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主要针对儿童童车领域,以年龄较大儿童使用的自行车为主要论述和设计对象,运用理论研究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理论学习入手设计儿童自行车。  相似文献   

2.
正自行车主要依靠人的骑行驱动行驶,而行驶中产生的冲击载荷将直接影响骑行的安全和平稳性。在前进时,车轮的轮胎接触地面,轮胎气压决定了骑行的减震效果和舒适度。不同的路面状况对轮胎气压有不同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要让骑行者感到舒适,需适时增、减轮胎气压。为减少频繁为自行车轮胎充气带来的麻烦,我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一、装置结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主要包括充气机  相似文献   

3.
王慧敏  杨静 《科教文汇》2010,(18):201-202
对儿童进行的理财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教育在孩子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培养儿童科学理财观念的关键是要培养儿童正确的消费意识,让孩子懂得花钱的艺术,学会储蓄,尝试理财。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童车     
<正>市场里购买的童车只有手推的,大人们长时间推着车,既费力又枯燥。能否发明一种新型的童车呢?如果能发明一种机器人拉车,而且车上又装有音像设备,大人只要轻松地操持一下,大人、孩子可同时欣赏观看美妙的音、视频,使带小孩变为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那真是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3)
研究数据表明,经常玩益智玩具的人,他们的智商水平比不玩益智玩具的人高10%以上,且相对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都比较强。而随着人们对于教育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关的儿童玩教具也越来越多样化,相关的玩教具设计充分融合了益智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上也融入了很多的早教知识和科学,将儿童玩教具设计得更加合理,无论是在教师教学还是儿童玩玩具的过程中,都注重对于孩子多方面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训练。在目前的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中,越来越注重兴趣引导,将玩教具的安全性、趣味性、益智性、人机交互性等结合起来,为学前教育以及儿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教具。在不同的儿童玩教具设计中,有的玩教具针对儿童某个具体的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体现了玩教具的功能性、针对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将针对空间能力培养的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基于兴趣引导的交互式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本能力,也是社交所需的基本技能.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也同样离不开阅读,它是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方式.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提高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兴趣;认识符号标志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阅读意识;以图画书为起点提升儿童的阅读技巧改善自闭症.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0)
由于太阳能具有就地取材、零排放、寿命长、可再生等优点,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应对能源短缺、推进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解决特殊用电需求的作用,太阳能智能化应用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广大骑行爱好者的调查,分析发现骑行过程需要携带各种骑行装备,户外电能供给设施匮乏,易出现骑行者沟通障碍、骑行者掉队、通信受限、出行安全没有保障等问题,设计出一款由太阳能光伏发电,集对讲机、MP3、手电筒、骨传导耳机、手机充电、安全指示灯为一体,由手机控制的太阳能智能骑行帽。  相似文献   

8.
由儿童居室的色彩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居室设计色彩安全性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游戏式居室”为儿童创造一个可供学习、游戏的快乐空间,既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又可避免色彩污染。  相似文献   

9.
弹力学步车     
《世界发明》2008,(4):34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学会走路.很多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配备一个学步车.但是市面上的学步车未必能够对幼儿学习走路起到太大的帮助.这是因为学步车本身承担了大部分的重力.因此儿童腿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了。而这款弹力学步车则通过一个弹性的装置使得学步车的效果大大改进。它在学步车的座位四周设置有一圈弹性装置.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坐(站)姿给与相应的支撑.而且由于其弹性的设计.还能够使得幼儿以”跳跃“的方式通过学步车前进.就像是一款专门为幼儿设计的蹦床一样。相对于传统的产品而言.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从而更快的学会走路。  相似文献   

10.
月儿 《科学生活》2013,(3):84-86
上海科技馆的彩虹儿童乐园是孩子们的天堂,展区内所有展品、展项都以儿童心理学为依据,针对儿童特有的心理行为特点、教育方式而策划和设计的。如:所有的展品都是以孩子的视角设计的,符合他们的身体特点:所有的图文版都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全是文字以供家长阅读,另一套系统全是图画以供孩子观看。  相似文献   

11.
如今全民运动潮流正在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空闲时间出去运动。在众多运动中,骑行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但是在当下,骑行过程中繁多的装备为骑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让运动者更加轻松、安全地享受运动,一款安全性高、性能强大的头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具有很强的求救功能的智能头盔。并以此为中心对核心控制板模块、传感器模块、语音控制模块、蓝牙模块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现有独轮平衡车姿态平衡控制生硬和骑行驾驶费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更舒适、可坐式骑行的电动独轮平衡车。主要围绕车体结构、姿态平衡控制和电路控制对电动独轮平衡车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造。该车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为执行机构给独轮车提供动力,利用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车体行驶的前后平衡,拐弯时采用柔性化设计,并增加坐垫,驾驶方式由传统的骑行改为可坐式驾驶,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舒适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骑行时,骑行者的手暴露在外,加上手指活动少,极易冻僵。如果戴薄手套骑行,虽然可短时间保持对车辆的灵活操控,但时间稍长则与裸手骑行无异。若戴厚手套骑行,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骑行者手部的保暖问题,但影响对车辆的灵活操控。如何在冬季也能愉快地骑行?一、方案设计在把套上加电热丝,利用车载发电机为电热丝供电、使其发热,通过温控开关及电源开关控制电热丝工作,为骑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正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作为中国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孩子,培养良好的经济意识尤为重要。世界向多元化发展,国家之间既需合作,也有竞争,经济在其中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培养儿童的经济意识就成了家长、教师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基于儿童对金钱的认识,经济意识的培养与道德教育的联系,论述了如何利用正确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涉及到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以及培养学前儿童有效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学前儿童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有别于其他年龄儿童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从策略上讲,必须注重管理的深度问题,也就是说,针对4岁儿童进行课堂教学,与生俱来的自我中心问题必须要进行妥善的处理。毕竟,与许多孩子在一起,自己的中心地位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教师要设法消除他们对此形成的恐惧。出于对学前儿童未来发展的考虑,教师要教会儿童与其他孩子一同分享,要能够与其他孩子合作,一起活动,融入集体。当然,这样做,对教师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骑行和步行的势头迅速增长,在路面上成为了主流。为了能源高效利用,将行人行走的每一步转换为新的能源,设计了基于人压力发电的人行横道。装置由控制器、电能采集传感器、电能存储器、模数转换器、电源、通信模块及指示灯组成。利用压力发电技术实现智能人行横道,既能很好地保证绿色环保问题,又可以实现新能源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18)
目前,儿童发生龋齿的几率越来越高,这大大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其生长发育十分不利。本文详细分析了儿童龋齿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应该从家长自身做起,提高口腔保健的意识,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最大程度减少孩子患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远距离的自行车出行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减少自行车骑行阻力,降低骑行疲惫感,增加骑行乐趣的技术装置,该装置能够由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摩擦滚轴模块直接地去与自行车后轮接触,通过滚轴的转动来带动车轮,给予骑行者一个助力,减少前进的阻力,让快速骑行更轻松。且因其结构轻巧容易安装,该装置兼容性非常高,不需要对车进行任何的改造,几乎适用于每一辆自行车。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工作稳定、易使用安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模块化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思想正影响着各行各业发展。而当前儿童自行车的生产方法不满足人们的需求,没有应用模块化生产的方法,厂家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制作产品周期长,且对于不同客户的要求都要重新设计生产。为此本文在分析儿童自行车这一产品的特点后,结合模块化生产理论,使用功能分解法对其设计生产进行优化,并建立模型分析,讨论应用模块化生产的可行性。将儿童自行车作为模块化设计的对象,使用功能分解法对其各部件分析后按照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规则确立了不同模块。并通过构建模型对儿童自行车在应用模块化设计后的升级方式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承载了培养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口头表达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设计中主动的交流,主动的表达。口语训练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要孩子表达真诚到位,具有个性化,再配以相适的肢体语言,就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