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观察     
中国21家报纸进入世界日报发行百强榜 日前,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2011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亚洲报纸上榜比例最高,共有73家。中国共有21家报纸(其中大陆20家,香港1家)跻身百强榜,是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华西都市报》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家上榜报纸。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国报纸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南方都市报》等共同上榜。  相似文献   

2.
1995年,距今20载. 那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正式创刊.原本只是西部地区诞生的一份新报纸,但在激烈竞争和时代变革之中,第一个提出“市民生活报”的办报定位,第一个实践“敲门发行”的征订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都市报”的冲击波,开创出了中国报业历史上一个崭新报系.由此,1995年也被称为中国都市报元年.  相似文献   

3.
徐建 《传媒》2016,(13):15-17
2013年1月8日,《华西社区报》在成都创刊,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份面向社区免费发行的报纸,是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的华西传媒集群深耕成都主城社区、抢占社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新载体.3年多来,《华西社区报》扎根社区,始终坚持"温度 互动 实用"办报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为企业营销铺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4.
<正>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2014年12月,华西都市报发布媒体融合"i"战略,明确提出站在传媒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再创业、再出发。20年,《华西都市报》从一张报纸发展为华西传媒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以《华西都市报》为主轴,拥有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社区报、8小时购物网等多个单元的全新媒体矩阵。华西传媒集群媒体融合"i"战略是系统地重构和创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8月27日上海的I时代报进入了地铁,至此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张地铁报的经营者,我们对地铁报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有着许多的感悟。首先,在我看来,免费报纸有三大要素。第一发行、第二内容、第三广告。免费报纸的发行比传统报纸的发行更难,这其中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发行点选择哪  相似文献   

6.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两家零售额在成都报业市场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成都报纸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是从1995年元旦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时开始的,到2000年底,刚好历经6年。其间,有两个明显的阶段。一是1995年——1997年,主要是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办报意识与成都晚报的计划办报意识的竞争,这种竞争在1997年以华西都市报的傲视群雄而告一段落。二是从1998年至今,成都商报迅速崛起,与华西都市报形成楚汉相争、其他报纸紧随其后的局面。由于面对不同的竞争环境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8.
彭剑 《新闻实践》2002,(5):23-24
去年10月,《华西都市报》荣获中国报业协会评选的首届“中国报业创新奖”今年前四个月,《华西都市报》发行量增加近10万份,广告量增加30%。这些成果表明,经营模式创新是报纸持续超常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华西都市报》是如何进行经营模式创新的呢?一、“整合型媒介”理论《华西都市报》的每一次经营创新都与其理论的开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02年1月,《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在传媒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媒介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从1995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纸《华西都市报》诞生至今,已经11个年头。11年来,都市报纸已经成长为中国报业一道最绚烂多姿的风景。它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它成长在新闻改革事业不断探索前行的突破中。由新疆经济报社主管、主办的《都市消费晨报》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时至今日,《都市消费晨报》日发行总量达20多万份,平均日出64版,成为新疆最具影响力的都市类日报之一。现在回头总结《都市消费晨报》发展的7年,我认为,核心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办至今贯穿始终的灵魂。创新渗透于晨报…  相似文献   

10.
从1996年到现在,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曾风靡一时的"敲门发行"至今仍被许多报纸运用:但报纸发行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成都来说,城市的面积更大了、小区的管理更严了、人们更忙了、报纸的竞争更成熟了……作为"敲门发行"的首创者,<华西都市报>面对着发行环境的变化,对"敲门发行"这一理念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蒲媛 《新闻传播》2010,(4):44-44,45
作为中国报业史上第一张正式发行的都市报,从1995年至今,《华西都市报》已经走过15个年头。面对激烈的竞争,《华西都市报&#183;汽车周刊》作为《华西都市报》经营部门的一员大将,在近年呈现高速增长。本文试通过分析《华西都市报&#183;汽车周刊》核心竞争力建构、运营方式等方面为当下都市报专刊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6月4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年会上,世界报业协会公布了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中国有25家报纸入选百强,连续多届入围的《现代快报》名列第57位。在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榜上,中国是上榜报纸最多的国家,也是日报总发行量最高的国家,继续保持了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今年排名第57位的《现代快报》已多年蝉联"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且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成都报界比较流行的“天花板理论”认为:成都报业已经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新华社编辑出版的《参考消息》上榜列为第六位,并为中国上榜第一名。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走过了八十年的漫长道路。  相似文献   

15.
华西都市报走向市场研究艾风1992年在中国报业发展上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在此之前,我国报业无论发行还是广告收入,党报占有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在此之后,这地位倾斜了,绝大多数党报的发行量急剧下降,有的降到一半以上;全国4家发行超百万的综合性报纸中,晚报...  相似文献   

16.
薛洪 《新闻界》2001,(1):44-45
2000年 1月 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市实行连锁直销,一夜之间,市里大街小巷挂出了印有华西都市报统一标识的红报箱 1000个。到目前为止,这种红报箱在成都市已达 1万个,《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市的零售量由过去的 10万份左右,猛增到近 20万份。用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的话来说,报纸连锁直销是华西都市报继首创“敲门发行”后,报纸销售的又一场革命。 一   把连锁直销说成是报纸零售的一场革命似乎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因为连锁直销从根本上打破了报纸零售以报摊销售为主、卖跑报为辅的销售模式,给报纸销…  相似文献   

17.
孟元 《新闻世界》2008,(8):70-71
自1995年1月12日,中国第一家上网媒体神州学入网站开通以来,网络媒体在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引发的革命方兴未艾。《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2006年7月1日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行,这对依托传统报纸创建的新闻网站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陈虹  高云微 《视听界》2011,(1):54-58
2010年6月8日,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持人委员会评选出自1980年到2010年“中国电视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榜”共85位优秀主持人。名单囊括了老中青几代华语主持人,既有以“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为代表的电视主持人事业的开拓者,有以白岩松为代表的当今华语主持的中流砥柱,也包含当下崭露头角的主持新秀。  相似文献   

19.
但敏  吴军 《新闻实践》2006,(4):29-30
10年前,《华西都市报》因为在全国率先开展主要是针对订户的“敲门发行”,并取得骄人的业绩,一时间,众多报纸竞相学习模仿。而对于成都这样一个报纸零售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来说, 零售量又是每一张报纸都必须十分重视的课题。一直以“敲门发行”方面领衔业界的《华西都市报》却在零售的比拼中处于下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在中国大地兴起,各地纷纷创办都市类报纸或对报纸进行改版使其向市场靠拢,从而使中国的都市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都市报的兴起,不仅仅是办报理念上的转变,而且在发行方式和经营模式上都引发了新的改革,尤其是全新的市场化自办发行模式对原有邮发模式的巨大冲击,更加剧了报业市场的震荡。回顾90年代的大连报业,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与南方改革开放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