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报纸时评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但其中的报纸时评重稿现象,越来越引发业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忧虑。报纸时评重稿,即指部分时评撰稿人向多家报纸投稿,最终导致同一篇时评稿件在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或于  相似文献   

2.
洪巍  王聃 《青年记者》2009,(20):45-45
近年来,我国报纸时评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但其中的报纸时评重稿现象,越来越引发业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忧虑。报纸时评重稿,即指部分时评撰稿人向多家报纸投稿,最终导致同一篇时评稿件在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或于同一天在多家报纸上同时刊登的现象。就报纸时评的功能而言,  相似文献   

3.
新闻时评,是当前纸媒的热点之一,是引导读者深读新闻的需要,是新闻深度化的体现,是报纸思想品位的象征。许多报纸纷纷开辟时评版面,一时间遍地开花,大有“不上时评没品位”之势。但是,由于盲目跟风,许多报纸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也要上,造成目前新闻时评版面本身出现了严重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时评是近来报刊上的一种当红体。与以往评论稿件在版面上往往流为“花边学”、“框框学”,成为一种用楷体字排版的纯粹点缀品不同,现今时评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不少有实力的报纸甚至不惜拿出整个版面,推出“天天时评”,使时评实实在在地成了报纸的一大卖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正处于第三次"时评热"时期.其中,报纸时评的发展势头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预设观点,不注重观点的平衡呈现;二是少数作者素质偏低,制约了时评的传播致效;三是观点雷同,浪费了报纸版面资源.发展传播学为报纸时评赋予了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为此报纸时评传播管理者应从时评有益于国事的高度出发,保障时评的表达自由;报纸时评工作者应增强伦理道德意识,以国利民福为依归进行创作;报纸时评"生产链"全系统应强化精品意识,用优秀作品来充当公共空间的优质话语.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评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报纸不可无时评、媒体不可无时评,以至于不管是报纸还是网站,倘若不开辟时评版面或时评专栏,就被认为缺乏现代意识和影响力。那么,时评在其兴盛过程中,有哪些可以称得上是规律性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7.
近年,广州各主要报纸不约而同地聚焦时评,先后创办或者充实各自报纸的时评版面,使时评成为广州报业的亮丽风景,也使观点竞争成为广州报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时评热的思考——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全国报纸出现了一股“时评热”,各家报纸纷纷拿出一定的版面空间给时评。一些晚报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作用。《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有成绩。  相似文献   

9.
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时评很多,很多报纸开辟了专栏或专门版面来刊发时评,写作时评的人也不少。新闻时评,最重要的是稿件的观点,稿件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时评的观点来服务的,读者喜欢看时评,主要的也是为了看稿件所体现出来的观点,观点是时评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稿件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新闻不但要看,还要评,媒体对新闻时评也愈来愈重视,不仅都市类报纸开办时评版,一些党报也开办了时评版面. 2003年4月,大众日报开办了时评版面“观点版”.创版8年来,经历三任编辑辛勤培育,屡屡斩获重大奖项.  相似文献   

11.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时事评论以深刻性和尖锐批评性为受众所追捧。曾几何时,以都市类媒体为主的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纷纷开辟时评专版,有资料显示,鼎盛之时,国内创办时评版的报纸有300家之多。不少纸媒将其视为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杀手锏。不过,现在有很多报纸的时评阵地正快速失守,不少曾红火过的时评版面也纷纷淡出人们的视野。时评怎么了?病了!时评到底犯了哪些病?钱江晚报又如何免遭感染?对此,作为经常给该报时评版提供稿件的作者,笔者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文斯 《新闻窗》2009,(2):81-82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在版面中起着主导作用。《燕赵都市报》作为一份都市类报纸能跻身于大报的行列,其成功之处取决于它时评的鲜明特色。面对诸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人们想要听到权威的观点,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造就了中国报纸时评的繁荣和发展。在报纸张扬个性,争夺读者眼球的时代,《燕赵都市报》时评版的成功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彭军辉 《当代传播》2007,(6):134-135
当前报纸时评专栏(版)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时评专栏(版)的开设、时评的创作以及栏目的管理上也存在较明显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版面、编辑、管理及作者等四个层面寻找对策,如此报纸时评专栏(版)的发展才能走向真正的健康繁荣.  相似文献   

14.
新闻停滞不前时,时评则迂回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国维 《青年记者》2004,(10):14-15
当越来越多的报纸、越来越多的版面变成时评时,我们为新闻感到悲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很多报纸陆续开辟了时评版面,既扩大了报纸言论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厚重度;既以评论的形式,开掘了新闻深度,又在更深的层面上拓宽了舆论监督渠道,提升了舆论监督水平与质量,彰显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和社会民主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报纸的时评版,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如今的传媒已经进入时评时代,报纸的时评版面如雨后的春笋,呼啦啦地往外冒,就连很多的网站都纷纷推出了时评栏目。广播、电视也有了时评,像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东读报》就赢得了不少的好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研究遍地开花的新闻时评,就会发现时评患上了“时髦病”。  相似文献   

17.
正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眼睛,眼下几乎每家报纸都开设有新闻时评类版面。纵观这些时评版面,大多数言论是些"大路货"、"别人嚼过的馍",还有的是"烫剩饭",常常是"千报一声",读者不仅不爱看,而且有意见。《汴梁晚报》在刚开始创办时评版时,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2012年6月4日,《汴梁晚报》对时评版动了一次"大手术",正式创办《锐声音》版(2013年1月改为《汴梁·声音》版)。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汴梁晚报》时评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围绕大局,踏准新闻节拍;紧扣热点,强化民生视角;深度评析,突出本地声音。牢牢把握住了正确导向,提高了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实现了新闻与评论  相似文献   

18.
如今,任何一份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报纸,都极其注重打造旗帜鲜明、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新闻时评栏目或版面。新闻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以其短小、精炼、快捷、深刻、尖锐的特点,在社会上得到了比较强烈的反响,从而引起读者共鸣,并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而在工作中编辑处理时评稿件时,发现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现提出来以供探讨。一、时评言论,贵在短小精悍。一篇精辟的时评言  相似文献   

19.
传媒是喉舌,而传媒也自有喉舌--评论.近年来,国内报纸时事评论栏目的风起云涌,成为中国新闻成长的一大亮点.<南方都市报>的时评版面自创办以来,逐渐形成了自身时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张雅娟  张华念 《青年记者》2004,(7):17-17,21
《燕赵都市报》和《齐鲁晚报》同属于市民生活类报纸,两者在新闻采编、报纸版面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讲求贴近性,力求以平民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两报都重视时评的作用,为此专门开办了时评版,两家的时评版各有特色,办得有声有色,本文拟将两者加以比较,试图得到一些有启发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