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华社的分社记者,工作就是"哪里需要哪里去".看起来,这样的工作条件要成为专家学者型的新闻工作者似乎不大可能.但是,新华社注重新闻调研的传统工作方式与作风,使不同岗位的记者都有可能业有所专,在分社工作岗位上的确涌现过一大批专家学者型记者,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日前新华网推出的首批"新华社名记者、编辑专栏",笔者名列其中,而且是分社记者中唯一一个,也就是因为笔者在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和环境资源方面报道"有所专"得到的莫大荣誉.  相似文献   

2.
首都新闻单位驻内蒙古记者联络中心最近在呼和浩特市成立。首都新闻单位驻内蒙古记者联络中心是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做好抗美援朝的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先后派出50多名记者、编辑赴朝,并组建了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及其分支机构.新华社记者跟随志愿军部队深入战斗前沿,采写了一批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在新中国军事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九年,是我们江苏分社通讯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一年。这一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通讯员来稿刊登在人民日报头条位置上的有四十篇、被总社采用的新闻图片有四十二张。鲜明的对比过去,我们分社记者一般都认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要求高,发稿时间急,因此总感到邀请通讯员写稿把握不大。一年的实践证明,通讯员不但能够写稿,而且还能提供不少新鲜主题,写出不少好新闻,被人民日报刊登在头条要闻的位置上。当我们总结一年来通讯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开展了通讯工作以后,扩大了我们记者的眼界,开辟了稿源,也使分社  相似文献   

5.
四月四日和四月九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传“绝招”》、《两粒滚珠》两篇千把字的短稿,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传“绝招”》是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史越峨写的。这篇短通讯发表十几天之内,新华社、人民日报连续收到广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十九个省市写来的九十八封读者来信。所有来信都热情地赞扬了老焊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党组最近通报表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拒收采访对象“馈赠”的一些新华社记者。近年来新华社总社各部门和国内各分社为了保持记者队伍的廉洁,加强了思想教育工作,许多分社专门制定了有关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规定,使廉洁奉公的精神得以发扬。浙江分社记者陈坚发在采访时,被采访人硬塞给他1000元,事后他交由分社党组  相似文献   

7.
3月12日,人大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应邀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纪念穆青诞辰90周年暨新闻名篇与名记者全国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论穆青的记者成才观》的大会主题发言。此次研讨会由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社河南分社、中共河南省开封市委共同主办。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李存厚、新华社秘书长张锦,以及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研讨  相似文献   

8.
1948年12月,新华总社派出范长江、徐迈进为首的先遣队,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郊区的良乡集中,接受平津战役报道任务,并准备进城接管国民党的新闻机构,同时筹备办理总社迁社事宜。华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亦派出人员,参加了这个新闻先遣队,由副总编辑袁勃率领,准备到北平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和重建新华社北平分社(1946年间新华社曾在北平设立分社.后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查封)。  相似文献   

9.
做全媒体记者实在不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全媒体记者"这个头衔适用于新华社绝大多数驻外记者.就我熟悉的非洲而言,每个地区分社通常只有一至两名记者,负责驻在国和兼管国日常新闻报道工作,这包括对内中文报道、使用驻在国官方语言或其他语种的报道、音频、视频报道、摄影报道、体育报道、网络报道和经济信息采集等内容;此外记者还要承担各种源源不断的其他媒体的约稿、直播连线任务等.而除了新闻报道工作外,新华社驻外记者还要扩大社会交往建立必要的当地人脉,管理文字、视频、摄影及营销雇员,同时维持分社正常运转,兼任厨师、司机、技术员等,真正是一个人的日子在海外过起来……  相似文献   

10.
深入现场积极报道 7月上旬,浙江省杭嘉湖平原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在事发的头天,新华社浙江分社就派出文字记者虞云达、摄影记者徐邦、庞伟良三人前往灾区现场采访,发出第一批稿件,被报纸、电台广泛采用。接着,一批接一批地派出记者,深入灾区,作连续报道,直至8月中旬,记者还在灾区采访,不断地发出文字稿件和照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7月初,浙江省杭嘉湖地区300多万亩水田被洪水淹没,干部和群众心急如焚,作为新华社记者,也是心系灾区。7月5日至8日,分社农村室主任虞云达和人民日报记者高海浩一起实地采访了受灾最重的嘉兴市和湖州市农村。又沿太浦河,到江浙两省和上  相似文献   

11.
中共广东省委于五月二十八日发出关于南方日报和新华社广东分社实行合并的决定.决定指出,新华社广东分社和南方日报的合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南方日报的新闻报道,同时做好对人民日报和新华总社的报道工作.合并的办法是:将新华分社和南方日报的采访机构统一起来,一方面是新华通讯社的分社、南方日报的采访部,另方面又是北京新华总社和人民日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编委会《关于人民日报地方记者站与新华社地方分社分开设立的报告》,已经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同意。人民日报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记者站是1959年1月与各地新华分社合并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经过二十多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1981年以来,经中央同意,人民日报已在二十四个省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两名青年记者汪青春、汪延去年夏秋骑着自行车,对藏族人民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采访。在历时一百余天的采访活动中,他们跋涉二千多公里,采写了近八万字的稿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西  相似文献   

14.
新华通讯社灿若群星的记者队伍中,原解放军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肩负少将军衔的高级记者刘回年格外引人注目。1963年7月,刘回年刚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被组织上看中,分配进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经总政治部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起担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奉命率中央记者组赴沪工作;1977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代理社长兼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新华社开始在海外建立分社组织。从1947年5月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陆续在境外创建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4个分社,其中平壤分社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最后一个境外分社。1949年9月16目,中共中央宣传部致电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特派员,刘桂梁同志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5天后,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编委会《关于人民日报地方记者站与新华社地方分社分开设立的报告》,已经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同意。人民日报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记者站是1959年1月与各地新华分社合并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经过二十多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1981年以来,经中央同意,人民日报已在二十四个省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首批祖国大陆报纸类赴台驻点采访记者抵台 首批祖国大陆报纸类记者 5月 l6 日晚入台驻点采访,他们是人民日报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郑固固、吴亚明。这两名记者将在祖国宝岛台湾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风土民情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2月8日,新华社两名记者入台,成为祖国大陆首批赴台湾驻点采访记者。 目前,已有多家台湾新闻机构不间断地轮派记者在大陆“蹲点”采访,前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已达5000多人次,祖国大陆记者只有约两百人曾赴台采访。(此页稿件为辛岩供)上海数字电视台将于明年元旦正式启动 上海有关部门宣…  相似文献   

18.
我在新华社赫尔辛基分社连续工作了近8年,先后担任记者和首席记者,除了向总社发回大量文字稿之外,还向摄影部发回图片3700余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拍摄的,少量是搜集供稿。总社摄影部国际编辑室的同志说,在国外没有专职摄影记者的分社和小分社中,赫尔辛基分社的摄影报道搞得最出色,发回的图片不仅多,而且质量高,主题也选得好,很实用。赫尔辛基分社是个小分社。同在分社工作、出身摄影之家的夫人杜新,是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得力助手。她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不仅喜爱摄影,而且颇有研究。我在1975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后也迷上了摄影,…  相似文献   

19.
刘人杰     
刘人杰,1936年4月生,山西平定县人。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政协山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4年起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今已四十二个春秋。先后在三个分社工作过,其中:1964年以前在上海分社任记者;1964年至1983年在山西分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组长、分社领导组成员;1983年被任命为青海分社副社长,1985年任代社长、党组书记,主持分社工作,为时三年多;1988年调回山西分社,后任副社长、党组成员,直至今年年初退休。  相似文献   

20.
报纸类 一等奖(17篇) 1、林晨、杜文峰(新华社山西分社)《太旧高速公路创造出我国筑路史上的佳绩》 2、崔济哲、薄先锋(新华社山西分社)《省委书记哭了》 3、王启星、池茂花(新华社山西分社) 《太旧高速公路进入施工高峰——山西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给予支持》 4、阎晓明(人民日报山西记者站)《干部群众同心 速度质量并重——太旧公路进入冲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