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今年 西安停办贸洽会》获得了2002年度陕西广播电视一等奖、陕西新闻奖一等奖(目前又送去参评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政府奖和中广协经济学会奖)。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对节目最好的认可与鼓励,也是对陕西电视台《经济生活点评说》栏目多年来“从经济的视角透视生活,从生活的角度探讨经济”的节目定位再一次的肯定。《今年 西安停办贸洽会》能获得这些成绩与节目所透视的几种关系的合理处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生活风风火火,经济节目炙手可热。山东有线电视台从建台开始,就推出相关栏目展开报道。本文根据4年来我台经济节目的发展历程,探讨如何找准定位,向观众展现有线台经济报道的独特视野和社会价值。IWS年7月,《经济、信息、生活》栏目伴随山东有线电视台的创建而诞生,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节目以汇编其它台内容为主.这种“炒冷饭”显然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需要,全体编辑、记者也憋着一股劲。当年底,周五档的节目改为自采,定名为《周末版》,设立了《生活时尚》、《在你身边》等板块,并鲜明地提出栏目宗旨─—立足生活…  相似文献   

3.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4.
南京广电集团于今年3月开办的《大刚说新闻》是一档以“说”的形式为自身定位的新闻性栏目,“说”是它的特色.是它的核心。正如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丹同志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大刚说新闻》创办半年来,始终突出一个“说”字,紧紧围绕“说什么,怎么说”做文章.不断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经济节目作为独立的节目门类出现之前,电视的主要节目样式和形式是新闻、文艺、体育以及教育、儿童节目。1984年冲央电视台开办第一个经济类栏目《经济生活》,这标志着经济节目从此登上中国的电视舞台。在此后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申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生活》、《清风车影》、《对话》等等栏目成为电视经济节目的典范。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尤其是上海、广东等地的经济节目也办得很有特色。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投身于电视经济节目的实践,对电视经济节目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用”是电视经…  相似文献   

6.
1996年1月8日,在我们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观众觉得还没有看完就结束了的节目──《生活快车》。它以快捷的风格、大信息量的内容和记者切实的参与,关注着百姓的柴米油盐,将生活服务类节目引入了一个新天地。此节目已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出了近300期.生活在匆忙中走过,有一些东西逐渐沉淀下来,让我们对办好栏目有了一些理性与思考。一、服务性“为谁报道、服务于谁”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电视人的首要问题,定位是否准确可以说是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生活快车》创办伊始定位就非常明确:面向消费领域,直接为百姓的衣食住…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经济类的栏目《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过去都是名牌节目,很受社会关注,也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现在又办了《生活》栏目,我感到好像是《经济半小时》的补充和拓展,把经济宣传总体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我感觉节目的选题比较适当.现在国家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开展工作,我们宣传也要抓住这个中心.《生活》栏目在这一点抓得很准、很紧,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来做文章,这是我们《生活》栏目的主要任务。《生活》栏目就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百姓的衣食住行,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方面讲,《生活》栏目还有…  相似文献   

8.
去年北京晚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为《值得品味的十个电视栏目》其中说到北京电视台的“证券无限周刊”:“由胡紫微主持的这一节目,是经济节目大众化的典范。引入了娱乐化元素及片花的时尚化处理,让股市点评多了趣味少了枯燥。让许多不炒股的人也愿意看这个节目。”我们知道,大凡财经、证券类节目是不追求收视率的,固定的收视群及节目的权威性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北京电视台“证券无限周刊”却将证券信息整合与预测做得像故事片,使得人人都爱看,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制片人兼主持人的胡紫微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跨跃和转变,还将《…  相似文献   

9.
广西卫视的《寻找金花》,以其清新脱俗、内涵丰富、智慧机巧。而在电视界赢得一定的影响力。每期节目中.摄制组都要搜寻出3位同一地域同一民族的“金花”(即青春美少女),不仅展示她们的秀美姿容,还讲述其成长经历,表现其生活环境,显露其性格才情,最后通过观众投票,选出一位最有人气的民族金花,成为当期的“花魁”。尤为可贵的是,节目通过对金花们美丽形象的展示,生动地反映出该地域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的千姿百态,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美丽人物、绚烂风景和多彩生活。看了近百期的节目,深为它创意的精妙和节目形态的生动而赞叹。可以说.观众是跟随摄制组的镜头,踏上“搜寻美丽”旅程的。该节目有以下特点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10.
改变经济新闻枯燥、乏味、无力的状况,一直是搞经济报道的同志所苦苦探索的课题之一。孝感报今年推出的《经济·生活·人》专栏,可说是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它象经济宣传主旋律中的一支“轻音乐”,从一出台就觅得众多“知音”——读者喜欢它,报社内外新闻同行赞许它。这个专栏已初步显示出一些特色。“三巧”——走入生活天地宽与一般的经济报道相比,《经济·生活·人》专栏总体上给人以轻盈、灵秀、够劲的感觉,绝大部分作品题材小巧、角度灵巧、主题精巧。这“三巧”,让人看到经济报道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那就是:从单一的生产工作圈子走入了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从办公室的数据柜、材料箱走入了社会的各个角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经济报道成为大众追逐的目标,很多新闻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不少尝试和努力,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走近听众、服务受众。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生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生活》节目以及各地新闻媒体开办的《百姓理财》、《大众经济》等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受众群。而它们之所以同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以下八个受众关注的经济报道热区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的屏幕看,电视经济报道在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就广度而言,经济报道已经从最初以指导经济工作为目的,拓展到指导与服务并重,以多种形式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大连电视台为例,五年来,经济节目从一周两期、一次15分钟,发展到一周五期、一次半小时,在报道数量成倍数增长的同时,栏目组合由强调指导性(子栏目设计《经济了望》《经济透视》《经济与人》《经济新干线》),向指导与服务并重转变(子栏目设计《财经快递》《生活视线》《经济焦点》);就深度而言,以中央台《经济半小时》的《今日视点》和96年7月1…  相似文献   

1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2月25日播出了一条关于我国电力发展情况的报道。这是一条概况式的报道,可以说题材比较重大。由于中央台在播出时采取了“淡入淡出”的形式,缩短了这条信息与听众的距离,可听性很强。就内容来说,这篇报道比较“硬”,其中涉及很多数字和专业术语,加上题材较重大,如果不精心地做一番处理,很容易使报道“板着面孔”只谈大道理,报一些听众并不一定关心的数字,给人以枯燥、平淡的感觉,让人漠然置之。但《午间半小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2,(2)
一日晚,我在收听陕西生活广播电台《终南夜话》节目时,一位听众的一席话让我多日不得平静。他说:“西安是个很好的城市,我已经来过3次了,这次是来接受培训的,不过;有一种现象很让我可怕,似乎西安的性病患者特别多。”主持人一时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何以见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幽默是人类心灵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它总是与开心的笑相连,而这样的笑会把生活点缀得更加美丽;同时,作为一种极为美好的人生现象,幽默又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用心培养的一种健康、美好的人性品质。基于幽默的种种种益,也基于“娱乐双休”的节目宗旨,一个大型板块性娱乐节目《开心假日》于1996年2月在山东有线电视台应运而生了。从那时至今,两年多过去了,节目采用一期一个专辑的形式渐渐被观众认可,节目确定的“开眼、开怀、开心”的风格通过一期期节目已经或正在得以体现。观众们说《开心假日》就像一个欢乐的“宝盒”…  相似文献   

16.
徐宏睿 《新闻传播》2009,(7):75-75,77
日前,一篇“痛批”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走入发展瓶颈的文章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其中不无调侃地将现今知名的谈话节目进行了“联姻”——“嘉宾说的无非还是那些重复过八百遍的话。假如把这些话录下来,配上钢琴伴奏就是《艺术人生》,加点VCR和画外音就是《鲁豫有约》,而撒上点油盐酱醋再配上一个话痨主持人,就成了《咏乐会》”。网友评论虽然尖刻,话语中却尽显出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关注与期待。其实.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从昔日强劲的“谈话风”抢滩登陆到如今内容雷同颇有“炒冷饭”之嫌.现实的发展问题要求电视谈话节目必须沉寂下来,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不是供人观赏的花瓶;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只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近两年,特别是1994年,陕西日报在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改革当中,坚持从上述观点出发,坚持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二字上做文章,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科技新闻的报道面进一步拓宽了,内容丰富了,改变了以往仅囿于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人物的报道,而使科技新闻渗入到了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强了科技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力度。广大读者反映:“陕西日报的科技新闻有了看头”,省上有关领导同志多次表扬说:“陕西日报的科技报道对推动科技兴陕立了大功!”  相似文献   

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于今年4月13日早7点晚7点播出了“陕西省礼泉县副县长动用警力干涉女儿婚姻自由致死人命”的重大批评报道,在社会各界和全国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陕西经济广播电台在报道播出的第二天上午,打进来60个听众电话,有59个都是对这篇报道表示支持的。《新闻纵横》节目为此专门开通了热线电话,并连续三天围绕这一骇人听闻的干涉婚姻案展开了补充报道和听众评论。  相似文献   

19.
朱光 《记者摇篮》2006,(10):9-10
《关注》节目是沈阳电台经济频率早间6:00直播的新闻咨讯节目。开办13年来,收听率和满意度较高.在沈阳市各界干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4年被评为全国经济台“十佳”节目。 所以能够获得广大听众的认可,这和编播人员精心选择经济新闻,画龙点睛评论经济新闻,审阅把关提高点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相似文献   

20.
获得两届“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小说连播》类一等奖的节目有:《毛泽东的故事》、《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高原血魂孔繁森》、《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还有《水浒》、《林则徐》。我之所以这样排列是让读者一目了然——6个获一等奖的节目中有4个是报告文学,其余2个是评书,其间没有当代题材的小说.让此,是否可以见出以下几个特征呢?第一,以小说为主体的《小说连播》节目的组成结构近几年有所变化,一些优秀的纪实性作品开始进入《小说连播》节目,并为广大听众接受与称赞.这一变化对于传统《小说连播》节目的编辑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