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8日,上影集团与上海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筹拍电视连续剧《苏州河》、系列影视纪录片《苏州河的传说》和共同筹建“海上动漫艺术展示馆”。电视连续剧《苏州河》、系列影视纪录片《苏州河的传说》将作为上影集团向国庆60周年的献礼剧目。《苏州河》以苏州河的沧桑巨变为背景,时空跨越近百年,塑造民族工商业者艰苦创业、发愤图强的荧屏形象。《苏州河的传说》则把苏州河所代表和象征的上海,放在世界工业文明进程中进行探视和考量。  相似文献   

2.
李见心的诗     
李见心 《大理文化》2012,(10):53-55
李见心,1968年11月生于抚顺,现居锦州。中国作协会员。1987年起先后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等刊发表诗作。作品曾被收入2003——2011年度《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诗作曾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赛大奖及全国十佳诗人奖等。著有诗集《初吻献给谁》《比火焰更高》《李见心诗歌》《重新羞涩》《五瓣丁香》,长篇小说《心灵捕手》《有字天书》。现供职于锦州市文联。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文广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的2008“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暨“第13届上海十月歌会”评选活动,于5月10~13日在艺海剧院举行。全市有近120个新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区县和系统复赛的基础上,参加了市级评选,市共组织了7场比赛。经专家评选,共有81个作品获奖。其中,男女声二重唱《梦之旅》等17个音乐类作品、《编》等9个舞蹈类作品、男声表演唱《梅花章》等5个曲艺类作品、小品《实话实说》8个戏剧类作品获得优秀新人新作奖,还有42个作品获得新人新作奖。2008年全市群文创作与以往相比,原创作品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题材更具广泛性。  相似文献   

4.
《松陵集》是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成通年间在苏州诗歌唱和的结集,以反映二人日常生活情趣为主。本文从唱和诗歌的角度入手,论述了《松陵集》的种种创作特征,认为在诗歌体裁、句式、用韵等方面,它都具有创新之处,代表了晚唐诗歌的另一种风貌。这种诗歌创新正是皮日休、陆龟蒙诗学思想的一种具体实践,对唐宋诗的转型具有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衍强的诗     
陈衍强 《大理文化》2012,(10):59-60
陈衍强,上世纪60年代生,云南彝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昭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昭通市作协副主席、彝良县文联主席。在《人民文学》《诗刊》《大家》《中国作家》《诗选刊》《人民日报》《青年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有诗被译成英、日等文字在《世界诗人》等杂志发表,有作品收入多种权威选本,已出版诗集《英雄美人》、《我的乡村》,其中《英雄美人》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正> 《关雎》为《诗经》305篇之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又为《关雎》首章之始,其中的"河"如何解释,《毛传》以后各种《诗经》注本、当今诸家通俗读物及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要么解释为"黄河",要么不出注。不出注者,实际也默许为黄河。实际上,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解释为黄河,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并非所有《诗经》中的"河"都专指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场次292场,其中歌剧演出78场(其中本地剧场15场、沙龙23场、外地25场、境外15场),下乡演出13场,学生场24场,公益性演出29场,指令性演出2场。2008年,歌剧院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原创歌剧《雷雨》、经典歌剧《奥赛罗》、《图兰朵》、中国歌剧《诗人李白》等轮番上演,并创排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交响合唱《太阳、大地、人》、舞蹈《城舞今典》汇集新创作的《夜舞精灵》、《剑吟》、《绽放》、《穿越》、《蝶恋》、《情人码头》等原创小节目。剧院积极策划历史题材歌剧《楚霸王》、现实题材歌剧《那时花开》、舞剧《嫦娥奔月》、《上海&#183;上海》。  相似文献   

8.
《神曲》(Divine Comedy)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格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创作的一部长诗,分《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三部分,计100首歌14000余行。但丁用梦幻故事的形式、隐喻象征的手法,描述自己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情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余冰 《寻根》2013,(2):101-104
1931年之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支部的留日学生相当活跃,先后出版的文学刊物有《杂文》《东流》《诗歌》(后改名《诗歌生活》)等。  相似文献   

10.
卫绍生 《寻根》2007,(3):108-111
“七”是除诗歌之外唯一一种以数字命名的文体。它发轫于西汉,成熟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七体虽风光不再,但亦是代有作者,且偶见名篇。《文选》、《文苑英华》等大型文学总集,《艺文类聚》、《渊鉴类函》等大型类书,《文心雕龙》、《文章辨体》等涉及文体论的著作,都把“七”单独列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是“中国文化年”重点项目之一。该展汇集全国16个博物馆和32位个人收藏的作品,入选画家91人,106件作品,均为百年以来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原创精品,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等作品,系首次出国展览。这个中国20世纪绘画成就在欧洲大陆首次全面亮相的大型艺术展,作为“中国文化年”开幕式的系列活动之一,于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金门宫开幕,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法国外交部长德维尔潘、法国文化和通讯部长阿亚贡为该展的开幕剪彩,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12.
贾庆军 《世界文化》2008,(10):20-22
种族歧视是关国影视界历久弥新的话题.不断有作品来诠释演绎它。最近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撞车》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推向了更深处。它的探讨似乎已经超越了种族问题,指向了更普遍的世界。导演保罗·哈吉斯凭剧本《神秘河》闻名全球。他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再次显现了他的天才。同《神秘河》一样,哈吉斯再次为我们展示了深藏于人们内心的深不可测的撒旦面孔。  相似文献   

13.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14.
高培华 《寻根》2012,(3):21-25
周代是礼制社会,在各种重大礼仪活动中,都要演奏特定《诗》篇及其乐曲,《诗》《礼》《乐》是三位一体的。子夏作为孔门“文学”高徒,不仅长于《诗》,也长于《礼》《乐》。他在孔子之后设教授徒,不仅传《诗》,也传授《礼》《乐》。  相似文献   

15.
《关雎》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歌。它站在我国诗坛的突出地位上,为我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只是挑其主要贡献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提出《管子》中《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四篇为“宋尹学派的遗著”起,《管子》四篇就受到学界的重视,学者们从著作年代、学派归属、精气论、心气论等方面给予了关注。本文拟从心性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著于孟子与庄子之后,苟子之前,作为稷下道家代表作的《管子》四篇,在吸收孟子和庄子心性论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稷下道家的心性之学,对苟子以及宋明理学心性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6月20~22日,上海滑稽剧团创作的大型原创滑稽戏《可苦可乐》在艺海剧院上演。该剧由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严顺开、徐世利通过采访农民工积累素材构思创作而成,反映在上海务工的农民工的生活。7月7日,《可苦可乐》作品研讨会召开,专家们一致肯定这部戏将触角伸向小人物,凸现改革开放转型期,农民工进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好戏。由上海滑稽剧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袂打造的反映老上海风情的原创音乐剧《马路天使》于9月5~22日在话剧艺术中心演出16场。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文化交流》2014,(5):52-53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手机动漫创作活动去年正式启动,此赛事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主办,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腾讯动漫和爱奇艺7家单位共同承办。经过4个多月的作品征集和评选,20部优秀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原创作品获扶持,这些作品将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输送,观众可用手机和移动终端随时观看。  相似文献   

19.
二级导演。1960年7月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历任配音演员、译制导演。主要配音作品:《带翼的人》、《阿苏卡》、《山鹰之歌》、《不屈服的人》、《鬼魂西行》、《妈妈,你不要哭》、《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黑帆》、《红与黑》、《冷酷的心》、《小象》(木偶片)、《螺丝钉和连锁板》(动画片)等。主要译制导演作品:《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沉默的朋友》、《家乡》、《魂断蓝桥》、《简&#183;爱》、《谍海群英会》、《叶塞尼亚》、《尼罗河上的惨案》等。  相似文献   

20.
虽然在写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之前,劳伦斯已经以《彩虹》、《恋爱中的妇女》、《儿子与情人》等作品享有了相当名声,可是,眼下的这部书,仍然叫出版商、朋友甚至劳伦斯自己感到为难。最后,劳伦斯只好自己在异国去私自出版,出版后又自己发售。当然,正因为这种形式,也最早地、毋需官方认可地将这部注定要引起轩然大波的作品推向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