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莉 《辅导员》2013,(6):39-40
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起因.这个班我已经教了三年了.与许多家长都有深入的沟通,在谈话k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家长谈的最多:1.孩子考试时总是在阅读短文上扣分.按照老师的要求,平时也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也要求孩子读书,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不上来。2.我们不是不管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检查他  相似文献   

2.
陈莉 《辅导员》2013,(4):39-40
<正>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起因.这个班我已经教了三年了.与许多家长都有深入的沟通,在谈话k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家长谈的最多:1.孩子考试时总是在阅读短文上扣分.按照老师的要求,平时也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也要求孩子读书,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不上来。2.我们不是不管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检查他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家园沟通不畅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日,我向全园幼儿家长发放了关于“家园沟通不畅”的问卷调查,其中,780名幼儿家长中有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家园沟通是通畅的,剩下半数的家长中,又有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处于畅与不畅之间,另外一半的家长则果断地选择了不畅通。家园沟通不畅的表现1.将近一学期没能与孩子的老师谈过话、交过心。2.说不出孩子老师的姓名、学历、基本情况。3.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4.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年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征、办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  相似文献   

4.
“家园双通道”是我的良师益友。“家园双通道”为我与家长沟通架起了桥梁。我班有一个小朋友 ,长时间养成了吃手指的毛病 ,看见孩子几乎露出嫩肉的小手指 ,我有些于心不忍。有一天早上 ,我当着几个送孩子的家长的面 ,告诉这个小朋友的奶奶吃手既不雅观又不卫生 ,孩子的奶奶顿时面露不悦之色 ,只说了句“孩子还小” ,扭头便走了。我感到尴尬和不解 ,读了“家园双通道”中“把握与家长谈话的技巧”的有关文章 ,我找到了原因 :“孩子是自家的好” ,当着他人的面直接指出孩子的毛病 ,家长心里自然不痛快。是我没有把握好与家长谈话的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5.
每天幼儿离园时,幼儿园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仿佛在奏着一曲交响乐,教师要在这嘈杂短暂的时间内把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交给他们的家长,真不是件易事。仔细算来,老师给每个家长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虽短,但这时却是教师直接接触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1.简短谈话。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上午送孩子怕耽误上班时间,下午几十个家长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长篇大论…  相似文献   

6.
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问题是家长最着急的。在这期“家教话题”里,冉先生将从优化亲子关系和理解了解孩子等几个方面来谈,我想,这也许对家长会有很大的帮助。家长朋友们,你们不妨一试,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欢迎来信来稿。  相似文献   

7.
触摸心灵     
有一次家长会,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古老的石板桥,其意在于和家长共同构建家校交流沟通的桥梁,家长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有好几位家长向我反映他们平日与子女无法沟通,他们非常想与孩子交流,可是经常是交流刚开始,双方便发生争执,最终不欢而散。家长心中预先构筑的美好的心灵之桥也半道“垮塌”。第二天,我找来几位学生分别了解情况,他们的口径惊人地一致:父母们不理解他们,他们就像一只只被囚禁在笼中的小鸟,没有自由,没有空闲,整天都是作业、作业……作业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每次与家长谈话也都是老生常谈:“现在要毕业了,你得加…  相似文献   

8.
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托他的孩子转了一封信给我,没等我来得及拆封,那位家长便打来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他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自己不好意思亲自来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于是便想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联系,并且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他回信,哪怕是几行字也行。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不敢到学校来的根本原因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他以前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许多老师都与他三言两语便结束了他的谈话,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家长与老师总是有谈不尽的话题。他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寒碜,或者是自己没有给老师“好处”。有的时候,受了这股“冷气…  相似文献   

9.
正当班主任这几年,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孩子心情好,会和家长说几句话;要是心情不好,就一个人坐在车子里看手机,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围着家长问东问西了。也有家长抱怨说,孩子大了,父母说的话他都不怎么爱听。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关注家长究竟和孩子们都谈了些什么。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表达:"哎呀,你怎么还在玩游戏呀!""你怎么还不起床呀?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总有家长向我询问,为什么高中老师不常与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深入了解后,我方知问从何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微信群"已被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家校互动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过"家长群"发布事务通知、作业要求、近期活动与学生情况,家长通过"家长群"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虽说也有家长会抱怨群里的是是非非,但大家总觉得有这样的沟通方式利大于弊,以致听不到了来自微信的叮咚声,这些家长反而不习惯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中学数学教师Kathy Hawes指出,教师应与家长一起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将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家长;用善意的态度对待学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问题或状态;从家长的谈话中准确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从学生的现状出发,与家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不与家长重复谈同一个问题,提高沟通的效率;将所谈内容作为信息保存下来;在自己无力解决问题时请领导帮助解决;对学生做错了事要坦诚道歉;用赏识的态度积极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2.
老师:您好! 我女儿今年13岁,很不好沟通,鼓励她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她自尊.我现在对她真是束手无策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家长:您好! 在孩子青春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家长由于不擅长沟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做了一些让您很生气的事情时,您可以对孩子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3.
王富龙 《班主任》2014,(1):32-35
一、班会前的想法 关于班会主题 和家长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缺少沟通,表现在:学生不听家长的话,回家后房门一关,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做什么,问作业、成绩都不肯说。于是我选择了感悟父母的爱、学会沟通这个常见却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 ,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这就需要拥有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沟通。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 ,就要靠沟通。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 ,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慢慢地 ,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与成人沟通 ,是今天的孩子 ,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精神需要。他们从小生长在“成人世界”里 ,是家庭的“个体户” ,他们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 ,更渴望与父母沟通 ,与…  相似文献   

15.
六神无主型 心态快照:这类家长往往感觉到压力很大,过于关注孩子成绩,情绪很不稳定,晚上睡不踏实,经常坐立不安,心总悬在半空,特别容易疲劳. 现场还原:王女士的女儿今年要中考,虽说孩子成绩不差,可也不太稳定,时好时坏.王女士想请家教为孩子辅导功课,可孩子不反对也不配合,家教进行了半个月就被迫中止了.她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帮助她减压,谈话经常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始,谈着谈着就会以争吵结束.每次有同学打电话给女儿,王女士就像查户口一样盘根问底,要是男生更要追问.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询问学校发生了哪些事.哪怕是平时的一个小测验,都得询问成绩和排名,要是成绩下降就逼问为什么.每次做饭都问想吃什么,吃完饭还要问饭菜可不可口.王女士很辛苦,虽然一直在尽力地做好"后勤部长",但女儿却越来越倦怠.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我见过太多的家长埋怨孩子与自己感情疏远,不听家长的话,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等等。作为一个母亲,从我亲身经历感知,与孩子的沟通要从小开始,并且要把沟通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这样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也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经常说成功的教育是家校教育,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总和。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联系在一起,但双方所处的环境和角色不同,很多时候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如果这时不注意沟通,就可能产生不利因素,从而使教育效果难以体现。一方面,沟通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沟通也越来越困难。作为班主任,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更应该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与家长一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一、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要能很好地实施,就离不开优秀的教育技法。我想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沟通了。沟通不仅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而且是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是表现自我和接受对方的共同活动,是一种互惠性行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沟通就没有了解,就无法进行教育。因此,家长如何掌握和运用沟通的艺术,将决定能否成功地实施家庭教育。沟通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家长要尊重孩子,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与孩子交谈。学会倾听。平等的沟通离不开倾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  相似文献   

19.
我想,欲让家长不怕被班主任“召见”,得从改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上着手。第一,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心声。多数班主任约见家长时,说得多而听得少,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地发泄完情绪。家长被数落得颜面尽失,回去便拿孩子出气。我认为,与家长沟通时要多倾听。这有两个好处: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幼儿教育》2000,(1):19-19
家园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过程中,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了解家长是沟通的前提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例如,多数家长都赞成让孩子与同伴游戏的做法,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却宁愿把孩子关在家里,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