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甚至趋于低俗化,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朋进 《视听界》2006,(6):24-26
在国内电视节目创新不力以及才艺选秀节目一哄而上的局面下,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确实难能可贵。由此也引发了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样是选秀节目,为什么有的大红大紫,有的却名落孙山呢?电视才艺选秀节目,再扩大一点范围,电视节目创新和成功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本文将从电视节目创作的思路出发,结合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电视选秀节目的历史经验入手,以《绝对唱响》为个案,探讨其中的规律和奥秘。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困境国内电视节目近年来呈现出创新乏力的整体态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电视…  相似文献   

3.
季静 《今传媒》2014,(7):50-51
自《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选秀"时代以来,歌唱类选秀节目风风火火走过了近10年,其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节目案例。从早期盛行的"草根"选秀到新兴的明星真人秀,歌唱类选秀节目似乎有种独特的"魔力"总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三档节目为例,从"祛魅"与"造神"的二元分立与融合来解析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期对该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周敏 《传媒观察》2011,(2):47-49
电视节目的时尚风潮不断变化,当选秀节目风潮渐退,第二轮婚恋交友节目开始主导高收视率的时候,曾经风靡一时的谈话节目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2009年9月26日,国内第一档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播出最后一期节目;而《实话实说》的模仿对象——《奥普拉秀》也宣布将于热播25年后的2011年9月9日告别荧屏。  相似文献   

5.
电视选秀节目在经过一段低迷期后,被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所唤醒,在看到其赢得受众好评的同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求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制作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6.
蒋良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43-244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曾风靡一时,直到现在,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还一直吸引着观众的眼球.选秀节目不仅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赢得了收视率,还吸引着媒体和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10年开始,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又掀起了一股平民选秀节目的高潮.作为目前国内最为火爆的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代表着未来选秀节目的发展趋势.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达人秀》成功举办的具体分析,概括出当前中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选秀节目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选秀类电视节目普遍陷入困顿的大背景下,《中国好声音》异军突起,以优异的成绩让处在迷茫之中的选秀类电视节目看到了希望。本文通过对《中国好声音》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从选秀理念、导师团队、机制创新、节目质量等方面归纳提炼出《中国好声音》受到观众欢迎、获取成功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提升选秀类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着力点,对我国选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思  赵骅 《新闻前哨》2013,(10):19-21
叙述理论研究是电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充满了叙述。电视除了虚构故事,还能用叙述的语汇来构筑“真实”。本文把选秀节目看成一个电视叙述文本,以当下最火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分别从叙述内容、叙述方式和宏观话语框架三个角度来解读,以期透过叙述框架对节目进行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郑伶俐 《新闻前哨》2012,(10):69-70
如果说2005年刮起的“超女风暴”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了音乐真人秀节目,那七年后的2012年无疑称得上是音乐选秀节目的“转型年”。这一年共有十余档音乐选秀节目集体开播,无论是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还是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都纷纷举起了创新、革新音乐选秀节目的大旗,寻求突破。而白热化的竞争中,“黑马”《中国好声音》却后来居上,独占鳌头。第二期节目收视率就高达2.8,第三期收视率更以3.093博得全国收视冠军,创下了历年来音乐选秀节目最快之成长速度。《中国好声音》缘何在短短数周内迅速串红,其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0.
覃晴  谭天 《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相似文献   

11.
梦想的感动还未退却,声音的震撼又接踵而来。如果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个概念植入到了中国观众心中,那么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创造了选秀节目的又一收视神话。回顾选秀节目在中国的这七年,经历了从超女一枝独秀到秀场满地开花再到好声音横空出世的过程。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通过这一嬗变过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冲 《青年记者》2012,(32):51-52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于2012年7月13日播出的选秀节目,首播一炮而红,之后收视率不断创出新高,逆转了低迷的选秀市场,成为里程碑式的力作。《中国好声音》带动历经繁华和低潮的选秀节目,在颓势中涅槃重生,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借由《中国好声音》,梳理出我国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并解析该节目的创新点。选秀节目的初次繁荣及理论援引(一)选秀节目的诞生与初次发展高峰选秀是指普通民众通过媒体,展示自己并赢得观众支持的带有目的性的活动。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在本地推出了《超级男声》,标志着内地的才艺类选秀节目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着。近些年来,国民生活物质水平越来越高,而为了契合老百姓的精神需求,电视节目内容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本文对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并结合湖南卫视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我是歌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毛艳  徐思 《新闻前哨》2014,(1):31-32
总结近年来有代表意义的电视节目,主要如下: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引发相亲脱口秀节目热潮: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带领纪录片迈人公众时代;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启动模式类选秀大片竞争: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开启户外真人秀热播时代。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媒介设备提供多种媒介功能的技术过程,更代表互动文化转型。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节目热潮到2016年以网络选秀节目为模式的新超女,不同媒介的沟通与融合,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被深度挖掘。从而带动了由下而上的多样性的互动传播实践。本文将从2016年《超级女声》节目模式、互动传播特色、节目问题及借鉴意义、网络选秀节目发展趋势方面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选秀节目互动研究,并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成都本土舞蹈类选秀节目《舞蹈嘉年华》为分析样本,从节目的定位、节目要素,传播渠道、后期包装和推广等方面对《舞动嘉年华》进行解读,分析该档本土选秀节目的运行现状和问题,并就如何将该档节目继续做强做大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伟 《新闻实践》2013,(12):39-40,41
核心阅读:从2003年开始我国出现电视选秀这种崭新的节目形式,其后便迅速占领了各大频道周末的黄金时段,成为最为流行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在经历了"七年之痒"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以"正能量"而逆势取胜,再造了选秀节目的声望,似乎给后选秀时代的电视节目提供了一条突破重围的路径。2013年,第二季节目更是强势起步,带来了无人可及的"中国好收视"、"中国好影响"。为什么一档音乐节目会有如此之大的社会价值?在全媒体时代、大数据趋势下,或许打通电视和互联网的一种解读,是其中的要义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单纯的复制选秀节目已经不足以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真人秀节目开始呈现新的趋势,观众渴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节目内容的创新、节目形式的独特性、节目平台的多样化等等,都成为了当代电视人关注的问题。《欢乐英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改版,顺应了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欢乐英雄》改版后的播出时间基本上在晚上八点档左右,这正是新闻过后每个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19.
党红茹  岳琳 《今传媒》2011,(9):82-83
选秀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由最初的风靡一时,到后来的遭遇困境,再到如今的解禁重启,在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当大众对传统的选秀节目日渐麻木时,2010年7月25日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播出却又引起了一阵高潮,让大众似乎看到了希望。那么,选秀节目有哪些不足之处?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本文在概括国内选秀节目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举办为例,以宏观、多维的角度分析选秀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试图指出选秀节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自播出后,深受欢迎。在唱歌、选秀、相亲类娱乐节目日益泛滥的今天,《最强大脑》独辟蹊径,开拓出一片科学类综艺节目的天地。本文旨在从《最强大脑》的节目设计、节目内容、节目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传播效果和价值,从而为科学类综艺节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