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辅修教育是我国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经济管理类辅修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对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和辅修专业学生特征基础之上,阐述了辅修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案例与理论教学、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数学工具的运用、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问题,以期促进辅修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苋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今很多高校开设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以下统称"二专业").  相似文献   

3.
跨校辅修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部分政策阻碍了跨校辅修,使辅修生的构成天平向校内倾斜,跨校辅修规模缩减,学生局限于本校而难以基于优势学科建构复合型知识结构,带来辅修教育质量下滑的风险;使继续开设跨校辅修的高校面临证书合法性、公平性风险,使辅修自由度受到限制,有碍于跨校辅修发挥其本真价值。本研究在上海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倾听和梳理高校在困境中的积极思考、行动及转型应对,建议教育部明确对跨校辅修的支持,建议综改司介入以协调政策矛盾,建议高校持续完善辅修制度设计、提升辅修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宏观社会需求和微观个人需求两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开设法语辅修专业的必要性.认为开设法语辅修专业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主辅修制度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美国11所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主辅修制度的考察发现,主修与辅修专业设置、主修专业与开设主修专业的学术部门及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主辅修确定与完成的时间各校要求基本一致,学生选择主修与辅修数量的原则不超过三个,主辅修的课程与学分要求在学院之间、学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学校为学生主辅修选择提供了全程的指导教师.综合来看,美国大学主辅修制体现出不以就业为目的、学生自由流动、跨学科及管理上的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当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展了辅修专业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社会认同度低、师资力量弱、管理差强人意等现实性问题,为了解并解决辅修专业教育中的这些问题,作者以黑龙江省部分开展辅修专业教育的高校为例,对辅修专业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我国高等院校辅修专业开展的基本情况,指出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修、双学位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材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在现阶段还存在国家政策不明晰,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对辅修、双学位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培养方案不成熟,学生负担普遍过重等问题.为改进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明确政策;健全质量监控机制;有针对性地指导接受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学生;加强对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的研究;切实减轻主修专业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今很多高校开设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以下统称“二专业”)。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学习主修专业(即当初高考录取的专业),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其他专业。甚至拿到不同的学位。那么,这些看上去“不错”的途径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北京大学为个案,对大学本科培养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主要教育模式的辅修/双学位教育予以总结,并对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办学目标、教学组织、译名统一、学习量、收费、学科交叉范围、证书发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普通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完善,为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以拓展发展方向,提高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正式在国家层面教育政策文本中对辅修学位教育进行定义和定位,并设置三年过渡期。2019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第12条中指出:"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所以,在三年的过渡期中急需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目前辅修专业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结合"西安外国语大学"实际,立足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探讨和构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以期助力国家辅修专业改革的推进,为各高校顺利完成三年过渡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主辅修制是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的一种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辅修专业办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这种办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关于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培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笔者阐述了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的涵义及开设的意义,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开设现状与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和发展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古芸  蔡国春 《江苏高教》2022,(11):99-104
辅修学士学位的制度设计,意在支持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辅修其他本科专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复合型人才。辅修学士学位教育承载着学生对兴趣补偿、能力符应、学业衔接、信号传递的期待。但在既往实践中,辅修学士学位教育在选拔机制、教学管理和质量标准方面还存在规制偏差。今后辅修学士学位教育改革应建立修读指导与退出机制,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强化政策供给与制度建设。主修与辅修学位的关系问题涉及辅修学士学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辅修及双学位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高校已经十分普遍。从地方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看,有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辅修及双学位专业十分有限、学生退学率较高、教学管理过于刚性、学生学习归属感不强、教育教学质量缺乏保障等诸多问题。高校需在办学定位、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加强对辅修及双学位教育的重视,更好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本科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人才培养中普通和强化辅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辅修模式为例,探讨强化辅修模式的创新性和优势———二次招生吸引全校优秀生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案例教学、独立的班级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辅修模式对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特点在于对生源鉴别的重视、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以及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主辅修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主辅修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何桂云,徐晏主辅修专业的设置是近年来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在逐步探索中。最近,我们对我院参加辅修学习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57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回收率84.8%...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辅修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必要性,并从辅修内容与计算机专业的相关度、对辅修课程难度进行控制、对辅修课程重新认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主辅修教学模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辅修教学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仍存在某些弊病。文章以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在化学教育专业实行的主辅修制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使主辅修教学模式更加完善、科学。  相似文献   

19.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兼论宁波大学之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目前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情况。国内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从单一的日语语言文学发展到“日语+经贸”、“日语+其他语种”、“日语+经贸+其他二门外语”的国际化、多元化、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宁波大学2004版日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也规定了日语语言文学、经贸日语、翻译三个模块。外语学院又向全校开放了辅修课程群及部分辅修专业课程,正在培养能跨文化交际的、懂得几门外语及某种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转变观念,改革单一的培养模式,探索“音乐、美术主辅修,多能一专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是高师艺术教育专业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新机遇。学生学习观念和构建自己新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巨大变化,引起我们深刻反思,深深感到在教育观、质量观、课程观等等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改深化和改革步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学生和社会需求。教育教学观念能否真正彻底转变,仍然是“音乐、美术主辅修,多能一步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课题成败和收效大小的关键。因此,在提高音乐、美术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进行培养模式的“整合”,使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系科成为具有宽口径、多接口输出特性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母机,与基础教育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成为当前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