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特殊时期,技工学校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是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为了主动适应WTO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2 0 0 1年以来 ,西北政法学院教务处 ,始终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任务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建设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严格教学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全面优化培养方案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适应 2 1世纪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院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按照“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工作在此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增强高职德育的有效性必须树立“大德育”的教育观,加强高职德育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会做人”教育,注重道德实践活动的巨大作用,同时追求德育工作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振兴创新的人才”。因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目前,在我国要真正达到十六大报告中“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仅就高级技术工人来说,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年龄偏高;青年工人是生产一线的主力,但是具有一专多能。身怀绝技的中级技术工人也不够多;就是大多数的初级工人的素质也明显不高。就是这样,技术工人队伍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各类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二十一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良好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具  相似文献   

7.
滕雪松 《科教文汇》2008,(28):56-56
培养与现代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高校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不断探索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目的就是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坚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俗地说,即“高级蓝领”——活跃在一线的高级技师和专业管理人员。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较长时期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这显然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不断进步,学生整体素质在不断加强,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需要,但学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劳动观狭隘.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劳动素养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劳动强度大的职业要...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工作在此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增强高职德育的有效性必须树立"大德育"的教育观,加强高职德育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会做人"教育,注重道德实践活动的巨大作用,同时追求德育工作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要善于分析、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使人才培养能“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今天,积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高校的重大任务之一。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高地,要认真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我们的教育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就应当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高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主体性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把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彰显。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更处于弱势地位。高校应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生的全方位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是从对贫困生就业指导概念的界定来论述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贫困生就业的理性思考,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完善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体系等措施,加强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更好的为贫困生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则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心理需求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应有更高要求,而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则越来越应成为其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内容。文章就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一些心理问题的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成教学生这一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在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也至关重要.成人教育存在着学制形式灵活多样,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对成教学生的培养中,也存在着重教学,轻思想的误区.有些成人高校也把自身狭隘地定位在"学历"教育之上,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加强和改进成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实际工作中,可以在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加以引导,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刘清霞 《科教文汇》2009,(23):184-185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光荣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基础在于大力发展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在现代生活中突现其重要性,但中职英语教学面临不少困难,这就要求立足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对它的规律性进行探索。以推进其健康发展。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我校英语教学实际,提出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这将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教师队伍新老交替的变化,青年教师的增加,给高教战线带来一片生机。但也不可否认,这种急骤的变化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这种新形势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同进也要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加强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要根据现在年轻人的特点,有步骤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使他们尽快成长,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在培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做到“四抓”“三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