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重点分析了制约绥化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认为影响与制约的因素大体有这么两点:一是需求方面的,主要有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及市场化方面的影响;二是供给方面的,它包括社会基础结构状况与投资水平及管理体制与法制化水平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根据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第三产业中间需求率的考察显示,该指标呈现出了稳定的增长趋势。这一趋势表明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内部结构的升级及各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深化。从三大产业各自对第三产业的中间需求率的进一步分析看,三者均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稳定增长态势。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与第三产业间的产业关联变动情况上所表现出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等教育的供求囿于中国国情有其独特的特征。其供给主要取决于教师供给、教育投入规模等因素,而需求则取决于有现实购买力的差异化需求和对高等教育的过度要求。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必须从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大力扶持,而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向管理、师资等因素要效益。  相似文献   

4.
陶怡 《华章》2012,(34)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国家的调控政策、圈际经济环境、经济周期的轮回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房价的涨跌,但从根本上看,最终决定房价涨跌的关键仍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参与决定房地产价格形成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南通房地产价格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展开了多项研究,但对其变动原因则一直缺乏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目前国际学术界采用的“供给—需求—制度”(SDI)框架对于理解单个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动趋势具有一定帮助,但对解释不同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动的适切性缺乏严谨的论证.SDI框架将“供给—需求”和制度割裂开来考察各自对教育收益率的独立影响,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所以,本文提出“市场化:供给—需求”(MSD)框架,探讨市场化程度与供求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供给—需求”关系变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验证了MSD框架对解释多经济体教育收益率变动趋势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6.
朱耿男 《成人教育》2021,41(4):40-45
制约农村成人在线教育发展的既有需求侧因素,也有供给侧因素。需求不足的症结主要在供给。虽然农村成人在线教育供给不足,但从国家对农村发展推出的各项利好政策以及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态势来看,农村成人在线教育供给机遇与挑战并存。农村成人在线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完善体制机制供给,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主体供给结构,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创新供给方式,提升供给效率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了供给、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在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资本供给、技术进步、进出口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而劳动力素质、需求结构、政府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有限,外资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清代矿业投资政策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矿业政策缘何会发生变动通过梳理分析,我们发现,清代的煤炭需求,不论是数量还是构成,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矿业政策的演变正是以此为基础的。就清代而言,矿业政策约束的主要是煤炭的供给,需求发生变化,供给机制亦随之改变,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认为,清代的矿业政策变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与三螺旋理论构建出二维政策分析框架,对《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归类整理和数据统计发现,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政策工具使用频率的分布明显不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内部结构明显失衡;环境型政策工具的配置比例与内部结构均比较合理;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欠缺,内部结构差距悬殊;国家对体系建设、多元参与和人才培养的关注较多,却忽视了态度立场的引领与财政支持的保障。未来应适当缩减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协调不同政策工具的分布比例,发挥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实现不同政策工具内部结构的均衡化发展。同时,也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财政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代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出发,根据第三产业的特征、功能和有关规律,对影响第三产业商品市场供求的因素和供求矛盾进行了分析。 一、第三产业商品的市场需求 需求是决定第三产业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第三产业商品量。作为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第三产业商品的需求同实物商品的需求一样,其变化规律也遵循需求定理,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第三产业商品的需求规律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发现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大,第一和第三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能源消费强度对第一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值,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弹性系数为负值。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能源供给,...  相似文献   

13.
关于消费需求制约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有效消费需求,不仅指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而且还指现实消费需求即实现在商品或服务购买上的消费需求。制约有效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量及其变动,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预期,供给状况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养老需求、服务供给和供需匹配三个方面对2000—2019年间发表在CSSCI期刊(含扩展版)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养老需求方面的文献主要探讨了农村老人的需求结构、影响因素和特殊群体的养老需求;服务供给方面的文献主要探讨了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供需匹配方面的文献主要探讨匹配程度的评价,提出了精准匹配的目标。从农村养老服务供求关系来看,未来研究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识别农村老人有效需求,探讨社会因素对农村老人养老需求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二是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激励机制、不同层级政府作用的实现机制和多元供给主体间的协同机制;三是加强对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养老管家"和信息技术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实践表明,人口因素、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就业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从中揭示了青海省就业压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指引下,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值得探讨。本文选取四川省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作为分析样本,从农业内部各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贡献率以及其主要产业弹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剖析。经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四川农业存在自身内部转换能力弱、以及产业内部结构单一化趋向严重、各产业贡献割裂明显且出现退化现象。针对现阶段四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问题,利用实证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进而促进四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决定跨国公司资源配置当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跨国公司本身的需求特性、所在区域的供给特性及跨国公司的公司特性。从需求特性看,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及标准化程度低、采用小批量生产方法、小的工厂规模及跨国公司在当地较长的存续期限会提高其资源配置当地化水平。从所在区域供给特性看,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区域范围大小及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会对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当地化水平产生影响。公司特性中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战略是影响跨国公司资源配置当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同一跨国公司体系内分支机构的地理分布状况也有影响,而母公司国籍因素的影响作用则较小。当地政府应从利用当地资源和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制定政策,提高区域内跨国公司资源配置的当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全面分析温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人口变化和学前教育需求,尤其对生育政策调整后户籍人口的生育变动、省外流入人口生育变动、学前教育需求峰值及趋势进行数据分析,提出要精准规划、扩充学位供给、激发办学活力、建立扩容机制、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等建议,为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要做到对法律的有效运作,就必须通过市场机制对这种资源进行配置。用“供给——需求”的方法对法律的供给因素及供给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法律供给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结构、政治、既存法律制度、法律价格、法律生产成本、法律供给技术水平、法律社会福利等,而供给模式主要集中在强制性供给和诱导性供给、粗放型供给和集约型供给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变劝主要受到来自需求、供给、市场结构、政策与体制四方面的综合影响。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力量、深入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及其传递机理,对于 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行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