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田辰夫(2003)谈到“专有名词”,认为“一般不用数词量词,用的时候就产生了特殊的意义”,如“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其实,从古至今,汉语都有“数量词+人名”,是正常用法。太田辰夫认为“白干一下”“去电影一下”“人家母女一场”“二房一场”等,都是凭着使用“一下”“一场”这些次数补语,和“可以”“那么”“怪”等助动词、副词,而勉强使得名词用作动词的。其实,“母女一场”的“母女”与“白干”等其他词语不同,不属名词活用,而是关系名词,而关系名词有它不同于一般名词之处。  相似文献   

2.
“徵”、“征”、“祉”是中文里的三个汉字。其字音分别为:“徵”是多音字,有两种读音,一为“zhi”,一为“zheng”;“征”与“祉”均为单音字,都只有一种读音,前者读成“zheng”,后者读成“zhi”。  相似文献   

3.
曹家还 《新高考》2013,(5):53-55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网友自发发起的倡导大家节约粮食、不剩饭菜的“光盘行动”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节约之风。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一起做“光盘”一族吧!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今天的教师再也不用“跪着”教书了。但是我们要牢记,还应尽可能地不让学生“跪着”学习。课堂上,教师的存在不是为了让学生“顶礼膜拜”,而是最大限度地为其呵护一份纯真,开启一份智慧,培养一种思维。有时,一名“傻”教师会教出一班“聪明”学生。相反,一名“聪明”的教师,则会教出一班“傻”学生。  相似文献   

5.
“渡”与“度”,人们很容易混淆,如“欢渡春节”“度过难关”等。其实,“渡”的基本意是“从一岸到另一岸”,而“度”则指“过(时间)”“经过”。这样,“欢度春节”就不能写成“欢渡春节”,“渡过难关”不能写成“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前,汉语“文学”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学问和学术。近代以后,西方现代文学观念进入中国,但汉语中表示此概念的“文学”一词可能并非直接来自英语,而是来自日语,准确地说,是“来自西洋,路过日本”,日语用汉字“文学”翻译英语literature,汉语由日语直接借用。但日语只是借用了古汉语“文学”一词的语言形式,其意义与该词固有含义无关,故现代汉语“文学”一词实为外来词。汉语中接近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词语是“文章”或“文”而非“文学”,因此,现代汉语“文学”一词实乃一错位译名。  相似文献   

7.
王亚元 《语文知识》2010,(3):89-90,F0003
近来有学者提出“雕虫”的意思是“雕饰”,“雕”与“虫”同义连文。追溯“彤”、“镂”、“虫”三字的本义、本字以及“雕虫篆刻”一词的由来和词义演变脉络之后,可以得出在古今文献材料中“雕虫篆刻”主要用来形容文章小道或词章小技,然而由于其最初所指对象“赋”这一文体的特殊性,“雕虫篆刻”逐渐具有了“雕章琢句”这一非常用义位。“雕虫”作为“雕虫篆刻”的缩略语,其意义所指与“雕虫篆刻”是一致的,同义连文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必须努力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确立了“办特色教育,育特长人才”的办学方针。其具体做法是:办好“一社”“一站”“两报”,  相似文献   

10.
“幅”、“副”和“服”都可以作量词使用,但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幅”读作“fú”,作量词时常用于形容布帛穴bó雪、尼绒及图画等,如:“一幅金绫穴líng雪装裱穴biǎo雪的纵幅国画”、“一幅绣了字的锦旗”、“用两幅布做一幅床单”等等。“副”和“服”作量词时都念作“fù”。“副”,原指成套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碗筷”等。后来,发展成为专指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等。现在,表述面部表情也多用“副”,如“一副迷人的笑容”、“一副严肃的面孔”等等。“服”则用于中药,中药一剂或煎…  相似文献   

11.
关于著名Hi比,。。不等式,有两种较常见的形式:设0<>:aswt+co,0wt】氏wt+co,则‘、__。_。rtry。‘_‘._^__,,_,。…_..t。。_,_、。。t__。W71,1、。,。_‘__“这里,0一3/VZ一上一1.121320343,文[3j则改进了(3’式的常数:0一。一j二7---(音)‘”。1.2811.——土’””’”““-“’“““““”””-”——“”“——————“”一——““”——‘—’乙J1+K”K”-“’——““”使之更大些·本文拟:i’1(2)式作类似于【河的改进,为此,要用到下述Euler求和公式[“.设…  相似文献   

12.
拆字戏解     
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真:正“直”是它的立足“点”。便:予“人”方便,“更”是于已方使。便:“奉”承他人的一“手”。迟:落伍,有时仅仅是你比别人晚“走”了一“尺”。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超越别人。  相似文献   

13.
【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被老师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列的是“1吨”“2公斤”“3克”。  相似文献   

14.
张海新  孔陶 《江苏教育》2007,(22):F0002-F0002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是一所现代化新型学校。创办以来,该校从“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教育思想出发,以“道德高尚、素质全面、特长鲜明、思想活跃、身心健康”为育人目标,通过“课外阅读”、“思维训练”、“英语口语”、“电脑应用”、“艺术体育”、“自主管理”等特色项目,使学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思维敏捷的头脑,有一项独特的艺术专长”,并“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人才培养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村一”教育要培育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如何将“一村一”学历教育长期培育与新型职业农民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有机融合,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实现学员学历和能力“双提升”,已成为改革“一村一”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省建立试点、开展实践,探索适用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一村一”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十字令”是以数字“一”至“十”开头,十句为一组的一种小令。它形式整齐,寓庄于谐,或塑造一种人物形象,或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有许多“十字令”广为流传,现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对头痛写作的学生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费吹灰之力“搞定”一篇作文。就有这样一种深受学生们“青睐”的软件,熟练掌握后,只需几分钟就能自动生成一篇文采出众的作文。还有各种作文升格技法指导,设定几种固定的模式,比方说“耀眼的标题”“精致的开头”“清新疏朗的结构”“隽永的语言”“留有余韵的结尾”等,你能随时拼凑起一篇“文采飞扬”的作文来。这,就是新时期的八股文。  相似文献   

18.
“机制”一词不可滥用近几年来“机制”一词非常时髦,不少人言必“机制”,甚至讲话一口一个“机制”。写文章一句话几个“机制”。滥用“机制”一词的现象非常普遍。我这里把“机制”这个词解释一下:“机制”是一个类似哲学上“实体”的概念,与“规律”紧密相连,没有...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小朋友,写作文要让“肉眼”帮你写“看见”,还要让“心眼”帮你写“想到”。比如:“小鸡就像一只嫩黄色的小绒球,一双金黄色的小脚不时地撒开,摇晃着身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句中的“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就是靠“心眼”的帮助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姜方 《初中生辅导》2010,(34):25-26
读后感是既有“读”又有“感”的一种议论文体,内容多为一事一议。同学们要走出写作读后感“误区”,做到少走弯路,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六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