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体重超过该儿童年龄标准的20%,即为肥胖(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首都儿童研究所调查了北京市8920名儿童,肥胖儿童占3.3%,与美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致相似。肥胖并不是健康,相反3岁以下肥  相似文献   

2.
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超重,都属于营养不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营养不良是指一个人摄入的能量、营养元素不足及过量或不均衡等情况,它主要包括:(1)营养不足,如消瘦、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2)微量营养素不足或过度,如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症和过量等;(3)营养过剩或不均衡,如超重、肥胖,以及与膳食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脏疾病、中风.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等)。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属于缺乏型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属于过剩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一些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我国青少年膳食中热量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质比例少,钙、锌、维生素A等营养素供给明显不足。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我国0至5岁儿童达不到身高标准的占35.85%,达不到体重标准的占18%。1982年至1992年的10年间,中国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仅增加了2g,增长缓慢。由于热量和蛋白质不足,农村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与此相反,目前城市小学生中肥胖儿童占5%~8%(即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41):104-105
<正>一、肥胖儿童的身心发展现状分析肥胖儿童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的儿童。1.肥胖儿童生理发展的现状分析。(1)肥胖儿童的生理成因。一般公认为有营养过剩、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中枢调节因素等。本文从学校体育的视角,因而主要从前两个因素入手,分析成因。(2)肥胖儿童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社会经济水平飞速发  相似文献   

5.
经研究,陕西咸阳市城区3~6岁儿童的体重、身高发育状况随年龄增长基本呈均衡上升趋势,各年龄组发育状况差异显著,不同性别比较男性在体重、身高方面均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但各年龄组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情况不尽相同。咸阳市城区3~6岁儿童体重身高发育状况总体上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儿童体重、身高的发育指标明显低于同时期全国各大城市。本研究按五等级发育等级评价法,绘制出咸阳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青曲线,可做为评价咸阳市城区3~6岁儿童个体发育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麦宁 《早期教育》2000,(12):27-2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值,如果超标20%~29%,为轻度肥胖;超标30%~49%为中度肥胖;超标50%以上为重度肥胖。举例说明:身高110厘米的男孩,标准体重应为18.7公斤,如体重超标20%达22~44公斤,就视为肥胖。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没有明显差异。6个月后,差距逐渐拉大。研究表明,我国0~5岁儿童铁、钙等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仍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全国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65.3%。  相似文献   

8.
标准体重     
所谓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它因人的年龄、性别、种族、身高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并且经常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为:成人: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0.9儿童:1~6个月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7~12个月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大于1岁体重(公斤)=8+年龄(岁)×2按照上述公式计算,一般认为凡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10%者为偏瘦。标准体重@郭笑雪  相似文献   

9.
狄凤仙 《早期教育》2001,(11):23-23
低体重营养不良儿一般到3~4岁才开始有明显症状。4-6岁出现人数最多。我根据连续多年的跟踪管理发现,年龄越小,管理后的转归率越高,年龄越大,转归率越低。目前各园所比较重视已出现明显、体症(即体重低于同年龄幼儿标准体重15%)的低体重营养不良儿的管理,但这时的幼儿大多已达到中大班年龄,尽管家园配合非常积极,可管理后转归的难度却非常大。为此,我园重视了对低体重营养不良儿的提前干预管理,在筛选低体重营养不良儿的同时,把体重低于同年龄标准体重13%-15%的瘦小儿也筛选出来,然后和营养不良儿一起进行有计划的干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9名3岁以下幼儿,通过两年多的管理,全部转归,转归率100%。5名3岁以上幼儿,管理后转归2人。转归率40%。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肯定都会认为胖宝宝一定营养过剩。可是,专家告诉我们,胖宝宝可能是"饿"了,他可能看起来胖,但是实际营养素缺乏,是另外一种营养不良呢!对,你没有看错。营养不良不只是个头矮小(生长迟缓)、体重过轻(低体重),低于同龄宝宝的正常范围,或者虽然身高达标,但体重过轻(消瘦)都属于营养不良。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情况,就是肥胖也属于营养不良。专家  相似文献   

11.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州市732名3-7岁儿童进行肥胖症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肥胖发生率为5.7%,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与能量入超、遗传、缺乏运动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指出肥胖不仅影响儿童身体的发育与健康,而且降低活动、生活、学习能力,影响将来工作。儿童肥胖甚至可延续至成年肥胖,导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南桥 《小读者》2012,(7):57-57
米兰发育学研究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超过1/3的意大利儿童一到8岁就体重超标,这使得意大利儿童成为欧洲各国儿童中最胖的群体。该研究所负责人乔瓦尼·安卡拉尼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约有2000万意大利人存在体重问题,其中包括35%的成人超重,与往年的报告相比,可发现意大利的肥胖人数每年以0.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肥胖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大家都知道,而儿童更有其特殊性。成人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儿童肥胖还同时伴有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正常儿童体内脂肪细胞约为250亿个-300亿个,而肥胖儿童可增加到420亿个-1060亿个。也就是说,肥胖儿童的脂肪细胞数量多于正常儿童,因此,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很可能仍然肥胖。据统计,10岁-13岁时就肥胖的儿童,成年后86%-88%仍然肥胖。可见,儿童肥胖可能影响一生健康。儿童肥胖的标准为了能准确反映体重与身高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高体重指数(BMI)判断肥胖。BMI=体重(千克)/身…  相似文献   

14.
低体重营养不良儿一般到3~4岁才开始有明显症状。4~6岁出现人数最多。我根据连续多年的跟踪管理发现,年龄越小,管理后的转归率越高,年龄越大,转归率越低。目前各园所比较重视已出现明显体症(即体重低于同年龄幼儿标准体重15%)的低体重营养不良儿的管理,但这时的幼儿大多已达到中大班年龄,尽管家园配合非常积极,可管理后转归的难度却非常大。为此,我园重视了对低体重营养不良儿的提前干预管理,在筛选低体重营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孩子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称为轻度肥胖,超过30%称为中度肥胖,超过50%称为重度肥胖。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大多数肥胖儿童都是由于吃得过多、活动过少和遗传因素造成,所以肥胖儿童的治疗应以控制饮食为主,体育锻炼、心理治疗为辅,最后才考虑药物治疗。一、饮食疗法肥胖的孩子宜采用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蛋白的饮食原则。由于肥胖的孩子食欲好、食量大,因此肥胖孩子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学生营养状况,对仫佬族7~15岁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仫佬族女生营养过剩出现的高峰年龄为12岁,比男生提前2岁,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年龄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初中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高于小学生;仫佬族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壮族和瑶族学生群体水平。因此,应根据仫佬族学生的营养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促进仫佬族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1、桔子:吃多易犯“叶红素(su)皮肤病”、腹痛腹泻(xie),儿童一天吃的桔子不宜多于4个。2、鸡蛋: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增加胃肠、肝肾(shen)的负担。3、果冻:增稠(chou)剂  相似文献   

18.
张女士:我弟弟13岁,体重176公斤,生殖器基本上没有发育,跟六七岁时差不多。宋女士:我儿子10岁,体重59公斤,小腹特别胖,一年前做了包皮环切术,目前看不到小鸡鸡,小便时方能露出一点,非常难看。陈女士:我儿子12岁,体重120公斤,身高1.80米,他的阴茎发育不佳,乳房就像女孩子一样。以上默位肥胖儿童,都有明显的性发育障碍。以往都认为孩子吃得好一点,长得胖一点,身体就能健康一到。其实不然,给孩子无限制地增加饮食,摄入食物热量超过了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及活动所需的能量,久而久之肥胖就会出现。肥胖对儿童的影响,包括女孩子月经提前,男孩乳房发育…  相似文献   

19.
梁扩寰[1]曾提出: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见者有(一)营养失调性脂肪肝:(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二)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三)糖尿病;(四)小肠旁路手术后;(五)激素;(六)肝细胞性损害及其它.脂肪肝所致肝细胞损害,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者从近年门诊住院患者中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营养过剩,大量饮酒,肥胖超体重者占据大多数,非酒精性者亦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20.
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性的儿童健康问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儿童时期营养过剩和肥胖将是孩子成人后健康的"潜伏杀手",并成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等疾病的"隐形炸弹"。"小胖墩"实在伤不起据美国北卡大学"营养及传染病学"教授波普金研究调查,过去30年来,美国儿童肥胖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