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uCl2.2H2O、FeCl3.6H2O和Na2C2O4为反应物,利用水热法合成CuO/Fe2O3复合材料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仪(I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uO/Fe2O3复合材料形貌为立方体结构.研究了CuO/Fe2O3复合材料的红外特性,在670 cm-1到450 cm-1之间出现了Cu—O键伸缩振动特征峰.  相似文献   

2.
固相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CuCl2·2H2O、Cu(NO3)2·3H2O与NaOH为反应物,在室温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合成CuO纳米粉体的两个反应体系,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所制得的CuO为单斜晶纳米CuO.另外,还从研磨方式、反应配比、反应体系、分散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方面对影响产物粒径大小及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下为所得结论的简要介绍:①反应速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②反应配比对产物的均匀程度及分散性有影响;③超声波分散可改变颗粒的分散程度;④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改变颗粒的分散性有明显作用,其用量对粒径大小的影响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3.
片状纳米CuO的合成及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热晶化法和室温固相混合法合成了具有片状纳米结构的CuO,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合成CuO结构的影响,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Cu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异丙苯氧化制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为探针,比较了不同结构纳米CuO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KMnO4与MnSO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α-MnO2纳米线;采用XRD、IR、SEM、EDS、DTA-TG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成分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水热时间及溶剂种类对纳米结构MnO2合成的影响,并探讨了MnO2的晶型转变和-αMnO2纳米线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所得α-MnO2纳米线粗细均匀,分散度好,其直径约为50~60 nm;②在水体系中,温度较低和反应时间较短时生成具有层状结构的锰的羟基化合物和-δMnO2,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180~220℃)和水热时间的延长(6~48 h)产物转化为-αMnO2;③将溶剂改为正丙醇,在与②相同的条件下得不到MnO2;④α-MnO2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为:MnO4-与Mn2+反应生成MnO(OH),MnO(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n(OH)4,Mn(OH)4发生脱水反应生成MnO2,产物由无规则球形纳米颗粒最终转化为纳米线。实验中通过控制反应参数达到调控MnO2物相和形貌的目的,为氧化物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β-环糊精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以L-半胱氨酸盐酸盐还原亚硒酸制备出具有枝状结构的微纳米硒,使用SEM、TEM、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模板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硒晶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因素对产物的形貌有着显著的影响,实验确定的优化反应条件下制得的枝状微纳米硒形貌规则属于三方相t-Se0,但结晶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简单溶液法制备出多棱梭形和球形两种形貌的CuO微纳米材料,用XRD对产品进行表征,用SEM,TEM研究产物的形貌和大小。并研究了两种形貌的CuO微纳米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发现这两种形貌CuO微纳米材料对罗丹明B都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CuSO4加NaOH制Cu(OH)2,然后在表面活性剂(DBSAS)保护下转化得到了纳米CuO,用Uv-vis光谱对反应进行了跟踪,确立了糊状Cu(OH)2混合物转化为纳米CuO的时间,并用TEM、X-ray谱对纳米CuO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CuSO4.5H2O和NH3.H2O为反应物,利用室温液相法可控合成出CuO纳米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仪(I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uO的形貌和尺寸可以通过NH3.H2O浓度的变化来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制备出了Fe3O4、Fe3O4/C、Fe3O4/C/Pd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Suzuki偶联反应.以Fe3O4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将C包覆在Fe3O4上,再在得到的复合材料上包覆Pd得到Fe3O4/C/Pd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结果进行粒径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uzuki反应在以DMF/H2O(V/V=1)为溶剂,Na2CO3为碱时,在反应温度为80℃下,反应5 h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了新型含甲氧基三苯胺-芴共聚物(PF-MeOTPA),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FT-IR)等对中间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制备了氧化铜纳米粒子(CuO NPs),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制备了以纯PF-MeOTPA膜,PF-MeOTPA/CuO NPs复合膜为活性层的三明治结构的电存贮器件,对器件进行了电流-电压特性测试和循环稳定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器件均表现出二元flash型存储特性,基于PF-MeOTPA/CuO NPs的电存储器件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存储特性,最佳开关电流比(ON/OFF)达到了1.1×104,表明CuO NPs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器件的阈值电压和读取的误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