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夏林 《生活教育》2012,(17):33-35
很早就听过这样一段故事: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一天,突然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便和几个小伙伴逮住一条小狗杀掉了,没想到杀掉的是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罚他们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他们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费力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杀校长狗的事就此了结了。麦克劳德非常感激校长,在画图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一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读小学时,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有一天,他忽然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便和几个伙伴偷偷套住一只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件隔离开来观察。谁知他杀的狗是校长家的,且是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得知后十分恼火,决定施以重罚,可处罚决定令人吃惊: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一幅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祸,便认真地画好两幅图交给了校长。校长看后认为他画得很好,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杀狗事件”就这样了结了。校长这一奇特的处罚方式,既让麦克劳德感到自己犯了错误,也保护了他的…  相似文献   

3.
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上小学的时候,他很淘气。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件地分割观察。谁知,这条狗竟是校长家的爱犬。当班主任征求校长对麦克劳德的处罚意见时,校长作出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诚恳地接受了处罚,认真地画了两幅图交给老师,校长和老师看后觉得他画得不错,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杀狗事件”就这么了结了。校长这种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又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探索精…  相似文献   

4.
聪明的惩罚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别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这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这位校长给了麦克劳德惩罚,这样的惩罚实在是高明的。孩子有错,应该惩罚,惩罚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目的是通过惩罚让他们明白事理。但怎么惩罚却大有学…  相似文献   

5.
吴宝席 《教书育人》2013,(12):12-14
笔者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但他在读小学时,却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有一天,他忽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狗的内脏全部挖出来,一件件地隔离开进行观察。谁知他们宰杀的那条狗是校长家的,校长视那条狗为自己的第二生命,特别宠爱。得知自己宠爱的小狗被人宰杀,十分恼火,决定重罚肇事者。但后来的惩罚决定令人吃惊: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一幅身体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祸,便无条件地接受了惩罚,并认真地画好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校长看后认为他画得很好,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教育一番后,“杀狗事件”就这样了结了。校长这一出人意料的处罚方式,既让麦克劳德感到自己犯了错误,应该承担责任,也保护了他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校长的处罚方式也让他有了一个探索、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使他对狗的解剖派上了用场。麦克劳德也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知识的缺乏,从此发奋学习,最终成为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当有人问他在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他说:“我在读小学时因杀了他的狗而给我处罚的一位校长。在我心目中,他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麦克劳德的成功与这位校长高水平的惩罚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回忆自己上小学时的“调皮捣蛋”时,讲了一件有意义的往事。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件事一直萦绕在脑海,不能忘记,更不能忘记那位可敬的小学校长。那时他是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痛的“坏孩子”,是他所在的区里有名的淘气鬼。小麦克劳德经常想出一些大胆的坏主意。一天,他正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校长那只心爱的小狗正摇着毛茸茸的尾巴跑过来。麦克劳德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杀了这只狗,看一看动物的内脏是个什么样子,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校长心爱的狗杀了。校长得知后非常生气,但处理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罚学生画一副动物的骨骼图和一副血液循环图。学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认真地画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学生认错态度较好,图形画的认真仔细,便免去了这几个学生的处分,杀狗的事就这样过去了。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通过对狗的骨骼、内脏的仔细观察,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知识的缺乏,从此发奋学习。那位带头杀狗的“坏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解剖学家麦克劳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回忆自己上小学时的“调皮捣蛋”时,讲了一件有意义的往事。他说他曾是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痛的“坏孩子”,是他所在的区里有名的淘气鬼。一天,他正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校长那只心爱的小狗正摇着毛茸茸的尾巴从拐角里转出来。麦克劳德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杀了这只狗,看一看动物的内脏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校长心爱的狗杀了,校长得知后非常生气,但处理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张动物的骨骼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小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他图形画得认真仔细,  相似文献   

8.
聪明的惩罚     
惩罚无处不在,地球上的犯罪与过错每天都在发生,千篇一律的惩罚在不断地重复着,却收效甚微。我认为,只有聪明的惩罚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一场不一样的惩罚一定会让我们领悟到不一样的教育境界。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是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终于有一天,他杀死了一条狗。这条狗恰好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为了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解…  相似文献   

9.
刘健荣 《师道》2006,(12):39-39
作为老师,我一直坚持认为惩罚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行为矫正术。正如孙云晓老师所说,惩罚是一种高难度的、高技巧的教育手段。虽然自从提到素质教育,就有很多人一刀切地痛斥惩罚学生的行为,但我相信,任何技术,只要运用得当,其效果可以是积极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读小学时,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他们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后,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一幅狗的骨骼图,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成名后说,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解剖学家,就得益于那位…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前,在英国有一名非常调皮的小学生,名字叫约翰·詹姆斯·麦克劳德,出于好奇,他偷偷地杀死了一只狗,想看看狗的内脏,而这只狗却是校长家的宠物。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校长知道这件事后,一开始也非常恼火:简直无法无天,连我家的狗都敢杀,还有什么不敢做?继而一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把狗杀了想看一看它的内脏,其想法可谓新奇,其举动可谓大胆。缘其事出有因,所以也情有可原。然而,杀狗的事毕竟是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于是这位高明的校长决定罚他画两幅图: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一幅狗的骨骼图。麦克劳德知道…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曾是个令人感到头痛的"坏孩子".一天,他正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校长那只心爱的小狗正摇着毛茸茸的尾巴走过来.麦克劳德当时产生一个可怕的想法--杀了这只狗,看看动物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小狗给杀了.校长得知后非常气愤,但处理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张动物的骨骼图和一张血液循图,小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认真地画好了图交给了校长.校长见图形画得认真仔细,便免去了对他的处分.  相似文献   

12.
郎慧 《考试周刊》2014,(86):165-165
<正>好学生是宽容出来的。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是个令人头疼的"坏孩子"。一天,他正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校长心爱的小狗正摇着毛茸茸的尾巴走过来。麦克劳德当即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杀了这只狗,看看动物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便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把狗杀了。校长知道后非常气愤,但处理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张动物的骨骼图和动物的血液循环图,小麦克劳德知道  相似文献   

13.
《少年儿童研究》2009,(5):14-15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一件地分割、观察。谁知道这只狗是校长家的。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恼火,想要惩罚打狗者。怎样惩罚他呢?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英国的皮特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的骨髓图,一幅是人的血液循环图。能够摆在这家博物馆的画,人们都以为是什么大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两幅画都是一个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有一天他看见校长那只漂亮的小狗,就偷偷打死了小狗,目的只是想看一下小狗的心脏是什么样子。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恼火。怎样惩罚他呢?校长了解到他打死狗的原因后,做出了这样的惩罚决定,要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  相似文献   

15.
惩罚的艺术     
一个调皮的男孩一天突然萌发了看看狗的内脏是个啥样的念头。于是,他和几个小伙伴偷了一只狗,宰杀后开膛一件一件地观察,谁知这只狗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自己最心爱的狗被杀害后,决定给这个孩子以"重重"的惩罚:让他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为了了解狗的内脏和人的内脏的异同,杀了校长的一条狗,为此校长给了他一个聪明的惩罚,让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骼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被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后来他又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当时不治之症──糖尿病治疗的新方法,这就是胰岛素治疗法,他因此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麦克劳德之所以成材,可以说是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青少年自尊心、自信心和可塑性比较强,他们天真好奇,顽皮爱动,这是他们创造力的萌芽。按照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中小…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著名的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小时候的作品。上小学时,有一天,麦克劳德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把校长最喜欢的狗套住杀了,把内脏一件一件隔离观察。校长恼火的同时做出了处罚决定: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杀狗事件”就这样画上了句号。而小麦克劳德却从此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后来他因成功研制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非常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画是一个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一个著名的大博物馆,为什么会收藏两幅看起来很幼稚的小学生的作品?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呢!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是个很淘气的孩子。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偷偷套住了学校附近的一条狗,把它宰杀了,把狗的内脏一件件分离、分割、观察。谁知这下他可闯大祸了,这条狗正是校长的心爱宠物。当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十分恼…  相似文献   

19.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惩罚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图:一幅是狗的骨骼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约翰.麦克劳德的作品。约翰·麦克劳德上完生物课。突发奇想.要亲眼看看动物的内脏究竟是怎样构成的,下课后,他把校园里的一只小狗悄悄带回家杀了.然后仔细研究,他的确弄明白了动物的内脏结构。可第二天他才知道,他杀的是校长心爱的狗.而且校长已经知道是他把狗抱走的.校长在校门口等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