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7,(5)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一段介绍“博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8分)①在目前这个网络时代,新词新语以其独特的方式产生和传播着,像“客”这类网络新词族很引人注目。②2005年.各mei( )体发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词语中,“博客”频频出现。据易观国际数字显示,  相似文献   

2.
说说“晒”     
王秀芳 《现代语文》2007,(3):111-111
“晒客”可谓是眼下网络中最新潮时尚的“身份”了。2006年12月1日,“晒客中国”诞生了,这将是继博客、播客、换客、彩客后又一新兴部落。“晒客”,译自英文share,“晒”古有晒书,现在引申为“显摆”,现在意指在网络上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资源,包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方式等等,这群人被成为晒客。  相似文献   

3.
在“博客”铺天盖地充斥我们的生活时,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悄悄产生,那就是“魅客”。  相似文献   

4.
储诚发  方寅 《学语文》2007,(1):47-47
都说2005年是博客年,但这一年出现的新鲜流行事物却不单是博客。当朋友相见的流行语还为“今天你博(播)了吗”之时,另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方式——掘客——已悄悄在网友身边出现。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一定时期出现的新词新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紧密相关。从这  相似文献   

5.
眼下,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你“晒”了吗?“晒客”,是继博客、播客之后网络上最流行的称呼。所谓“晒客”,是指比较热衷于把自己的私人物件、照片以及文字等通过网络公开曝光的网友,取自英文share。这种曝光,是为了分享生活的喜悦、分担生活的悲伤。“晒客”正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日渐壮大。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LOG是继E-MAIL、BBS、ICQ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网上,日记不叫日记,而叫“博客(blog)”,简称“博”。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是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将BLOG翻译成“博客”,并将其概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方兴东说“:博客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它可以拓宽人们的社会关系。我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就看你怎么样改变生活。你很好地改变了生活,你就是成功者。而博客绝对能够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我博,我酷!我博,故我在!随便取个名,申请…  相似文献   

7.
与博客一起成长七嘴八舌话博客中学生博客大观园博客高手“修炼术”什么是博客(blog)?blog是W eblog的简称,而W eblog则是由W 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W eblog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或者“博客”。博客不等于个人日记。博客是“网络日志(W eb Log)”,而不是“网络日记(W eb D iary)”,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日记(D iary):指个人把每日发生的事、经历和观察的东西写下的记录。具有个人性和私密性,主要为自己而写。日志(Log):本来是一种航海记录,对船速、船程以及船上发生的所有…  相似文献   

8.
Blog(博客)是网络日志的简称,该词源于“W eb Log(网络日志)”,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写Blog的人又称博客。博客可以以网络日志的形式简易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是典型的网络新产物。解读“博客”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因而,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除了继续坚持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外,还需要寻找新的、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新途径——基于网络的个性化知识管理和信息交流与共享工具——博客(BLOG)及其最新发展——移动博客(M ove Blog)就是一种新的、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一、移动博客(M ove Blog)1.博客及移动博客“博客(Blog或W eblog)”,或称“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就是个人在网络上将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做、感悟体会等的精华部分以网…  相似文献   

10.
近日,“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推出了一家名为“中国教师博客中心(http://js.blogchina.com)”的网站。博客是一种开放式的网络交互模式,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教师对“博客”这种网络沟通交流方式有了更多的体验和理解。中国教师博客中心网站的推出,在互联网上提供了一个园地,让广大教师可以利用博客技术,以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将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阐释,将日常的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到网站上公开…  相似文献   

11.
博客制造     
《中学生电脑》2005,(7):37-39
“博客”(Blog)已经成为继E-mail、BBS、IM之后的第四种流行的网络交流方式,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心情字,更可以打造一片个性小天地,在网友面前炫一把。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博客,也不要着急,下面以“中国博客网(www.blogcn.com)”为例,手把手教大家开始自己的博客生涯。  相似文献   

12.
风雨中     
作为一种更加便捷写意的表达方式,博客(Weblog)让人们在新奇中充满了尝试的冲动。过去,《我的高三日记》曾触动了多少心底心弦,“日记月累”栏目曾分享了多少喜怒哀乐。今天,为了让更多的火花碰撞在一起,将更多生活中感人的小事大事真切地展示, 让更多的心随之起伏感动,我们——开“博”啦! 在作别“日记月累”的时候,小编要向《我的高三日记》的“作者”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了!虽然,带有墨香的“博客高三”没有驰骋网络,但你一样可以把个性的行为从个性的角度,将个性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和你的同龄人来共同分享!快,行动起来吧!投稿给我们,放手一“博”! 人在高三,我就是要博客! 要求:记录你经历的高三生活中的一切,但要言之有物哦。不拘于形式,语言自然流畅,记叙生动,感人,贴近生活。字数不拘,只要感人、真实,哪怕只有一句!(署名听便)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81号中电大厦8楼《高校招生》杂志杜采编部《博客高三》栏目(邮政编码:610016) 电子邮箱:2001ccua@ vip.sina.com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中国社科院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说,2002年可称之为“中国博客元年”,2005年中国博客达到超常发展的新阶段,可以称为“中国博客勃兴年”。很多教师  相似文献   

14.
掘客是在Web2.0的时代大潮中产生的“自媒体”的重要代表。它是继博客、播客等之后的又一新媒体形式。不管是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相比。还是在网络传播媒介的范畴内进行比较,掘客均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与优势。以传播学中基本的传播要素、环节为切入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反馈五个方面对掘客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揭示出掘客实现了自下而上、新闻价值高、反馈强效的一种全民传播。为网络传播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师博客中心”网站日前问世。博客是一种开放式的网络交互模式,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拉近时间和空间距离,实现随时随地交流与沟通。如果说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那么博客网站则提供了面向海洋的规模最大的码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教师对“博客”这种网络沟通交流方式有了更多的体验和理解。为此,博客中国推出了“中国教师博客中心(js.blogchina.com)”网站。在这里,教师可利用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让更多的人共享教师的知识和思…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三剑客:博客、播客与维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上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与之对应的是,有关这些新事物的词汇越来越丰富,“x客”家族流行语也逐渐壮大,下面试对博客、播客、维客如今网络最时髦的三个词进行疏理。  相似文献   

17.
说说博客     
每天都听人在说博客,究竟什么是博客呀?什么是博客Blog全名为Weblog,意思是"网络日志",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18.
今天你“博”了吗?在这个“全民写博”的网络时代,你我可不要落后哟! 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欢迎拥有博客的您毛遂自荐得意之作!渴望与您分享您读到的有趣味的、有思想的、有风格的、有创意的博客作品!“教师博客”,一个无拘无束的无疆心域。邮箱liaoqiaoyan@126.com时刻在等待接收一个个有意思的博客!  相似文献   

19.
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相对其他的交流方式,它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就有关博客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教师博客和师生博客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对博客的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20.
职客是继"博客""闪客""播客"等出现的又一网络新贵,本文就"职客"的语义特征,形成理据进行了探讨,并对职客类新词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