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教育厅于六月十二日向各地、市、县教育局转发了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教育部的通知指出,各地正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但据了解,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学校对此未引起重视。有些学校占用体育课补习其他课程,甚至取消毕业班的体育课,不  相似文献   

2.
我校从一九八二年下半年起执行了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除每周上好两节体育课,每天做好两次眼保健操、课间操外,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节体育活动,切实保证了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关键在于领导贯彻执行关于“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关键取决于领导的认识和决心。我们认为,实验小学的示范性、实验性,首先应该表现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方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于1982年‘6月12日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发出了这个通知,原文如下: 我部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对这项要求,各地正在贯彻落实。但据了解,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学校对此未引起重视。有些学校占用体育课补习其他课程,甚至取消毕业班的体育课,不少学校没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最近发出的《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中指出: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保证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各地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体质监测     
面对学生体质不断下滑,建立科学考核与监督体系是关键【话题背景】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指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在上好体育课基础上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  相似文献   

7.
《广西教育》2013,(28):10-11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继续组织开展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各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督查力度。《通知》指出,督导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切实落实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开齐开足体育课,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等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璐萍 《中学文科》2009,(5):136-136
《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意见》要求:“各地中小学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开设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课外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本文根据对我校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锻炼质量、场地器材使用等进行理性分析,提出课外活动的管理原则及管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各地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曾于去年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一年来,我市有许多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市教育局今年要求各校继续贯彻教育部的《通知》并做出新的成绩。为此,曾于今春在红桥区太阳宫小学召开了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现场会,《天津教育》今年第七期发表了该校的经验。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是周恩来同志生前的愿望,我们应加以重视,认真采取措施,把这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但从全市范围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此重视不够,行动迟缓。据有关部门调查测试的材料表明,当前仍有为数不少的  相似文献   

11.
师进 《考试周刊》2013,(43):123-1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四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三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二十五至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上级领导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做好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与小学生身体素质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党和政府对学校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一贯给予高度的重视。1982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多种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  相似文献   

13.
文潮辉 《教育导刊》2004,(19):54-55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党和政府对学校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一贯给予高度的重视。1982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多种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体育锻炼,各地学校在时间上有如下安排:一、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一般是在下午第二、三节课后分两批进行。二、每天上午或下午第二节课后安排一次30—  相似文献   

15.
《安徽教育》2011,(10):12
本刊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总结交流各地贯彻落实的经验和做法,教育部9月14日召开全国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教师》2012,(17):25-2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k--2020年)》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2011年3月,“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然而,学校体育的开展一直受到“安全”这个紧箍咒的束缚,不可预测的体育意外伤害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手脚,让学校感到无所适从。有效避免和解决校园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11,(26):4-4
本刊讯近日,教育部下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通知强调,中小学校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凡没有认真执行本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8.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1):151-151
日前,河北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全省各中小学要确保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中。对不接规定开设体育课、不能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的学校,在评先、评优和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二年下半年,教育部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并作出了具体规定。 通知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小学体育情况,指出教育  相似文献   

20.
陈刚 《课外阅读》2011,(3):179-180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任务就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它的基本表现方式为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是指学生个体每天参加上述体育活动时间的总量。但学生体育活动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农村小学的体育活动时间没有达到一个小时。为此,在2007年4月29日,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日1小时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