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书法家王世贞,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吴门地区杰出的书画鉴藏家,他对于中国书法的贡献在于其能够运用较为规范性的创作手法,神形兼备地表达出深刻而隽咏的意味和内涵来。  相似文献   

2.
范钦 明代藏书家。他藏书不专注于宋元旧版,尤重当代资料。明中叶以来,私家藏书均以范氏天一阁为巨擘。项元汴 明代书画鉴藏家。在历代书画鉴藏家  相似文献   

3.
清代皇室书画活动在乾隆时臻于鼎盛,乾隆本人博雅崇文、身体力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大型书画著录的编纂,到宫廷画院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无不显示宫廷内部书画鉴藏、创作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对此,今人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宫廷之外皇族成员书画创作与鉴藏活动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活跃于乾隆时期的鉴藏家辅国公永璥,即是清代书画史、鉴藏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人物。本文从考索永璥交游入手,以文献与作品结合,梳理出永璥的交游轮廓与收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璥的收藏活动和鉴赏水平进行初步探讨。这对研究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皇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皇室书画活动在乾隆时臻于鼎盛,乾隆本人博雅崇文、身体力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大型书画著录的编纂,到宫廷画院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无不显示宫廷内部书画鉴藏、创作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对此,今人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宫廷之外皇族成员书画创作与鉴藏活动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活跃于乾隆时期的鉴藏家辅国公永璥,即是清代书画史、鉴藏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人物。本文从考索永璥交游入手,以文献与作品结合,梳理出永璥的交游轮廓与收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璥的收藏活动和鉴赏水平进行初步探讨。这对研究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皇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阳书画表》是晚明一部重要的艺术专科目录,著录了韩世能、逢禧父子收藏的元代以前的书画珍品。同名目录有两种,内容同中有异。学界一直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位不同的编撰者:张丑、茅维。但通过对该表今存版本的调查和校勘,可知张丑是唯一受聘于韩氏的鉴藏、编目家,所谓茅氏《南阳书画表》系伪托之作。  相似文献   

6.
王时敏是清初时期四王画派著名书画家之一,深受董其昌等人影响,极为推崇古法,书画创作风格独特。本文介绍了王时敏书画创作情况,对其三个时期的书画交游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创作特色和书画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晚明画家宋旭是吴门画派和松江画派之间的关键人物,他释道人物、山水皆擅,尤其善于巨幅大幛的山水画创作,本文主要以宋旭的山水为研究主体.宋旭虽然出身寒门,是一位职业画家,但是他有着不俗的文人素养,而且于佛道之间颇有领悟,宋旭的交游可以串联起嘉兴和松江之间广泛的文人交往.作为一名云游的布衣画家,宋旭又为我们展示了晚明时期丰富...  相似文献   

8.
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风洲,又号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土,官刑部主事。后虽官至南京兵部诗郎,但其一生中,仕途上三起三落,并不顺利。他却贾志于文史。世贞好为诗文,始与李攀龙共主文坛,攀龙殁,独主文坛二十余年。他在史学上造诣颇深,所作《史乘考误》,对明中叶以前的史书进行清理总结;他的《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州史料》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明史著作。王世贞涉猎了明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从而奠定了他在明史学上的地位。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而且他开启了一代新的…  相似文献   

9.
张玉洁 《今传媒》2023,(10):85-88
在晚明江南“旅游热”的背景下,苏州文人士绅与定慧禅寺僧人展开了密切的交游活动,钱榖的《定慧禅院图卷》即此中一环,他们重新建构了定慧禅寺的文化形象,同时塑造了文人自身的高雅品味。本文以钱榖《定慧禅院图卷》及晚明苏州定慧禅寺为中心,分析了绘画风格、画上题跋印章等信息;同时,结合地方志、诗文集等史料,重点考证其中的交游活动,还原此画产生的具体语境,旨在从艺术史的角度丰富关于晚明文人佛寺旅游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力椮 《兰台世界》2017,(6):118-120
赵孟頫祖上世代均为宋代王侯高官,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其书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真、行、草三个方面。赵氏通过批评"近世"、倡导"古意",从而确立了元代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他取法唐、五代,重气韵、讲骨法,追求自然质朴的艺术效果,批评南宋琐细浓艳或故作奇崛的创作弊端和不良习气,从而重建古朴率真、温馨蕴藉而又清新典雅的美学品格。赵孟頫博学多才、书画俱佳,因此才能够得出"书画本来同"这一重要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赵孟頫的书画艺术不仅蜚声当代,而且对后世也产生巨大影响,明人王世贞说":文人画始于东坡,自雪松敞开大门",这句话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和康熙初期的过渡,国家日趋承平安定。到康熙中期,满人汉化的程度加深,涌现出一批热衷于汉文化的宗室文人群体,在清初艺坛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博尔都便是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人物之一,他与汉族文人名士往来频繁,交游唱和,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无形中对满汉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前人文献对他的记载往往一笔带过,并多有舛误之处。因此,本文从文献考辨入手,分析文本异同,纠正前人史料谬误,对其生卒年、爵位予以确认。再结合《问亭诗集》与传世作品,以图史互证的方式,力图生动地呈现博尔都与汉族文人画士的交游情景与生活状态,并对其所藏作品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2.
书、画、印的结合,为中国绘画艺术所独有。在书画上用印,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创造,在东方艺术中颇具特色。印章与书画的结合约发端于唐代,标志着印章从单一的信用凭证实用功能而转向艺术化。后经宋、元两代发展创新,到明清时期,印章艺术已达到了流派崛起的鼎盛时期。 书画鉴藏印在书画上不仅具有持信功用,而且在书画领域里也具有另一种表现形式。鉴藏印的开始使用并无什么目的,但不久人们就发现了这种用印方式对书画作品具有完整  相似文献   

13.
沈周与北京文官群体的交往,是关于沈周其人其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作为明中期文坛领袖并积级参与绘画品评的李东阳,是北京文官群体中具代表性的人物,且与沈周往来颇多。本文从李东阳对沈周绘画的鉴藏入手,结合存世绘画作品与文献记录,考察交往的建立与收藏途径、题跋与品评、鉴藏行为与沈周绘画的互动等细节,试图厘清以李东阳为代表的明中期北京文官群体对沈周及其绘画的态度。本文得出结论如下:沈周与北京文官群体的交往,有赖于苏州籍北京文官的促成,书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沈周的绘画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产生需求,与北京文官的持续关注和频繁的鉴藏活动相关。北京文官的鉴藏行为,曾对沈周的绘画产生影响,而沈周在绘画主题与风格上的选择,也积极地回应并参与到了北京文官的生活和文化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一幅被忽视的传李龙眠《十六应真图》手卷。长久以来,此图被历代鉴赏家认定为北宋名作,但它更可能是晚明赝品。尽管如此,鉴藏者留下的三十六枚印章与十一则题跋为我们提供了这幅画自17世纪到20世纪的可靠的递传信息,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他们对这件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本文主要探讨《十六应真图》与新城王氏收藏者(即王象乾与王士禛)的关系。其一,通过探究董其昌跋文的可靠性,更好地理解王象乾的收藏活动;其二,以王士禛友人留下的七则跋文佐证王氏在17世纪中期的交游、生活与仕途状况。  相似文献   

15.
李华  陈曲 《兰台世界》2014,(5):114-115
清灭明后,查士标弃举子业,专事书画,先后以倪瓒、董其昌、吴镇等人为师。再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各派画家间的艺术交游,在画风上形成了风神意懒,气韵荒寒的独特风格,是清初画坛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6.
清灭明后,查士标弃举子业,专事书画,先后以倪瓒、董其昌、吴镇等人为师。再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各派画家间的艺术交游,在画风上形成了风神意懒,气韵荒寒的独特风格,是清初画坛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7.
元画以其幽寂简远、枯淡空灵的意境,标新立异,显于后世,被明清画坛视为高格。尤其元四家的山水画,藉笔墨以抒性灵,挥洒自如,凭意虚构,充分发挥了文人画抒情写意的功能,使之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 “元四大家”的提法,初以赵孟頫冠其首,明初王世贞《艺苑言》云:“赵松雪孟頫、梅道人吴镇仲圭、大痴老人黄公望子久、黄鹤山樵王蒙叔明,元四大家也。”明末董其昌则以倪瓒替代赵孟頫,将黄、王、倪、吴作为元四大家,其《画旨》云:“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始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米芾)及虎儿(米友仁)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  相似文献   

18.
董其昌入仕后积极结交周围显贵,从而获观了大量书画名迹。尤其是护送馆师灵柩还乡一事,不仅使其在朝野上下赢得一致赞誉,为日后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也因此结识了众多地方官员,这些官员虽然不会直接助力于其仕途晋升,但为其书画鉴赏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推动力。此外,仕途的顺利及对书画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书画商慕名而至,一方面使董氏书画收藏得以迅速扩充,另一方面也对其书画名望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因此,自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入仕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乞休还乡,近十年时间里,董氏书画名望与政治生涯第一次产生关联,表现出一种"书因人贵"的单向影响关系,即政治生涯有效地促进了书画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董氏书画名望的传播,研究这一时期董其昌享有书画盛名的原因因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多种日记与档案中戏曲史料的比对分析,认为《王文韶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记录可在观众人数、座次、礼仪等方面弥补清宫升平署档案之不足;二是其中的官府演剧不仅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与礼乐性质,而且绝少见诸其他文献,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从作者的戏曲活动与观剧感受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戏曲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严嵩父子的书画藏品目录以籍官簿这种官方档案的方式保存下来,后流播坊间,衍生出多种节录本、重编本.官方委托的编录者文嘉是苏州著名的书画鉴藏家.文嘉后把严氏籍官簿书画简目增订为提要目录,多记江南藏家,反映了他所属的江南士人鉴藏圈与权官在艺术收藏上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