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冯爱婷 《师道》2007,(7):54-55
与其给予学生整个世界,不如为学生插上人文翅膀。 到底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简单,人文,一个是关乎人,一个是关乎文。关心人类,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失衡的表现人文与科学是人类发展的两只羽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然而,反思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教育的失衡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主要表现可概括为“三精三荒”。首先,精于科学,荒于人学。我们的教育,只充分看到  相似文献   

3.
张艳云 《成才之路》2009,(13):44-44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观平天文以察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人类的教育要与天地协调,符合人的本性。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认为“人文”是一种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说,人文教育是指弘扬人性、重塑人的尊严,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当代人文教育是应理性主义的科学教育而生,试图呼吁把人从机器文明中解放出来,还人以人本身。联合国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桌会义报告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当前迫切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在物欲膨胀,人的精神萎缩的今天,反思教育,解悟“人”字,就显得更加必需了。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教育中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失衡的表现 人与科学是人类发展的两只羽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然而,反思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教育的失衡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主要表现可概括为“三精三荒”。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既然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就必然有优劣良莠之分。今天说的人文,是指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  相似文献   

6.
关莉薇 《农村教育》2005,(12):42-43
素质教育应是以全部人类文化为基础的教育.它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为基本特征。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技,就会落后,就要挨打;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就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杨院士这番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进行个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求善,“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做”?人文就是为了人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人文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牢固纽带。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8.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辞海》注)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当然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性评价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对学生进行全人格的评价,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人又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塑造,由人类创造并塑造着人们的社会文化,由物质技术系统的科学文化、精神艺术系统的人文文化、组织规范系统的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组成;科学文化以客观化的求真为旨趣,其效应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文化以主观化的唯美为旨意,其意义是充实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制度文化以群体化的扬善为宗旨,其效用是维护着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三种文化的发展虽然各有所旨,但人类文化仍须作为一个系统而整体性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人文?人文即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亦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要鳃决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是求善.人文就是为了人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一个真正的人的精神标准与内涵:一切偏离人文的都是错误的,一切反人文的都是邪恶的。人文精神是维系着人类社会的牢固纽带,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课程性质时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在认同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易垒酚:“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即“文化、  相似文献   

12.
提起“人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都以为它是个遭到批判的对象,是西方资产阶级追求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那一套货色。因此,对之讳莫如深,久而久之,“人文”就变成难以理解的空洞概念了。那么,人文到底是什么呢?人文,简单地说,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即关心人类  相似文献   

13.
冯爱婷 《师道》2007,(8):54-55
与其给予学生整个世界,不如为学生插上人文翅膀.   到底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简单,人文,一个是关乎人,一个是关乎文.关心人类,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简而言之,即重视人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它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人在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讲得很玄乎,我说没有那么多玄乎。什么是人文?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这是我比较通俗的理解。当然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解。教育,是非常非常缺少人文精神的,而且不仅中国缺少,全世界也缺少,中国尤其缺少。  相似文献   

16.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强化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必须清楚“人文”的涵义。尽管时至今日,国际国内尚无统一定义,但概略了解“人文”内涵及其意义还是必要的。“人文”原意是人的人性、人格、知识和才干的教育、培养和塑造。最先是针对神明天意,张扬人的聪明才智;后来又针对理性教条和决定论,宣扬人的个性和自由;当今是针对现代科技给人类和社会带来极其危险的负面效应(指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人文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推动力。当今倡导人文精神,给予人文关怀,乃是“人文”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社会系统运转的加速器,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保障.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将会大打折扣。在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和谐”的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人文关怀.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但是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资源的失衡。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古今中外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理解不尽相同,但都与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密切相关.在奉科学为圭臬的当今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传承人类的文明,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无疑需要人文教育来扶正失衡的天平,充当“基石“的角色.人文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主要体现在为科学教育启迪方向,为人格建构奠定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担负引导、示范和提升责任.必须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度来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 ——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史学具有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双重属性,它不仅探索教育的演化规律,也揭示人类教育活动的文化意蕴。多年来,国内的教育史研究,存在以科学探索取代人文阐释、重“西学”轻“中学”、知识结构失衡、研究成果影响不广等局限,损害了自身的学科价值。为了走出学科发展的困境,教育史学应从探索规律扩展到阐释文化。这一新的研究路径,要求“科学”与“人文”并重,扩大学术文化视野,树立教育史研究的整体观和全局观,“通”、“专”结合,从逻辑论证走向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