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国上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因国家政治权利的参与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推动,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从文化主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
近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国上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因国家政治权利的参与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推动,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从文化主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丁作中的政治、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德昂族有着独具民族特色、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迭古达楞格莱标》和浇花节。对于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通过政府主导型、全面普查工作、鼓励民间参与和开发中保护的方式让德昂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相关措施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正在全国开展。凡属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造型艺术、民间口头文学、大型民俗活动等,均属保护之列。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其范围十分广,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5.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兴未艾。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肯定政府及知识界的巨大作用,还要充分认识到民间社会生存的自然秩序,发挥民间百姓的主体性作用,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良好的民间基础,为此,笔者提出民间“基层社区”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保护”、“民间社会保护”三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颇大成果,但仍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几个紧迫的问题:一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要落实到实处;二是《中华民俗大典》的出版是对民俗文化的抢救,但迟迟不能出版实际上放弃了很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三是对参加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使他们掌握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编印一些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的教材、书籍,普及民间文化知识;四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和展示中,只看到的是物质文化,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对民间文化教育要从制度、课程上作规定。  相似文献   

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几个紧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颇大成果,但仍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几个紧迫的问题:一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要落实到实处;二是<中华民俗大典>的出版是对民俗文化的抢救,但迟迟不能出版实际上放弃了很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三是对参加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使他们掌握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编印一些民间文化、民间文艺的教材、书籍,普及民间文化知识;四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和展示中,只看到的是物质文化,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对民间文化教育要从制度、课程上作规定.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青岛市成功申报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等10类2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承渠道不畅,与教育脱节,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等原因,青岛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构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形式、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促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在政府、民间、群众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对这一新兴事物表面化的理解和误读,在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甚至加剧其灭绝的隐患。论文分析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身存在的负面影像和现状,并论述了政府、民间与公众应共同树立正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意义,提出了正确实施保护的几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舍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这一原则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重庆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际联系办公会为领导机构,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当今,从国外到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热潮,各国政府在讲,地方政府在讲,学界在讲,民间也在讲,但真正落实到保护上,却又难以操作。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都不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效果,因而应强调从转变观惫、更新理念、深层研究、动态保护等方面加以认真思考。本文以四川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力求通过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此更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中和古镇是海南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开展普查、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体制等十种措施,对于保护和传承好中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忻州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传习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传承人在减少,而且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基于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针对性地从保护规划、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对策,从而为深入、科学地开展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日益走向成熟,在制定保护政策、建设名录体系、开展普查工作、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保护理念的树立、财政经费的投入、法规标准的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坚持保护开发并重的理念、确立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调动多方经费支持的力度、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实现法制化和标准化管理以及建立统一协调的评估体系等途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一是由政府与民间合力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流构成,二是数量极大、散落或彰显于民间、为民众日常应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主流构成,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流和非主流的两个语域中心。宜采取的挖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期及长远对策是:加强对河南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和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发及特殊的民俗活动的组织开发;保护中原文化链,构筑河南“大文化”格局;加强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正规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何持续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和形式,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寻找、摸索、革新,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路。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原则,完善保护机制、建立保护体系、制定保护措施、合理有效利地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使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得以存活、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特征,决定了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效地保护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另一方面,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众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如何在当今的社会中,培养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已经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生存环境的变迁导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日趋衰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只是单纯记录已有的技艺和知识,更强调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命力,实现长久的活态保护。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不但能更好地激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以极大节省保护工作中的资源消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从休闲市场开发的角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扩大一点说,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专家提出了很多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据此,本文将从休闲市场开发角度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