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展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展示课是一种一改以前的教师灌输或师生问答,由学生的分组活动展示来结构课堂的课型,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绿色高效课堂就是在民主、和谐、参与、竞争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高昂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过程。自学型课堂以自主学习,自主扶助为途径,以"会自学、会自评、会自悟、会自创"为学生培养目标的课堂,是一种最能体现分层教学的课堂,是一种最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是一种最能伸张学生个性的课堂,最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的高效课堂。所以自学课堂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角,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特点,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设计了教学模型,通过课程开发、课前学习、课堂内化和课后评价四个阶段,完成课程教学目标。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汇报展示中进行教学反思,达到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潘向红 《知识窗》2014,(14):21-2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大力改革课堂,追求高效课堂,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现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根据这一理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等环节,营造出浓厚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笔者以“细胞呼吸的过程”这节课为例,介绍了自主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信芳 《知识窗》2013,(18):27-27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本文从自主设计与学习、自主创作与体验、自主思维与表达、自主收集与探究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探索出实现高效课堂的路径,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其能形成互动的教学课堂、实现师生的角色互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倍受关注。翻转课堂与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都具备实践性、探究性的特征,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利用课前视频教学,课堂小组谈论和课后游戏闯关三者合一的策略,可以提高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更好的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我们应充分利用微课,使之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融合。本文介绍了微课与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与特点,从导入、课堂学习、练习与课后反思等几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微课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科教文汇》2013,(36):135-136
高效课堂需要的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备课,把握课标与教材内容;钻研教法,科学设计导学案;抓住重点,围绕文本展开教学;减负提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规范管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科学评价,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的实现来自于课堂中学生有效的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恰当评价,既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实现高效课堂。由此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充分活动,是实现一节高效课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吴曼 《科教文汇》2013,(20):159-159,161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曾提出,"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通过改革创新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然而,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会、会学。自主学习,是自主高效课堂的基础,只有自主的高效,才能产生课堂效率的高效。以往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知识、技能的理解与熟练掌握,为考试服务。而自主高效的课堂上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关注着学生走向社会而需要的道德修养、公民素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交流沟通能力、个人修养与风度等。如今的"高效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最优化。"虽然课改已经实施多年,虽然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在平时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低效"的工作现象。因此,根据自己长期的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经验,谈一谈自己对于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常金梅 《科教文汇》2020,(6):133-134
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教学进度也在不断加快,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吃不消。随着技术的发展,初中数学的授课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仍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课堂行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定位,浅析如何有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指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推进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课堂容量,拓展学生应用能力,构筑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薛兴华 《科教文汇》2011,(35):38-39
教育教学改革及高考制度的变革,迫使课堂教学向高效课堂方向转变。中学教师应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的精髓,紧扣高效课堂目标,瞄准高效课堂要求和特点,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最终到达培养能力、提高效率、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课程的开设是从初三开始的,而初中作为整个中学阶段化学学习的基础和启蒙阶段,学习化学的任务艰巨。但由于教学时间短,上课进程势必仓促,因此,我们必须从高效课堂策略出发,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不断探究化学、灵活运用化学和独立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力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激发他们无限的化学学习潜能。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全方位多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力图打造中考化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罗均丽 《科教文汇》2014,(14):154-155
本教学案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大多不强,缺乏就业和职场所需的创新精神的特点,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力争在《懒惰哲学趣话》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回归课堂。笔者在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思路的设计,教法学法的采取,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尹尚智 《科教文汇》2020,(9):142-143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解题技巧的分析备受关注,为了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许多老师开始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既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十分关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稳定革新,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基础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保证学生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艳兰 《科教文汇》2012,(14):99-99,129
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很难持久,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尝试从语文学习的形象化、科学化和生活化这三个方面入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使母语学习达到一种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周殷 《科教文汇》2014,(5):117-12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传递信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问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分析当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1)紧扣教学重点、把握关键点设问;2)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设问;3)抓住学生思维的发散点设问;4)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5)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问;6)及时反馈,正确评价。以期创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卜娥 《科教文汇》2013,(11):108-108,111
目前,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内,运用大量的游戏教学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消化吸收新词和新知,但往往忽视了课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搞好课堂教学之外,如何布置高效的、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有层次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