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本文分析了几何直观在数学问题的初步理解、解决和深刻内化三个阶段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对几何直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90):75-76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几何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学好几何知识,与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几何直观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路径,为其提供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川钢 《教师》2021,(9):42-43
小学阶段的数学抽象素养具体表现在:能从具体现象或事物中提取出数学概念和几何图形,辨别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并形成数感和初步的符号意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图形与几何”是最重要的知识板块之一,该板块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等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及推理能力。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这与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路径如出一辙,而最初的抽象是基于直观的,抽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文章以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为例,通过概念的引入、形成、应用和延伸四个过程,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抽象素养,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活动经常需要“割补”“切拼”,“割补”“切拼”的方法通常称为连接几何初步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在教学小学高年级立体图形“‘切拼’时引起表面积变化”一节时,我根据小学生已有的几何知识储备和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了这一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山东教育》2003,(13):46-46
纵观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它们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只要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中存在许多创新教育的因素。1.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激发创新几何初步知识是经过筛选、精炼的知识系统,其背景知识往往反映了它产生的基础、必要性、相关的一些趣闻轶事和当时的前沿研究。因此,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领略科学家在创新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真正感受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现模式。如教学圆周率时,便可以介绍古人对圆周率的研究:汉朝刘徽如何创造“割圆术”将圆周率的值计算至3.1416,南北朝祖冲之如何将其…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几何直观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小学数学教师 的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思维发 育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将几何直 观这一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小学生不断运用这一理念来 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几何直观在提 出问题环节、数学运算教学、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运用入手“简 要探讨如何将几何直观这一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提升教学效率’更好的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的基础。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五线五种角,七形五体一对称。”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通过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个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概括起来是数和形两个方面。《大纲》要求:“通过几何知识的初步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本知识,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图形把握得清晰与否,几何求积计算得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间观念形成的水平。而所谓空间观念,主要是有关几  相似文献   

19.
“几何直观”是小学数学关键能力之一,“画”是学习数学的常用技能。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低年段教学为例,分析“画数学”的教学现状,研究画数学对儿童数学思维尤其是几何直观发展的价值,探索多种画数学的策略以期提升儿童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几何直观是新课标增加的一种数学教学理念,在 现阶段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教师都采用了这 种教学手段,并且也得到了不错的效果,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 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将从几何直观这种数学理念出发, 谈一谈几何直观在低年级数学中的运用,进而推动几何直观在 小学数学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