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创诗学是建立在“基础文类”上的诗学 ,中国诗学的“基础文类”应是抒情诗 ,最早从文学角度研究抒情诗的是汉代关于楚辞的评价和《毛诗序》 ,这是中国古代的原创诗学。原创诗学的主要贡献在三个方面 :1、确认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 2、关注文学的艺术形式。 3、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这里有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沟通,又有中国诗学和外国诗学的对话。中国现代诗学应当保持以抒情诗为本、推崇体验性的传统诗学观念。同时又在诗对客观世界的历史反省能力和形象性上向西方诗学有所借鉴;中国现代诗学应当保持传统诗学的领悟性、整体性、简洁性的形态特征,同时又在系统性、理论性上向西方诗学有所借鉴;在诗学发展上,中国现代诗学应当保持传统诗学的“通”中求“变”,同时又不拒绝在艺术的探险精神上向西方诗学有所借鉴。这是我一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形象是艺术的生命。抒情诗同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一样,都是以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形式的不同,又使抒情诗和叙事文学在形象描绘上各具自己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叙事文学是直接描写人以及与人的活动、事件有关的情景,而抒情诗却主要描写与人的思想感情有关的情景片断。更主要的是,叙事文学的形象以它的具体性、明确性,给人以浮雕般的观感。而抒情诗的形象则往往是以其含蓄性,给人以玩味不尽的想象。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在我们的文  相似文献   

4.
原创诗学是建立在“基础文类”上的诗学,中国诗学的“基础文类”应用抒情诗,最早从文学角度研究抒情诗的是汉代关于楚辞的评价和《毛诗序》,这是中国古代的原创诗学。原创诗学的主要贡献在三个方面:1、确认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2、关注文学的艺术形式。3、从的角度研究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西方诗学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是以叙事文学为主的传统,浪漫主义运动兴起,抒情诗发达了,才渐渐多了抒情诗的理论。体大思深的黑格尔《美学》,其抒情诗学部分,就是西方抒情诗学特别是浪漫主义抒情诗学集大成的美学总结。黑格尔的抒情诗学是以他的哲学、美学为理论基础的。他的哲学体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或称唯理主义,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由“理”即规律具体化而成。“理”又叫“理念”,是一般,具体事物是个别。当“理”或“理念”未外化为具体事物时,只有抽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古典叙事文学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先有一个介于门阀世族和平民阶层之间的庶族文士阶层形成并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然后,叙事文学之自觉才有可能,叙事文学才能大量出现。中国古代庶族文士阶层形成强大的力量并和掌握话语权的门阀世族形成抗衡是在中唐时期,因而叙事文学的自觉也是在中唐时期。抒情文学由唐前极盛至中唐而退缩,叙事文学由民间而文人、由文人创作的不自觉至中唐随着庶族文士阶层的形成而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叙事文化学学科内涵涉及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三个层面,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予以理论定位,设定操作指南。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尤其是广义叙述学之间有其异同与关联,明乎此,则可明确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属性定位。  相似文献   

8.
叙事文学是一古老而传统的文学形式。与传统相比,当代叙事文学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法,在情节的叙述、艺术的表现方式等方面演绎出了更为开放、更为灵活的个性。鉴赏叙事文学作品,首要任务便是充分把握当代叙事文学的某些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6):14-16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谶纬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富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态之一。谶纬与叙事文学具有共同的虚构特性,它的兴衰与叙事文学的命运密切相关。本文从谶纬的兴衰历程反观叙事文学的发展,以期重新审视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虚构曾以攀经附典的方式积极介入政治生活,在权力场上与谶纬交织在一起。叙事文学的基本要素曾借助谶纬获得发展,但也因谶纬遭受的打压和禁毁而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叙事文学范畴的“虚构”,可进一步区分为题材意义上的虚构和叙述方式意义上的虚构。在“非虚构文学”(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新新闻小说等)这一看似矛盾的概念中(因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本质论诗学中,判定叙事文学的文学性的根本性的标准无疑是虚构性),其“非虚构”当是就题材上说的,其“文学”(虚构性)则是就叙述方式上说的。由于它在叙述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是显示、场景叙述,故其虚构性是不可避免的。过去有关这类文体是否容许适当虚构或其虚构性的限度如何把握之类问题的讨论,由于未区分题材学上的虚构和叙述学上的虚构,致使其讨论在文体理论的建设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论敦煌说唱文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芳 《家教指南》2005,10(6):102-106
敦煌说唱文学是敦煌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形式新颖别致.尤其在叙事艺术方面更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大胆运用敦煌其他文学样式罕用的铺陈敷衍、想象虚构和夸张渲染诸表现手法,使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首次跨入长篇巨制的创作时代,为推动中国古代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赶牲畜人的妻子>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创立了属于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学,其清晰而又丰满的叙事线条、传统而又巧妙的叙事手法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叙事线条的理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澳大利亚的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4.
在郭小川长达40年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政治抒情诗是他收获最丰厚,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品.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诗学特征为把握时代脉搏,表现宏大思想主题,中期则自觉依附政治,展现诗学理想,后期图解政治概念,丧失美学特征.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叙述技巧和文体特征共同构建了叙事文体的结构。叙事文体学理论综合分析了叙事文体学的共同特征,开辟了文学分析的新视角,为欣赏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视角。南非作家库切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在叙事文体学综合框架下彰显了章与章的巧妙。由空间视角和意识形态视角建构的多元视角,从叙述学角度表达了受压抑的主人公在充满战争、军队、种族隔离的社会中苦苦挣扎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元代文学的研究是从推崇元曲和元代小说开始的,就元代文学的实际创作情形而言,这种认识误区曾深刻地影响到元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及相关领域的进展。从今天的文献整理情况来看,2005年出版的《全元文》收有3000多位作者3万余篇文章[1];2013年出版的《全元诗》收有5000余位作者近14万首诗[2],而现有研究中,金、元两代诗学一起缺失了。事实上,元代诗歌无论是创作还是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杜志强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52-53,61
建安风骨作为文学史上特异的景观,历来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者往往关注于建安诗人与时代风气之关系,而忽略了文学系统内部之间的一种延续性。其实,建安风骨的形成在极大程度上是文学内部的一种演变,是儒学诗学体系、骚学诗学体系和庄学诗学体系相互融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的诗学观,认知诗学主张从认知层面去探讨文学文本,关注文学阅读与人类认知的基本关系。雪莱在两首著名抒情诗《西风颂》和《致云雀》中,通过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利用自身的隐喻思维与读者在识解经验世界中形成的概念结构产生联系,这种认知上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内涵,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诗人—读者在思想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5,30(1):18-21
故事类型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主体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故事类型的分类原则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分类原则来说,"AT分类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范式,将浩如烟海而又零散繁杂的世界各地民间故事系统地归纳为条理简略清晰的类型索引。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又不能简单照搬"AT分类法"。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叙事文学故事类型编制方案原则是在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从中国叙事文学的实际出发,创立中国叙事文学的故事主题类型索引。  相似文献   

20.
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没有阐释力,只是对"文学阅读过程的解释说明"。文章通过查看认知诗学与后结构主义诗学的渊源关系,发现认知诗学家们借鉴了卡勒的诗学观,却忽略了卡勒在诗学阐释方面的独到见解。认知诗学将阐释的概念置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心理框架,通过主体经验将文本与世界相关联起来,成为一种语境化的诗学和独特的阐释理论,而不只是一种阅读理论。对照卡勒提出的"文学能力",不难发现,认知诗学家关注的只是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而非文学能力,这使得认知诗学的理论建设缺少一个文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