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坐标”,而且是我们命题的“导航灯”。用新课标来指导语文试题的编制,有利于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形式更加多样,有命题、半命题、话题、限词自由命题、给材料自由命题、结合阅读部分的自由命题等。而且很多省市没有限制体裁,“除诗歌外”不再是必备的要求之一,学生的写作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从命题内容看,大体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紧扣新课标中提出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范围,二是表达方式上注重“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三是强调学生在写作中对人际交流的再认识。平素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以下简称《通讯》)的教师和中考前使用过该刊第6期的教师可以发现,以上三个特点在2004年上半年度的刊物中均…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 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如何让新课改下的语文试卷飘溢出令人欣喜的“美味”呢?一、万紫千红春满园——体现综合性, 还语文命题“语文味”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 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用词造句是小学语文常见的练习形式,这种练习同时进行着词和句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用词造句时,往往只注意“用词”,不注意“造句”.请看下列三个句子:1.…全神贯注…(第五册《小交通员》)我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2.…津津有味…(第七册《饲养员赵大叔》)老师津津有味地讲革命故事.  相似文献   

5.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把尺子。语文考试,应该让学生体验到什么,如何命题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下面是我校近两年来语文试卷中的案例可供大家借鉴。一、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它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就评价而言其实践性强弱将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走向换言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试卷“考”出来。案例一:(四年级试题)暑假里,你和妈妈来到南湖公园,…  相似文献   

6.
吉颖娴 《教书育人》2013,(12):63-63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先《实验稿》的基础上,将第三学段中关于习作(写作)字数的要求作了修改,将《实验稿》中“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改为“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可见,新课标在淡化对小学生习作字数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以字数论英雄”的观念,在学生习作指导方面字数“不为”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自然而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  相似文献   

7.
很多中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却暴露出一些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我多年来任教高一语文,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标精神的深入,新教材的应用,感触颇深。一、高一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高一语言要求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阅读面相当狭窄,这就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上课时抽出一两句请学生翻译,他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例如翻译《捕蛇者说》中的“君将哀而生之乎”。全班就只有少数学生翻译得比较准确,很多同学翻译成“你将悲哀地生活下去吗?”特别是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形式来表达。采用何种表达方式传情达意以达到最佳效果,是历来文章家们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里,编者在部分课文的“思考与练习”里,设计了一些比较句子表达效果优劣的习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这些习题的研究,摸索出了解这些习题的一般方法,归纳如下: 一、从句式的变化辨表达效果的优劣。请看下面  相似文献   

10.
(一)语言运用【命题范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要“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并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思维获得长足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还要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他们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具有独特的敏锐感知。所以,语文教师在让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积累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使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文字表达能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指出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想就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遵循这一指导思想,近年来中考语文中的探究题逐渐增多,成为开放性题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何为“探究”?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我们认为,所谓探究题就是命题者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考生通过阅读深入文字内层进行探寻追究,并由此形成一个或多个合理答案的题型。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开放性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的创新阅读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素材和形式。低年级的教材中,篇篇都有色彩鲜艳、内容可爱的插图。我在讲授新课之前,出示书中插图,请同学们认真仔细观察,根据图意说话,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常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入学教育》这一课时,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重点看人物,请学生说出:你是从哪看出他们是小学生的?他们的服饰为什么不同?他们手拉手要去哪儿?他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再请学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总之,新课标是在告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不忘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实现这一要求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猜读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以来,随着高考试题命题开放力度的加大,加上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加,语文试题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作为高考命题“试验田”的语言表达题,更是走在改革的前列,越来越贴近生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研究、领悟、处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如通过对行业标志图、徽标、邮票、广告等图案的创意进行说明,来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概括及综合表达能力。本文试以图形标志与文字的转换为例谈谈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先看下面一道试题。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TELECOM)”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1)根据你的理解,请…  相似文献   

17.
杜淼 《文教资料》2005,(16):41-42
一、引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上是《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中对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地位的表述。其中明确提出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改革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霸占着课堂,满堂灌、满堂问,烦琐分析的弊病而提出的。《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情境”这个概念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出现了33次之多,使用的语境有“真实情境”“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情境”“复杂情境”等,可见教学情境化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一、“情境”和“真实情境”释义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阐释了情境的含义:“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境”是指学生可以真实参与、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有效环境。“真实情境”是什么?执教杜甫的《蜀相》,  相似文献   

19.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的快感,从而激发其创新兴趣。时文赏析、微型故事命题、哲理诗的创作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以“柳树责备长青的松柏:春天来了,你怎么还无动于衷?”为题材,训练学生命题。《柳树安知松柏之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眼不识泰山》、《检查团来了》、《半桶子水哗哗响》等各…  相似文献   

20.
高考大家谈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中文自修》特意邀请了考试院霍敏老师和基层骨干语文教师举办了“高考命题座谈会”;并请步根海教研员在格致中学作了大型的高考考前报告。几次会议的精华我们尽可能地体现在本次“高考大家谈”中,希望《中文自修》能助你度过高三的最后一站,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