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而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发展水平的标准关键在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竞争力,同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渗透,彰显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从软实力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文化的导向力以及民族的凝聚力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提高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它的产生有着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旗帜,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政治颠覆和文化殖民的关键,是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时代命题。其中,关注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理,是研究在高等学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回应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选取影响过程这个视角,抓住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必须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重视现代传媒在社会思潮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必须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创新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建设和谐文化。价值引领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群众基础、社会环境和组织保证。建设和谐文化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进行价值引领必须遵循正确的前提、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其创新突出地表现为: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要高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辨证的眼光透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社会思潮的共同意识,最大限度达到共识、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社会思潮朝着有利于促进人民精神更加昂扬向上的方向发展。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在多样性社会思潮中坚守社会伦理道德;必须继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抵抗渗透的抗击力、反击力和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必须积极引导各种非理性思潮、毫不遗力地抵制腐朽反动思潮,促进社会多样性健康思潮和谐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并就建设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年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在党的文件中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确立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本路径是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切忌急功近利;要立足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要把文化建设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基本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作为其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指引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具有团结民众、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激励机制,鼓舞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以质朴的语言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方向,正确地引领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概括提炼,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应遵循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和简明性的啄则,可将其概括为民主、公正、人本、和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出发,其传输的对象和内容既要面向本民族,还要面向全人类;从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特点出发,其传输过程要遵循理想信念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容与精髓,讨论了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提出高校建设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方针。在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贯彻“十二五规划”中对体育及体育文化事业的要求,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软实力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及高校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从自发不断地走向自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影响。书法自觉不仅包括艺术自觉,还更应包括文化自觉。当前,中国书法应逐渐走向文化自觉,即自觉承担起当前中国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性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高校如何寻求科学路径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包括: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剖析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培育大学生文化强国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一系列重要概念,主要是文化、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业态。厘清这些概念及其关系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地提出文化价值观这一新的命题,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高职学生文化价值取向存在着古今矛盾、中西冲突、义利之辨、科学与迷信等困惑,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从文化的感性自发向理性自强的转变,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