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堂交流的学科性流失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经历共享,实现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是,当下存在着的一些注重表面的、泛化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交流,使得语文教学目标错位、  相似文献   

2.
沈庆九 《学周刊C版》2011,(1):117-118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和商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流行,突破了传统课堂师生信息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训导式”、双向的“问答式”的交流局面,发展成为了师生纵向交流和学生问横向交流的立体网络状结构。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目的、讨论论题的来源、讨论的组织形式等三方面,对课堂讨论进行分类辨析,以期合理使用课堂讨论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情感体验,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要手段。通过反思现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之不足,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重新审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力图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抽象的语言符号与现实生活、情感之间建立联系。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许多语文教师缺乏引导处理交流结果的意识和能力,交流环节普遍存在着"杂乱—无条理,浮浅—深度不够,反思提升—意识缺乏"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5.
史洪艳 《考试周刊》2012,(74):47-48
师生互动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对话”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从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场景模拟等方面,诠释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融合。  相似文献   

6.
陈亮 《考试周刊》2010,(1):48-4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舞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7.
谢林燕 《中国德育》2009,(11):42-45
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交流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古人云:“水木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除了传统的语言交流以外,还有非语言交流。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性格活泼好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加非语言交流,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活动表情、衣着得体、眼神交流等方面,详细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交流的意义及其在课堂上的运用方法。如果教师能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相信就能塑造庄重靓丽的教师风采,加强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打造活色生香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作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中的和谐对话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情感体验,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要手段。通过反思现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之不足,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重新审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力图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水静 《教师》2012,(13):58-59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师生交流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探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落实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视导过程中听过不少语文课,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觉得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四要点",进行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13.
“对话”是语文课堂的新境界,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态度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4.
提高生物学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丽 《生物学教学》2010,35(5):25-26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课堂交流中教师要用民主和智慧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景激趣导入新课,精心设疑提问演绎师生交流,捕捉课堂亮点引导“生生”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李梦玲 《学苑教育》2023,(19):49-51
“小练笔”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打通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连接师生心灵的通道,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更助力师生的共同成长。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的小练笔训练,是提升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郑慧 《考试周刊》2012,(75):113-113
师生交流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完成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必须重视知识和情感的双向交流,采取有效的师生交流方式,促进师生之间愉快交流,奏响初中体育课堂愉快交流的“奏鸣曲”。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空间。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释放出师生交流的巨大能量,营造出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中职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努力造厚语文课堂。下面,笔者结合《绝版的周庄》的教学实践,从营造课堂的深度、广度、高度三个维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李洪 《考试周刊》2008,(14):29-30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多方面能力,而这些能力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在具体教学中的课堂讨论交流.课堂讨论交流能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习作提供有效保证,通过语文课堂讨论交流,能极大地促进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丰 《教书育人》2014,(1):21-21
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教育永恒的话题。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对话。如何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倡导: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有效利用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那么,如何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