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9月,我县教育系统统一招考学校管理人员,岗位有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按我的条件可以报考中学副校长职位,而我也以90分的高分胜出了。记得当时最后一道大题是"假如你是校长,你将如何管理学校?"虽然早已忘记了答案的内容,但从2002年至2010年,在两个中学当了8年副校长,后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当教务主任。从2008年开始,我就"活跃"在宝鸡市各类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讲台上,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教师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周启垠,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至1988年任什邡南泉初中副校长、校长,1988年任什邡德丰中学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1989年任什邡中学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1993年任什邡职业中专副校长,1998年至今任什邡职业中专校长、党总支书记。专家风范周启垠同志是专家型校长。他定期给行政干部、党员和全校教师举办“职教论坛”讲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力主推行“能学+实用”、“淡化理论、强化能力”等教学改革。改革举措用启垠校长在学校发…  相似文献   

3.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运行中枢。建设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影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效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副校长是否称职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做一名称职的副校长,除了要具备校级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鲜明的“角色”意识。找准一个位置副校长是学校行政管理系列上的“兵头将尾”。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在学校中统揽全局,对全面工作负责,唱“主角”;副校长则在校长的领导下主抓专项,对某一方面负责,唱“配角”。从权力上讲,校长对学校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而副…  相似文献   

4.
韩伟 《家教世界》2011,(7):88-88
走上副校长的岗位已近三年,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有条不紊地向前进,我作为一位新人,还处在学习阶段,管理谈不上,谈谈关于校长角色的一些粗浅认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显而易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曾经思考过,在教师心目中怎样的校长才是好的校长?怎样的校长才能让老师们心悦诚服呢?  相似文献   

5.
王中迎 《山东教育》2002,(28):14-15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现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虽不是校长,但还是要冒昧地给广大校长们提几条建议。 1 管理教师:多运用“非权力因素”的影响 有些校长管理教师习惯于运用“权力因素”的影响,过多地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教师则往往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口服心不服”。因此,建议校长们在管理中应注重“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即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质、渊博的学识、廉洁的作风、深厚的修养、公正的形象、无私的奉献,独特的人格魅力等非权力因素对教师施加影响。这样教师才会心中有你,亲近你,敬仰你,服从你,“此时无声胜有声”,使你“不战而屈人之兵”,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管理学校:多一些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走上副校长的岗位已近三年,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有条不紊地向前进,我作为一位新人,还处在学习阶段,管理谈不上,谈谈关于校长角色的一些粗浅认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显而易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曾经思考过,在教师心目中怎样的校长才是好的校长?怎样的校长才能让老师们心悦诚服呢?  相似文献   

7.
郑红山先生从校长的角度谈了他期待的副校长是什么样的“身段”,我也想从一名教师的方向看看副校长应该有什么样的“容貌”.郑校长“期待副校长是能办实事的将才”,对此我非常赞同,就让我从一名教师的视角来描绘普通教师最期待副校长应该是有什么才、办什么事的人.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我从城镇中学副校长的岗位来到了一所农村初中——中固中学任校长。中固中学是一所学校管理和基础设施都比较优秀的农村中学。怎样加速学校发展.把这所农村中学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成了我必须做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不少教师的试卷“讲评课”往往是一讲到底,我讲你听,我讲你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了兴味索然。不久前,一位校长给我介绍了一节试卷“讲评课”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赵升明     
《山东教育》2001,(29):11-11
赵升明,1993年主动请缨,从高密镇教委机关到城南中学任校长。到任之日,为城南中学开学前教师集中培训日。上午7时余,老师们开始陆续到校,见面不免对新任校长“嘀嘀咕咕”,而对路边花园一埋头拔草的中年汉子却视若无睹,以为是学校新雇之勤杂工。8时整,正式开会。只见那位两手尚沾有些许泥土的“勤杂工”道:“老师们,咱这次培训的第一课是——拔草!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教师培训会上,教育专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老师们反复挑选,结果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校长当即请来木匠挑选,木匠说:“这用得着挑吗?每一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可以做椅面,较长的可以做椅腿,短的可以做横档,连小木块也可以做加固的木楔。一句话,只要你用得恰当,所有的木头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2.
工作的第二年,镇教育组分给了乡村中学一个参加市教师节“师魂”杯演讲比赛预赛的指标。当时,乡村中学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经过慎重研究,一致推荐我代表学校参加。 我有些犹豫,校长看出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不要推卸了!小周,你也知道,基层教师参加市里竞赛的机会并不多,分给乡村中学的机会更少。珍惜这次机会吧,放手一搏!”  相似文献   

13.
正在英国的教育考察中,笔者参观的学校既有大学,也有中学、小学,这些学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校长们的良好素质。这些校长们个个都是教育专家、管理专家、沟通专家、学术领袖。我想,正是校长们的良好素质,保障了英国教育的优秀品质,铸就了英国教育的世界品牌。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英国学校校长们的高素质呢?  相似文献   

14.
副校长可以“下岗”了,并不是说让副校长失业,而是说可以取消这一岗位;不是说学校要“破产”了,而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因为这一职位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带来很多弊端:1.校长的“尴尬”。副校长和校长一样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任命,因此,副校长虽然比校长职位低,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帮手,可是他不是由校长任命的,校长对他的制约力有限。如果遇到比较合作的副校长,校长的工作当然是好做的,如果遇到个性太强的副校长,校长的权威就大打折扣,工作中的很多东西无法顺利地贯彻下去。有这样的案例:校长只身到该地任职,他的一些举措得到老师们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任职苏州电教馆馆长之前,我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了10年教导主任、3年副校长、10年一把手校长,亲手“建立”了一所特殊教育的数字化学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为我们的教育所服务,促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产生变革,让校长能从烦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的负担减轻,让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升。这就是我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做的。  相似文献   

16.
一、管理困境:被“统一性”埋没的“有效性” 一位骨干教师来到校长办公室,单刀直入地说:“校长,只要你每个月多加两百块钱给我,我就保证把这个毕业班的成绩搞上去。”校长在片刻的震惊之后,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多加两百块钱,你才能把这个班的成绩搞上去呢?既然你有能力把这个班的成绩搞上去,又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呢?成绩上去了对学生多重要呀,对学校也是一件大好事,也有利于你自己的专业发展呀!”该教师觉得很委屈:“让学生成绩更上层楼的确让学生与学校都受益了,但我付出了比其他教师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我又能得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正>学年结束给教师讲话,是做校长的"专利"。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我一直保留着这个经典的节目——为教师讲故事。时间长了,本人讲故事还讲出了学校教师的精神。刚到学校的头几年,我注意收集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讲给老师们听。有些老师把我讲的故事说成"某某教师现象",意为一般人难以实现的事而个别老师能做实做好。1999年到2002年,职业教育处于低潮期,当时职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滑坡,特别要求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那几年,我讲了"郁梅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善仲,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自1998年起任乐亭县综合职业接术学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以来,团结带领全校干部教师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办学成绩斐然,学校由一所普通的县级职业高中跻身国家重点职校行列,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本人因工作业绩突出连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县政府部门记功、嘉奖,2002年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张校长常说,没有“思想”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没有“思想”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校长培训工作是校长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校长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培训教师抱怨校长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行为不好、学习效果不理想,而校长们也抱怨“不学不行、学了没用”、“讲的道理都对、不解决实际问题”等等。这些都直接反映了校长培训工作的处境与效果,引起我们对培训工作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到新学校如何当好新校长,既是新校长直接面对的问题,也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从2002年1月开始担任苹果园中学校长.后干2003年7月调人八大处中学担任校长,到现在为止经历了一年半的“新学校、新校长”的锻炼。现将我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