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丽 《新闻世界》2022,(5):67-70
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准确的策划是做亮人物报道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结合《劳动午报》报纸人物版、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和APP客户端的报道实例,从内容、栏目、体裁、平台四个角度分析人物报道策划,提出了相同岗位中寻找不同特质、将“旧人物”与新热点链接增强时效性、人物要有人情味避免“高大全”、设置多个栏目增加报道精准度、围绕重要节点策划系列报道、巧妙运用新媒体丰富报道内容与形式等做好人物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芸 《新闻实践》2006,(10):50-51
经济新闻创新的空间十分广阔,但创新的难度也十分大,经济报道容易被经济部门的工作牵着走,容易陷入“概念 数字 例子”的模式。在办报实践中,钱江晚报提出了“赋于经济报道人文关怀、大众情怀”的办报理念。为了让这样的理念具体化、生动化,我们比以往更加重视经济人物报道,让经济活动中的人活起来,在经济报道中写出人的活动与感情,探索出了一条以“人化”叙述做活做强经济新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宁波日报2001年2月至12月,推出“百人百路百业”栏目,刊发人物通讯102篇,报道了100多位下岗失业职工自强自立创新业的感人事迹,受到普遍好评,被领导和读者誉为精品栏目,采编人员也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刘婷婷 《青年记者》2017,(27):55-56
典型报道,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人物报道是典型报道中最显著、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拳头产品.山东大学新闻网是山东大学的官方新闻网站,其下开设的“山大人物”栏目自2007年开始刊发人物报道,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近几年,“山大人物”栏目从选题、内容、操作模式等多层面进行尝试,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本文以“山大人物”报道实践为样本,对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助力破解人物报道困境.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央电台经济之声的“改革年”。两会期间,经济之声结合“顶天立地”的改革目标,在两会报道上追求创新,重点推出了以“高端观点”“编辑视点”“民生观察”“权威解读”“分析师看两会”等为代表的一批主题突出、特点鲜明、具有独创性的专题和栏目。同时围绕经济、民生等两会热点话题,立足高端,加强评论,以权威的采访、专业的分析和差异化的报道来服务民生,受到听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秦勇 《记者摇篮》2010,(3):85-86
抚顺电视台白2009年2月起,在《抚顺新闻》节目中开设了“抚顺好人”栏目。该栏目以人物为主线,讲述发生在这些平凡好人身上的新闻故事。在播发的诸多稿件中有成功可取之处、也存在许多缺憾,这给笔者就如何做好电视人物新闻有了些许启发。应当说,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从1995年1月创刊,以社会上不被关注的冷点切入,作深度调查报道。2004年6月开始,“冰点”栏目扩展为四个版面的周刊,分别为“冰点特稿”、“冰点周刊”、“冰点探索”和“冰点人物”,批评报道较多出现在“特稿”和“周刊”栏目中。
  广义上的“冰点”栏目内容文本包括了整个“冰点”周刊的所有文本,狭义的文本只包括编辑记者实际采写的新闻作品。综合来看,狭义的内容文本是主流,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笔者将研究目标缩小到狭义的内容文本,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探索。“冰点”栏目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的处理,都对内容文本精益求精,增强了批评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安徽日报改进创新图片报道,明确提出“以图片提升办报水平,以图片提升引导能力”的新观念、新思路。2005年,安徽日报设置图片专栏“聚焦”,让党报图片报道在民生新闻中有所突破。“聚焦”作为安徽新闻名栏目,中宣部新闻阅评曾多次予以点评表扬,栏目报道的内容经常被众多媒体转发,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倪恩泉 《视听界》2006,(2):96-97
广播人物报道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人物新闻,以消息的形式报道典型人物;一是人物通讯,以专稿形式报道人物事迹。前者大都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后者在专题节目中播出。由于用处和采访要求不同,两类人物报道写作的创新突破点也就不同,但基点是一样的,就是要“三贴近”。一、人物新闻的创新广播新闻节目总长度一般在20分钟到30分钟,这就决定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长度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用3分钟左右时间写活、写像、写好一个典型人物相当难。与人物通讯相比,它就是一个“瞬间的艺术”,通过小片断、小浪花来反映人物,使之成为超越时间、引人思索的“长…  相似文献   

10.
马彧 《青年记者》2020,(11):68-69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江苏经济报》2018年8月30日开设全新栏目“晓立专访”,每周至少推出一篇深度报道,重点关注、解读江苏各地区各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梳理优秀的地区改革发展和企业创新转型经验.  相似文献   

11.
经济生活报不久前推出了一个大型人物系列报道——浙商名流系列访谈,这个以“聚焦浙商精英、诠释浙商内涵、探求浙商定位、弘扬浙商精神”为宗旨的主题系列访谈受到读者及同行的好评和极大关注,作为执笔记者之一,笔者有两点体会较深:一是人物报道特别是企业家报道要力争形式创新,使报道可亲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的报道,作为媒体宣传的“拳头”产品,对提升媒体影响力、讲好时代故事、弘扬正能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更迭快的阅读方式,给新形势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最美人物”报道为例,分析了连续四年挖掘、报道、传播“最美”人物的创新实践,呈现了当地以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最美”现象。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4.
“周末人物”专栏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三届成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第二、三、四届),其间经历了《大众日报》几次改版,“周末人物”也随着报纸改版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完善和创新,但这个栏目始终坚持最初开办栏目的编辑思想,即内在诉求以提升读者人文素养为主旨,外在形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要求,对稿件始终坚持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品位、选题上高要求的“三高”标准。  相似文献   

15.
响亮的栏目     
《新闻知识》杂志设的栏目30多个,其中办得很有特色的栏目有“卷首论坛”、“新闻研究”、“新闻纵横”、“总编辑角色谈”、“得奖新闻采与谈”、“谈谈经济报道”等等。而“谈谈经济报道”栏目是比较难办而义办得比较成功的。如1991年第6期刊登的《寻  相似文献   

16.
从本期开始,本刊新开“县市报透视”栏目,专刊县市报发展战略、报道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文章,重操作性、实用性,给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以思考和启发,促进县市报群落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一声“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 ,《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东方之子》报道了2000多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优秀分子。它一反过去人物报道以介绍事迹为主的报道方式 ,通过主持人的现场访谈 ,让人物与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直接地、面对面地、近距离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袒露自己的思想 ,表达自己的主张 ,张扬自己的个性”① ,这种方式灵活、自由 ,更便于探索人物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 ,既突出了人物的先进性、独特性 ,又显示了人物的丰富性、多面性。这就使《东方之子》在人物报道的视角上突破了过去的模式 ,体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报道中央领导、广电总局、电影局对电影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机构把握正确导向,创作弘扬主旋律的最新作品,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根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指示要求,决定开播“中国电影报道”新闻栏目。据悉,该栏目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我国审查通过的影片,传递电影、电视剧创作信息,影人动态,反馈电影市场信息,同时对电影界热点信息、热点新闻进行创作评论、市场评论、人物评论等新闻分析透视。该栏目以新闻报道形式播出,节目力求在重而不失活泼。电影频道开播中国电影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一、小人物登场:“微”故事书写典型人物新闻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央视一直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长期以来,在荧屏上的典型人物多为任长霞、牛玉儒这样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公仆干部、优秀党员,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观众们在感动之余,对这些人物似乎总是缺少一些“接地气”的共鸣感和亲切感。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报道了网络红人“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首开人物创新先河(1)。2009年,微博诞生,2013年,微博已经成为数亿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微博同样成为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线索来源之一,小人物的“微故事”开始占据典型人物新闻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