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个别访谈法调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1)在学习焦虑因子上得分偏高,孤独倾向因子完全正常,其余因子中等;(2)在恐怖倾向、过敏倾向因子以及总分方面呈现显著的年级差异;(3)在自责倾向因子上呈现非常显著的家庭背景差异;(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因子以及总体水平上呈现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5)在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因子以及总分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显著。结论:初中寄宿制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67名留守儿童和34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上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比较显著(P<0.05);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留守儿童的性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382)。从而得出结论: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儿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及性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MHT量表对安徽省农村117名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和年级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3分标准与8分检出标准差异显著,表明双基线健康检出标准有很好的实际作用,低分标准可用于预防筛查,高分标准可用作临床诊断的参考;(2)农村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孤独感及恐怖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非留守儿童严峻;(3)非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年级差异显著,并且7年级得分最高,总体呈N趋势变化,表明7年级心理问题最严重;(5)除冲动倾向外,学习焦虑等各因素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山区的218名四至六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83%,在自责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分量表学习焦虑上(P<0.05)、孤独倾向和总分上(P<0.01)存在年级差异。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关注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或心理焦虑,同时应对留守儿童开展发展性和补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394名儿童施测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湖北西部某地216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总焦虑倾向检出率为4%,学习焦虑方面心理状况很差,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等方面的阳性检出率较高;2.“留守儿童”男女性别之间健康状况总体差异不显著,但恐怖倾向方面女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3.“留守儿童”小学阶段在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4.在总体心理焦虑程度和恐怖倾向方面,父母一年以上才回次家的留守儿童得分要高于父母回家频率是半年内和半年到一年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石泉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女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性留守儿童;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小学留守儿童;不同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父教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873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MHT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高于非留守儿童.(2)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中,女童的恐怖倾向明显高于男童;母亲抚养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上高于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结论:父教缺失留守儿童的MHT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父教缺失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抚养方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两个县为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在八个分量表中除了学习焦虑水平异常外,其他七项均显示正常;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教育策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贵州省天柱县农村初级中学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症;社会、学校、家庭应联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