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俊荣  龙蓉蓉 《科研管理》2017,38(12):116-121
在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运用1996-2014年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异质型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东部经济增长。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与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中部地区产出增长。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呈现出双重作用,一方面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基础型人力资本也通过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创新型创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我国2012—2021年30个省级行政区(缺少港澳台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领先区域、追赶区域和成长区域3组进行回归分析,深入探讨了创新型创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门槛特征和变量间的数量关系,研究了产业结构在创新型创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市场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全样本和分区域的情况下,创新型创业均显著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影响程度各区域存在异质性;全样本和追赶区域均存在2个门槛值,随着创新型创业水平跨区间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度也有所增加;创新型创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间接推动经济增长;高市场化水平和高人力资本更有利于创新型创业正向经济效应的发挥。因此,各地政府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市场化水平,鼓励支持创新型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颖  刘艺扬 《科学学研究》2024,(2):289-299+334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如何优化制度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各地“抢人大战”之后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影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制度框架,即“积累—配置—创新”制度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动态的汇总型fsQCA方法使用2001-2017年的省际数据,对推动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效应提升的制度组态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积累制度、配置制度和创新制度均不是高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效应的必要条件。(2)推动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效应提升的制度组态模式有4种,即配置-创新型制度组态、积累-创新型制度组态、创新型制度组态以及均衡型制度组态。(3)即使配置制度和积累制度缺失,创新制度的完善也能拉动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4)在多时段比较分析中,发现多重轨迹演化的现象,创新型制度组态的变化轨迹是“主导轨迹”、配置型制度组态的变化轨迹是“缓冲主导轨迹”、积累-创新型制度组态的变化轨迹是“转折轨迹”。区别于静态的组态视角,本文从复杂动态视角出发,既拓展了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视野,也为如何完善高人力资本经济效应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入手,在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转变及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测度的主要指标。并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出发,分析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需求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最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标与企业创新指标进行比较,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型企业指标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二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经济增长方式与创新型企业关系研究分析框架;二是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型企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分层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进 《软科学》2008,22(2):43-48
在有效劳动模型的框架内,基于人力资本内生增长的研究视角,对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及其二者共同形成的综合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综合人力资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各省区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强,但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综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都较为明显,而且三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相似的趋势,但身体素质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它对综合人力资本有"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入手,在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转变及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测度的主要指标.并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出发,分析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需求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最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标与企业创新指标进行比较,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型企业指标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二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经济增长方式与创新型企业关系研究分析框架;二是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型企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因果检验,利用河北省1952~200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最终消费之间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短期的波动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河北省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38-139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其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选用初中、高中和大学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指标,使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本文以全国31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劳动型人力资本呈下降趋势,严重抑制人力资本增长;技能型人力资本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创新型人力资本飞速增长,对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爽 《软科学》2007,21(6):55-57
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和条件,阐明其转换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在对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配合关系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配合为结合点,进行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