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信息化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九五”计划开始,教育信息化就大踏步前进,经过十五年的磨砺,我们即将进入“十二五”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通过全面启动“校校通”计划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和项目,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08年以后,以“班班通”工程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将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明确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的表现及原因,指出当前突破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的有利条件,最后分析推进山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日前,吉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为扎扎实实打好教育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开局年,结合“十五”期间的工作成绩和开局年的工作要点,针对全省教育电子政务和教育系统网站建设应用情况.开展了综合考核与系列评比相结合的评比活动,为开局年打开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校校通”“班班通”之后,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应该是“课课通”,即课堂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教育城域网建设、校园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教育城域网从高校向中小学等其它教育单位推进,已建设成覆盖全市的服务应用网络,形成一网五环的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将遵循“以人为本、数据为先、标准统一、应用至上、安全可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教育系统信息化规划如下:总体发展目标以上海教育城域网为基础,建立本市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数据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快资源、协作…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长,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已经过去的“十五”时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平凡的时期,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前进的时期。特别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研究制定,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工程的实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对比“十五”“十一五”,可以看到的是,信息化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今天提得这么高。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虚拟学区资源整合研究”和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研究”在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举行了开题论证会,由此拉开了北京“十一五”教育信息化规划布局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2003年启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5年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此外,许多国际著名IT企业也积极投身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Apple公司的“明日教室”项目、Intel公司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IBM公司的“重塑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11.
自双高建设以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迈上了新征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价值日益凸显,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学校“十三五”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简单阐述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建设目标,从教育服务智能化、教育场景多元化、教育内容个性化等角度出发构建了“1+2+N”的学校教育大脑,并对未来教育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2,(10):4-6
跨入新世纪前夕,湖北省教育厅的领导者们高瞻远瞩,勾画出了建设“网上湖北教育”的宏伟蓝图。新世纪初,全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湖北省教育发展“十五”重点建设计划。2000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启动。如今这项工程的进展如何,未来走向怎样?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同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目的、意义等方面阐述其在建设“数字南宁”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展开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提出了走出认识误区 ,加快南宁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投入 ,从而达到加快实现南宁市“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2003,(3):18-21
现在.“数字化”这个词.在长宁区,从区长到企业经理甚至居民区的干部.都在频频使用。上世纪的“长宁效应“.到两年前的“数字长宁”的提出.“数字长宁.教育先行”已经浑入人心。去年.长宁区区长薛潮调研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工作时,对全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要求.总结了完善长宁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大规划所要考虑的问题:1、校园网“校校通”未来三年如何运转。2、教育平台资源库如何充实。3、多媒体教育和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如何相结合。4、如何推广“多网合一”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理念主张在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前提,以学生为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以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根本目的。“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可以保证信息化教育环境促进能够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教育环境过程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2008,(2):3-3
2007年,加入了“中国”元素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承载着民族责任,更加执着地为传播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努力着。过去一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在教育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指导下,在各位顾问和编委的大力协助下,在热心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深入实施“校校通”工程。加大信息环境建设投入。在全区中小学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加速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 我区在完成了“十五”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之后。继续以每年140万元以上的投资深人实施“校校通”工程,在全区中小学进一步营造出更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加速我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去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都有一章的内容阐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从今年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会议来看,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会议明显增多。国家和广东省都在积极谋划未来五至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计划,教育信息化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王新军 《考试周刊》2011,(61):187-188
文章通过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军校任职教育的特点。提出将“六解放”教育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条件下军校任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将“六解放”理论应用于指导信息化条件下的军校任职教育能够显著增强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和满足部队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