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当我拿起《水浒传》,我明白了义气;当我拿起《论语》,我认识到仁爱;当我拿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了解到珍惜与乐观;当我拿起《莎士比亚悲喜剧》,我感受到喜悦与怜悯。然而,唯有法国文豪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让我学会了沉  相似文献   

2.
告白     
《战士的后代》:《朋友》,这是《给你的歌》。《今天是烦恼的一天》,我在《城堡之外》,突然想起了在我《失去的12岁生日》上,看到《我的你》《夕阳下的身影》,你《最后的道别》,《PUHAHA》的《笑容》,还有对你的《思慕》,全都被我写入《假想的日记》。多《希望》能够在《和平年代》里,《你与我》的《制式爱情》由这篇《告白》,带来的《幸福》,成为我《自卑情结的终结》。《你与我》《自由地去飞》,心中只有《天空梦想和……》《斗志》。无论《战事》、《欢喜》、《生死》或是《狼与羊》的《悲剧》,都有我们《永远在一起》的《信仰》。当你用《祝福》的声音,和我许下《海誓山盟》:“《你爱我的方式》,《像我爱你那么多》,《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们的《灵魂》《永远在一起》。这是《Greatest love of all》,《我们就是未来》,《In I》,永远享受《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童年之歌     
《童年》总是《好心情》。《我是一只鱼》与《鸭子》、《金鱼和木鱼》一起在《浪花一朵朵》的《冰河》中开《飞开的舞会》,沉醉在《花太香》的《爱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进入了《中学时代》,我牢记爸爸妈妈与我的《约定》,翻开了那本《难念的经》。因为我不是《聪明的小孩》,所以我的成绩是《高高在下》;因为我不是《聪明的一休》,所以各科成绩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学校好似《威廉古堡》,老师们好似《半兽人》。回到家,我推门而入,说:“《爸,我回来了》。”爸爸立即递给我一杯《爷爷泡的茶》,又对我说起了那古老的《上海的一九四…  相似文献   

4.
在非对话的语境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字记载历史,是中国史学传统的一种特殊笔法。《史记》和《春秋》都有不少这样的“我”字。对《史记》这类“我”字作穷尽性检查,并与《春秋》的“我”字比较,可以了解《史记》这类“我”字的特点以及与《春秋》的“我”字用法的分别。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史铁生于2010年12月31日逝世。其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记忆与印象》《病隙碎笔》《灵魂的事》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年轻的小学教师,近五年来,《湖北教育》与我朝夕相随,是她促我教育观念变新,帮我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是她给我指路,催我奋进,伴我成才。 起初,我只看那些自己感兴趣和对自己教学指导性强的栏目,如《红蜻蜓》《课例与评析》等。走进《红蜻蜓》,我可以领略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和文采;触摸《文科教学经纬》,浏览《课例与评析》,我就能与一些小语界专家学者和省内一些知名教师对话。  相似文献   

7.
韦清 《教育文汇》2014,(6):36-37
《我与地坛》收录了史铁生三十余篇散文,其中很多篇章非常耐读。我最喜欢的《我与地坛》和《想念地坛》,堪称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自我介绍     
想与台湾作家张维中聊创作吗?不妨试试用微博交流。我承认我真不喜欢写自我介绍。可是从小开始学写作文,总也逃不掉老师一定会出的各种关于"我"的作文。像是《我的自传》《我的家庭》《我的志愿》《这个夏天的我》等等,然后,一定会来一篇类似《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这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小电视迷,只要有空就会打开电视机,有滋有味地看起来。少儿频道、金鹰卡通、卡酷动画是我最爱看的频道,《智慧树》、《少儿天地》、《探索科学》是我喜欢看的栏目,《喜羊羊与灰太郎》、《猫和老鼠》、《大力水手》等动画片都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肖复兴源于他的作品。读《父亲手记》与《我教儿子学作文》,我看到的是一个好父亲;读《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与《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老师;而读《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读书的人。根据阅读经验,原以为《我的读书笔记》是一本"读后感"的合集,从中可以看到到底是哪些书给一个作家打下了精神与艺术的底子。可是,开卷发现,他只是在给你讲故事。  相似文献   

11.
书名的故事     
<正>《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我和《爱弥儿》在《阅读的历史》中,从《中国历史与文化入门》读到《万历十五年》《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和《中国大历史》。其中《论美国的民主》谈到很多《民主的细节》,我认为《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而且《民主主义与教育》关系紧密,我们要《让民主造福中国》。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想《我们为什么做老师》,在《教师人文读本》中我仔细聆听《纸上的声音》。作为一名公民,我要以《公民的眼光》《重新发现社会》,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学习》2011,(7):52-52
初中组一等奖 李蕴涵《人生也有节气》 二等奖 高锌《我与古人共交友》刘俊琰《我的故乡在远方》王文鑫《名字断想》翟示超《触摸大自然》张笑纶《不曾改变的是岁月的流向》仲艺《人生也应有节气》  相似文献   

13.
想像大串联     
1《夏日》的下午,《我》趴在桌子上,《他们说》明晚就要开家长会了,心里特别烦恼。《我》《最烦心的事》不是《家长会后》《父亲》会怎样处置我,而是舍不得这里的生活,因为下学期《我》就要转到一个《小镇》的中学就读。望着《窗外》的《老树》,《我》不由想起《我的初一生活》。我舍不得《咱们班》的同学和村子里的朋友。353000福建省南平市金山路53号601室张莹2夏夜的微风徐徐吹进了闷热的教室。作文课上,班主任要《咱们班》写一篇作文———《生存与信念》。喔!我不禁蹙眉,又要写作文了———因为《作文我最怕》。…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天使琪琪:你好!我是《作文与阅读》的忠实小读者,我叫佳琪。我特别喜欢《作文与阅读》这本杂志。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和同学一起订阅了,现在我已经上五年级了。《作文与阅读》陪伴了我两年的时光。每期的杂志一发给我,我就迫不及待地读完才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3月4月22日晴我一直推崇让学生多看报纸杂志,开阔视野,所以班级学生有很多种杂志,像《青少年日记》《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偶尔我也给学生推荐一些杂志。一次,我向学生推荐了一本《意林》。课间休息时,我坐在前排空位上,学  相似文献   

16.
毫不隐讳地说,我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哈迷",从《哈里·波特与魔法石》到《阿兹卡班的囚徒》到《凤凰社》到最后的《哈里·波特和死圣》,从我5岁起,妈妈读给我听,到我自己怀着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导读》2008,(5):40-40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啦,本刊特与《安徽教育》《教育文汇》《初中生必读》等杂志共同举办"我与奥运"(或"我看奥  相似文献   

18.
袁瑢 《上海教育》2007,(1B):25-26
在《上海教育》即将迎来创刊50周年之际,刊物编辑让我谈谈“我与《上海教育》。当时,我就觉得有不少事情值得一说,因为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与《上海教育》密切相连。那我与《上海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从前到后,我认真地作了一个梳理。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阅读《上海教育》,还是在《上海教育》上发表章,都是在帮助我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2,(6):13
远航的船上,我与一位《伤心旅客》相遇。这个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甲板上,望着《海上的月亮》,那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景色。《后来》,我给他讲起我的《小城故事》,让原本伤心不已的他《忘了哭》。临别时,他送给我一块《雨花石》,对我说:"不要放弃《那些你很冒险的梦》,坚持就会成功,当你实现梦想的时候,你会觉得《为了这一天》,一切都值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会的,也《愿》你不再伤心。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是我很喜欢的期刊,也是和我很有缘分的朋友。与《教育文汇》相识相交以来,我读了《教育文汇》的大量优秀文章,受益匪浅。我也先后在《教育文汇》上发表了6篇文章,还被邀请参加了5次《教育文汇》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