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发展日益迅速的同时,已在不自觉中步入了风险时代,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本文分析了风险社会视阈下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一、宗旨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为深入认识和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与规律,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机制,树立和强化新闻传媒的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介的发展重构了社会传播生态。在泛众传播语境下,作为共识性仪式的传统媒介事件让位于作为冲突性实践的网络公共事件,探索新的共识凝聚方式被提上议程。本文认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常态化并不代表共识基础的完全丧失,原本由传统媒介事件提供的仪式整合功能可以在公众一致性的话语实践中重新实现。为了实现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认同重构,应当从话语争夺、多方协作、培育"公共理性"等思路出发对公众展开话语引导。  相似文献   

4.
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而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广泛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如“躲猫猫”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当下,网络成为反映社会问题、表达社会情绪的便利且重要的通道,而当问题或情绪关涉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时,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匿名性和开放性则会助推相关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风险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风险社会视角来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历时性风险共时态存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公众风险传播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困境。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语境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研究,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视阈,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行有效公共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李红  董天策 《新闻大学》2012,(1):99-108
符号学分析可以开辟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学术新视野与新维度.本文指出,网络公共事件研究必须建立对话这一逻辑前设,并指向共识和认同这一目标诉求,才能使分析路径更为清晰.符号学的方法论已经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网络公共事件.在网络公共事件的符号学分析中,必须以各个主体提供的文本为分析对象,从命名分析、修辞分析、叙述分析、心理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等层面展开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公共危机事件不仅冲击着政府的管理能力,还冲击着社会公众的心理。随之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公众恐慌、社会传闻等也就会出现。一般时期发生的社会传闻会影响公众之间的正常沟通和交流,从而造成一些诸如猜忌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于建华  冯聪聪 《视听》2022,(2):12-15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提高,新的媒介生态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化、社会治理内容透明化、社会治理决策智慧化的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提出联动共享、即时传播的要求,对网络安全治理与信息传播的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在新媒介生态下,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组织树立网络化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特殊的社会心理丛生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手机、视频等新媒体和传播手段的高度发达.导致的信息泛滥,资讯传播形式多样、渠道复杂.大大增加了政府和媒体紧急处置和有效化解突发公共事件与危机事件的难度。尤其在当今社会,媒体的功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进展和演变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如何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及加强对媒体在紧急情况下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笔者以海报为例就突发公共事件下媒体作用与管理研究提出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21,(11):71-75
谣言的治理是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为例,从谣言的内容生产、社会心理、传播主体等方面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特征,并提出了谣言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社会怎么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除此之外,还应当看到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的敏感时期,众多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突发公共事件频发,而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媒的参与,使得许多个人事件转化为公共事件。面对这些公共事件,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博物馆坚持什么态度?应该有所作为吗?如果应该,那她能做什么呢?如果不应该,理由何在,或者说如果做了会对博物馆自身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辰 《记者摇篮》2008,(11):39-40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事件。近年来,我们屡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非典、禽流感、“马加爵”事件、重大矿难等等,或引起社会恐慌,或引起高度关注。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渐成熟应对,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每当公共危机事件降临,信息管理便成为社会管理者应对危机的首要任务之一。考察信息的传播、控制和引导,不仅可以加深入们对公共危机事件进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人们战胜危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共事件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包括事件信息、节点、路径和环境。节点具有短时间段内激增、类型和素质多样化、行为由偏好驱动、分解行为有限等特点;社会公共事件网络传播有单点扩散、树形传播、订阅和推送3种主要方式;基于此,析出当前社会公共事件的网络信息生态链模型,结合问卷调研,分析模型所存在的信息病毒式传播缺陷、网络舆情和实际舆情有差异、节点覆盖面窄、政府作用有限等问题,提出模型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龙小农 《新闻通讯》2010,(12):46-47
近年来,媒体利用议程设置在形成社会改革声势、推动法律法规创新方面表现不俗,构建了民意表达与参与的平台,发挥了根据公共事件促进法律制度创新的舆论功能,有力推动了新闻传播立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创制的进程。本文以近几年舆论关注的公共事件为例,重点关注公共事件传播如何推动新闻传播法法源和其他相应法律法规的推陈出新,从而管窥公共事件报道推动新闻传播立法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7,(7)
网络社区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线上线下联动式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成为社会公共事件频发的隐性因子。本文基于长时段对江西南昌市"象湖事件"事发地及其周边村庄的实地田野调研,将扎根理论与集体座谈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社会公共事件中当事各方的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在公共事件的话语表达中呈现"去政治化"倾向,通过弱者式、悲情式、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建构起规避抗争风险的话语表达路径,由双微平台、QQ搭建起的媒介平台并非民意表达的最佳空间,反而成为加速事态演变、加剧社会风险的"发酵池",并尝试提出泛媒化影响下民众在公共事件中话语表达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黄璀 《今传媒》2014,(5):62-64
近年来微博迅速发展,在推动公共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已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商家、媒体和网民等微博用户的某些不当传播行为极易造成信息失真,使得受众对新闻议题的关注发生转向、偏离,造成信息在理解上的误差和损耗,阻碍着社会共识的达成。本文通过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探寻,旨在找到降低信息失真的方法和措施,减少因信息失真带来的"对话"不畅,提升微博在公共事件上进行探讨、达成共识的效率,以推动公共事件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9.
杨玲玲 《新闻前哨》2013,(6):107-10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行业媒体因其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密切,在涉及本行业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舆论引导优势。本文从行业媒体应及时准确报道危机事件,校正偏颇舆论,用科学专业的传播稳定公众情绪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行业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政府与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发起了更高的挑战。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虽然政府及主流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仍然起着主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多元表达平台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强大的社会多元表达力量面前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时而显出其薄弱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