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广锋 《广东教育》2006,(7):114-115
中国历来是一个非常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都深深烙在我们骨子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传统主要是从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严厉、学生对老师要绝对服从的角度来理解的,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老师的尊严,进而使学生产生敬畏之心。敬则服,畏则从。如此为师,便是得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来是一个非常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都深深烙在我们骨子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传统主要是从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严厉、学生对老师要绝对服从的角度来理解的,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老师的尊严,进而使学生产生敬畏之心。敬则服,畏则从。如此为师,便是得道。面对越来越多的“不听话”的学生,为师者普遍感到“痛心”,都想扯开嗓子喊几声:“现在的孩子怎么啦.”“现在的社会怎么啦?”但是在教育学生时却不大痛惜学生,体谅学生的感受,就连语气都显得尖酸刻薄:“你这个…  相似文献   

3.
常听一些语文老师抱怨某某班上课如“一潭死水”,一个问题砸死一大片,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觉索然无味.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师生交流,使教学方法由“启发式”变成“填鸭式”,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其实细细分析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一、所谓的“师道尊严”之误区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其初衷是提醒我们要尊道,尊有道之师.如今在某些老师眼中,却变了味,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身份、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俨然一股神圣不可侵犯之势.因此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学生对老师的所谓“敬畏”,也就慢慢变成了“敬而远之”.处在如此氛围中,学生怎敢轻易开口?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普遍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育。有的老师或班主任便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结果是压而不服,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不断;有的老师空谈道理,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效果不佳;有的老师照搬别人的先进经验,效果也不理想。我认为,“师道尊严”要提倡,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要“严”而有“格”。  相似文献   

5.
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危坐,仰睑洗耳恭听,唯师是道,唯师是尊,是为“师道尊严”。“师道尊严”式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学生人格尊严,扼杀了他们鲜活的个性,也违背了民主平等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6.
龚燕 《班主任》2012,(4):21-22
老师和学生相处,应时时处处督促自己在为人处事中做学生的榜样,以便学生效仿。老师原本就是个实实在在、平平常常的人,那么在学生面前就应该应放下师道尊严,展示真实的自我。 以下,我用和学生相处中的三个小故事,来阐述我对“真”老师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背景下,每一个语文老师,要想使教学卓有成效,就要放弃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的地位,俯下身来,做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也许是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我觉得老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满脸严肃的。因此,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我总是满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有一次,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希望你能笑一笑。”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丰富多样,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我们的老师有时也很感慨:“做老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做好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意识越来越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人格,过去那种“师道尊严”。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了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0.
王云龙  唐熙娥 《教师》2011,(25):31-31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做好一名实实在在课堂改革实践者。 一、创新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师道尊严”,师生之间以讲台为界,划一条鸿沟,不可逾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等级观念,老师高高在上,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格局。限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老师搞“一言堂”“画地为牢”,教条僵化,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智慧的灵光。  相似文献   

11.
批林批孔斗争的滚滚洪流,涤荡着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污泥浊水,也洗刷了我的“师道尊严”这个旧传统观念的流毒.使我深深懂得:我肩负班主任工作,是党的信任,人民的委托,责任重大而光荣;只有彻底批判“师道尊严”,才能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师道尊严”,是剥削阶级等级观念的反映,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变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它是禁锢学生的精神枷锁,把学生驯服成“绵羊”的皮鞭.回顾过去,在“师道尊严”的思想毒害下,我把自己的话当成“法律”,要学生绝对听从.当他们违反纪律的时候,我就大声呵斥.记得有一次,一位男同学丢了一枝毛笔,学生小王知道后,说是一位女同学拿去用了.我不问情由,便瞪起眼睛,板起脸孔,当众对他大声斥责,说他侮辱女同学的人格.谁知他没有屈  相似文献   

12.
肖海燕 《辅导员》2011,(36):31-32
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数据:三分之二的被访中小学生害怕与老师交流,75.8%的被访中小学生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谈话。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每一个学校,一再强调要重视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为何还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师道尊严的影响。师道尊严在我国有太久的历史,可以说是几千年的沉积。这一意识在教师及中国百姓中根深蒂固,要一下子根除那是谈何容易?我们的老师心中想着以学生为本,但一到行动上就放不下老师的架子;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老师",家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从来就是很讲究面子,做事、说话都要很体面,不要显出小器、寒碜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自觉不自觉地秉承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更是显得神圣不可冒犯.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却忘记了他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成就感和荣誉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的认同,但是,他们感到学习紧张,压力大,这个时期他们的感情非常脆弱,非常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怎么能够忽略、而不加以保护呢?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知,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在班务工作中,教师要自觉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老师的架子,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适当而毫不吝啬地给学生面子.  相似文献   

14.
其一,“反客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做笔记。长期如此,不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连老师也会觉得疲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妨“反客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在讲授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课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定“主讲人”.并指导其备课,其中包括讨论方案、设计思路、整理操作步骤等。课堂上,老师应放下“师道尊严”,走下讲台,以学习者、服务者的身份耐心听取学生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当然老师也不能做“甩手掌柜”,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三尺讲台是教师专用的“自留地”,三尺讲台的风流是属于教师们的。学生们总是要对高高在上的老师引颈翘望,诚惶诚恐地感受着先生崇高的形象与师道尊严,领悟着先生“海水不可斗量”的渊博以及诲人不倦的潇洒。正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从来就是很讲究面子,做事、说话都要很体面,不要显出小器、寒碜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自觉不自觉地秉承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更是显得神圣不可冒犯。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却忘记了他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成就感和荣誉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的认同,但是,他们感到学习紧张,压力大,这个时期他们的感情非常脆弱,非常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怎么能够忽略、而不加以保护呢?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知,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说,学生在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在班务工作中,教师要自觉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老师的架子,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适当而毫不吝啬地给学生面子。  相似文献   

17.
居惠颖 《甘肃教育》2013,(21):80-80
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师道尊严,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为学生安排一切学习内容;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启发。叶圣陶曾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一些学生对少数老师不是“敬而远之”,而是“‘畏’而远之”,“‘怨’而远之”,…疏’而远之”。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表情冷若冰霜。那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怕,根本不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此所谓“‘畏’而远之”。  相似文献   

19.
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然而,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神圣也不伟大,去掉“师道尊严”的面孔,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有自卑、有短处,也会犯错误。学生正经历的一切烦恼,也曾是他们的老师所经历过的。让学生分享老师的经历,是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特快列车,这是一列精神直通交往的直达快班,它能使教与学和谐前行。  相似文献   

20.
在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的当下,我国传统教育提倡的“师道尊严”的不利影响逐渐凸显:将教师置于至高位置,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提出需要冲破师道尊严的负面束缚,并提倡树立平等教学观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从明确老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权威,树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等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