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陈长松  周浒  虞越 《今传媒》2016,(5):14-15
视觉转向的深刻变化使得视觉素养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显学.进入图像时代后,新闻教育也要顺应图像崛起做出相应调整,传统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素养教育方式需要向以图像为媒介的视觉素养教育进行转型.视觉素养也应成为当下新闻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从新闻教育中的视觉素养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新闻专业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起点、路径与落脚点,以期寻找出提升学生视觉素养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曾凡斌 《新闻知识》2005,5(10):39-42
最近两年,新闻传播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目前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处于对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介绍与分析层面上,很少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进行本土化的反思,而作为一门人社会科学,只有“知识本土化”,才能真正做到关怀中国的现实生活以及生活其中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在培养公民认知以及公民信息分享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尤其对当前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媒体素养方面的培训将会为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落脚点与归宿,这将是提升我国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契机,也是中国新闻专业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介绍了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中国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了媒介素养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林倩  江颖诗  刘静桦 《今传媒》2016,(1):99-101
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和新闻观对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新生力量的象征的90后,正处于信息爆炸、新兴媒介广泛运用时代,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90后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研究分析90后的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与消费能力、媒介批判与质疑能力、媒介的道德规范与认知能力、媒介制作应用能力、新闻观等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整体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90后形成正确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是选择、理解媒介信息和使用新媒介的能力,而对媒介进行规范化使用是提高媒介素养的关键。本文以烟台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对象,以媒介使用规范化和媒介素养为核心开展调研,并针对学生规范化使用媒介的程度不高、缺乏对媒介相关概念的理论化认知及普通院校媒介素养课程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不断普及和发展。基于此,从新闻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发展进行梳理与解读,并尝试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四个维度,较为深入地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媒介融合情境下,加强新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新闻专业学子专业能力、完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  相似文献   

8.
李丽 《传媒》2021,(13):85-87
伴随着媒介的泛化,"媒介素养"几乎被认为是解决所有媒介问题的解药.在媒介素养中,新闻媒介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角色.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后备力量,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媒介素养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存在明显短板,这是造成目前我们面临的一系列媒介伦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袁月 《传媒》2017,(16)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教育应转变教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的精品意识,加强前沿技术和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核心素养.本文在简要阐述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基础上,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蔚 《视听界》2005,(5):59-59
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海量的信息,不但大大超出人们的接受能力,而且剥夺了人们深入思考的机会。所以,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的辨别、选择、加工过程中必须具备媒介素养才能实现引导、帮助受众理解新闻的意图。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严重滞后,媒介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日益成为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已引起新闻传播学术界与教育界的较多关注,但从目前许多研究文章来看,却存在一种泛化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的趋向,主要表现为把传媒人和传媒主管干部等人员理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教育纳入媒介素养教育范畴。这种泛化趋向一方面模糊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将使媒介素养教育变成万能的“箩筐”。  相似文献   

12.
潘洁 《东南传播》2012,(10):50-52
本文以澳大利亚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课程(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by Coursework)为研究个案,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实证调查法,深入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科研等状况,以期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给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带来冲击,要适应未来的新闻传播业态,新闻专业就应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提升学生的跨媒体整合性思维、跨学科的素养能力及在新传媒环境下的动态适应能力等等。在实践路径方面,地方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重视"知识重构"与"能力再造",使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方式;优化现有课程体系,突出融媒体教育,深化交叉学科学习;建立校媒合作机制,强化学生的多媒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宋付力 《传媒》2018,(13):78-8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涌现出技术伦理、参与伦理、运营伦理等一些新问题.在这些新的新闻伦理问题面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网民对技术生产新闻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提升公民参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伦理意识和对新媒体内容的选择水平.面对新媒体产生的新伦理问题,本文提出,应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体形态、对象范围、内容范畴三个方面入手,发挥媒介素养对新闻伦理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视实验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新的举措。在影视实验教学中,教师把影视技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体的环境中,受众获得信息接受者与发布者的双重身份,这样的媒介化社会环境对民众的新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长过程中自我习得了一定的新闻素养。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新闻素养在没有得到系统教育和学习的情况下,在新闻知识、新闻实践、新闻辨别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应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开设课程、引导实践、营造环境等,为提高大学生新闻素养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社会,受众与媒体的关系日益密切,媒介素养教育自然也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栏围绕这个话题发表了两篇文章,以期对读者认识、理解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新兴的概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发展方便了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过分依赖媒介以及缺乏信息辨别能力是当下中小学生媒介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近几年来出现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新闻切入,来探析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从媒介使用、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造成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冯瑞珍 《新闻界》2012,(21):70-74
本文以河北省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学生为例,进行媒介素养调查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近期媒介素养呈以下特点:学生媒介接触渠道比较多样,以电脑为主,但使用手机网络人群数量具有强大的上升潜能,媒介消费动机倾向于了解信息但是以娱乐为主。学生对媒介的理解和分析批判素养较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媒介的商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对大众文化具有较高的认知与反思能力。在参与媒介传播能力方面程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试图从提升媒介用户素养的视角,通过新闻媒介素养的内容与概念、媒介素养养成中存在的问题、用户媒介素养提升方法路径等方面建立分析框架,研究分析提升媒介用户素养在算法偏见治理中的作用,为算法偏见治理和提高媒介用户在新闻信息获取、新闻信息运用、新闻信息判断与认知等方面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