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霄  詹锐 《浙江档案》2015,(1):61-62
民生档案区域共享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形势下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推进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推进智慧档案建设与民生档案建设的最佳结合点。近期,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并要求深化"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这为民生档案区域共享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宁波市档案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有关民生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2.
《海南档案》2009,(4):1-1,4-7
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省各市县档案部门根据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的要求,对开展民生档案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2009年12月3日海南省档案学会在丈昌市召开了全省民生档案学术理论研讨会,部分市县、部门代表在会议上作了交流。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梳理,以从中得到启示,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民生,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2008,(4):7
4月18日,省档案学会召开2007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总结回顾了省档案学会2007年工作,研究部署了2008年工作要点。围绕"民生档案与服务和谐社会"主题,会议共收到论文81篇,31篇进行了大会交流,其中9篇论文的作者作了交流发言。省档案学会理事长关继南作工作报告,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学会副理事长韩李敏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省档案  相似文献   

4.
4月21日~22日,省档案局局长齐秀娟率有关处室人员赴牡丹江市及其所属穆棱市、宁安市进行档案工作调研。21日上午,调研组首先来到牡丹江市档案局,听取工作汇报,视察档案库房、档案接待利用中心、档案数字化整理加工室及档案展览馆。齐秀娟局长对牡丹江市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牡丹江市档案局工作扎实、思路开阔、敢于创新,在归档接收、服务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展览、法制宣传等方面很有特色。同时,希望牡丹江市档案局继续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巩固成绩、全面推进,进一步加强档案业务建设、深化档案公共服务、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在解决区级行政  相似文献   

5.
民生档案工作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民生档案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来,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为民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11月18日,第五次华北地区档案学会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会议围绕档案工作与改善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三个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总结档案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破解档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探寻档案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楠 《信息系统工程》2010,(5):135-135,127
档案服务民生是档案服务理念的升华,是中国档案服务的新方向。本文在充分分析民生、民生档案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民生档案的主要作用,并就如何加强民生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云 《档案》2008,(1):F0002-F00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档案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研讨档案资源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创档案资源建设的新局面,甘肃省档案学会近日在金昌市举办了全省档案资源建设论坛。全省备市(州)、县(市、区)及省直档案部门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有30篇有关档案资源建设的论文在论坛上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云生,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海军出席论坛,并发表了讲话。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建设》2003,(5):6-10
本刊讯4月15日,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省档案局副局长谈宝忠在江苏省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代表省档案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首先回顾了四届理事会以来全省档案学会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四届理事会以来,省档案学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和档案队伍素质,培育高层次档案人才为导向,牢牢把握开展学术研究这一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紧紧依靠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各团体会员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积极寻找档案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使之更…  相似文献   

10.
周本章 《湖北档案》2009,(11):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从而标志着我国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第16届国际档案大会第146次理事会议上演讲的题目就是“服务民生:中国档案服务方向的新选择”。2007年12月29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李正泉 《湖南档案》2010,(10):21-22
加强民生档案建设,是档案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意识平民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举国上下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档案部门必然重视民生档案建设,推动档案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档案局   一、以人为本,全力做好档案服务民生工作.一是加强民生档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适应民生需要的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建立完善服务民生的档案利用体系.二是以涉民职能部门为主,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继续围绕教育、劳动就业与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建立和规范民生档案.……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25日,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衢州为民生档案工作题词:“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大有可为”,从此,翻开了衢州民生档案工作新篇章。今年,省档案局又将民情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活动的抓手,到衢州开化县蹲点调研,组织专业人员攻关,形成了民情档案信息系统一即“开化模式”。“开化模式”是民生档案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陈娟 《湖北档案》2009,(3):22-22
民生档案是新时期政府服务民生、关注民生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始记录。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于2007年9月在浙江发表了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专题讲话。2008年1月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又作了进一步部署和强调.国家档案局已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由此,民生档案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建立和健全民生档案,立足民生档案服务广大民众是当前政府转变职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就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多次作出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在此背景下,杭州市档案局把创新民生档案工作、加强民生档案的全要素管理和安全利用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切入口,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体现到维护民权、服务民生上,以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为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陈世平 《档案》2014,(7):59-60
正近年来,天水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档案局的工作部署,以"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为已任,着力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利用工作,尤其是在完整记录、及时收集、规范整理"联村联户"档案和推进"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主动介入,积极作为,为推进民生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在全面开展土地承包、林权税费、计生医疗、社保医保、婚姻登记、户籍房产、灾后重建、抗洪救灾等民生档案建设的同时,以"双联"建档和推进"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和深化民生档案工作。一是部门联动,出台政策。主动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国家档案局也于2008年初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成为新形势下全国档案工作的重点和热点,也是摆在档案部门和广大档  相似文献   

18.
近日,省档案局伊爱华、刘忠文、田明等3名同志撰写的《加强民生档案建设,逐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民生档案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在2008年全省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新华社浙江分社副社长林楠等9位省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强民生档案管理,使民生档案更好地为民生服务"的提案。作为此项提案的主办单位,4月15日,省档案局会同省民政厅、省统计局、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等会办单位联合召开了一次政协提案办理座谈会,共商推进民生档案工作大计。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与建设》2007,(5):59-59
4月19日至20日,省档案学会在南京召开全省档案学会秘书长会议。来自各市档案学会秘书长和省各专业档案研究会、省档案学会各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2006年全省档案学会工作,部署了2007年全省档案学会工作任务。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谈宝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陈道康代表南京市档案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