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从功能主义的视角观察,主观之诉与客观之诉,事后补救之诉与事前预防之诉,形成之诉、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构成了世界范围内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基本模式。我国应当在借鉴域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行政诉讼类型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的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诉讼类型的多样化可以为当事人提供适当的权利救济方法,但是,诉讼类型的划分同时也存在限制当事人诉权的可能性。世界各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发展趋势是在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诉种。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类型的完善也应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任燕妮 《华章》2007,(12):99-99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阐述了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内涵,介绍了有关国家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并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结合我国本土情况,提出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行政诉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时间较短,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高度概括的行政诉讼类型化格局。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行政诉讼实践,确定科学、合理的行政诉讼分类标准。并使行政诉讼类型化,以实现行政诉讼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第三人分类是研究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在分析与借鉴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根据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利害关系的程度,从理论上将行政诉讼第三人分为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之第三人和与被诉行政行为有间接利害关系之第三人。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还没有确立行政诉讼类型化,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的贫困化和司法实践的无序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方法论上未能从理论和实践相区分的角度认识行政诉讼类型化。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这种区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来建构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化。  相似文献   

7.
诉之利益理论是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但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诉之利益的性质和要件是诉之利益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行政诉讼中,诉之利益的性质表现为:诉之利益既是当事人的利益,又是国家的利益;诉之利益具有程序法和实体法两方面的性质;诉之利益为诉讼要件。为了正确判断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具有诉的利益,应当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诉之利益的要件。  相似文献   

8.
诉之利益理论已经成为诉讼法学中的基本理论,对诉讼程序的启动以及研究受案范围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在行政诉讼法学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诉的利益,首先要研究其性质以及在行政诉讼中的功能.本文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粗浅的分析诉之利益理论.  相似文献   

9.
婚姻登记机关处理婚姻登记瑕疵纠纷缺乏法律基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条件和诉讼时效及判决功能难以适用于确认婚姻关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构建确认婚姻关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由法院统一按照民事诉讼程序管理大量婚姻纠纷,可以节省司法资源,畅通诉讼管道,保障当事人权利。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调解在审判实践中大量存在,需要确立专门制度加以规范。行政权的非绝对不处分性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是推进行政讼诉法制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类型是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鉴国外行政诉讼类型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实践,我国的行政诉讼可以依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和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来进行分类。根据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不同,行政诉讼分为行政相对人诉讼、其他利害关系人诉讼、公益诉讼和机关诉讼。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不同,行政诉讼分为形成诉讼、给付诉讼和确认诉讼,其中形成诉讼包括撤销诉讼和变更诉讼,给付诉讼包括课予义务诉讼和一般给付诉讼,确认诉讼包括积极的确认诉讼和消极的确认诉讼。  相似文献   

12.
行政裁决作为救济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本身也需要救济,特别是诉讼救济的保障。我国关于行政裁决诉讼救济经历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三条不同的诉讼路径,但不同路径仍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的思路,也存在理论上和观念上的障碍。因而,从有利于行政裁决制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诉讼救济路径,即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3.
重塑行政诉讼观念文化已经成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现代化的关键点之一。行政诉讼观念文化的重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培育其观念基础之上,实现行政审判的独立与公正,这就需要重新审视中西方诉讼文化,并进一步健全行政诉讼制度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受行政权侵害,监督行政权行使,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刻不容缓。从行政公益诉讼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我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原因,如公共利益遭受严重损害;行政公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进而思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问题,希冀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创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公益诉讼是现在法学界研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而行政公益诉讼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谓无原告,无诉讼,则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就成为重中之重。我国并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对其主体范围也不明确,因此研究主体范围问题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涵义入手,阐述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对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对行政诉讼建立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确立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要求,并结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就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事实推定不是民事诉讼所独有,在行政诉讼领域,由于具体行政行为种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证据确凿不应是行政诉讼审判实践中的唯一证明标准,不同种类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这为行政诉讼中事实推定的运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即当行政诉讼案件事实不明时同样可以以事实推定的方式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