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社会学角度看,"高考移民"现象并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集合了观念、利益及价值冲突于一身的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对"高考移民"现象成因进行深度追问与分析,可以认清各级政府、地方考生群体、"高考移民"群体之间存在的观念、利益、价值冲突,并通过转变观念、均衡利益、明确价值来缓解和降低冲突,达到防治"高考移民"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方法规在地域社会变迁中起独特作用。在清代,移民大量涌入陕南,有助于区域开发,但移民与地主间租佃关系无序,产生了诸多争诉,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移民利益缺乏保障,导致破坏性开发,恶化了生态环境。清陕西政府颁布了地方法规《南山州县章程》,将租佃纠纷纳入法制化解决轨道。这对规范移民租佃与促进陕南区域开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颁布滞后于移民开发,没有及时顺应社会发展,因而无法逆转清代陕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高考移民"的利益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移民”是参与各方围绕利益博弈的结果。现实利益的存在是“高考移民”参与各方博弈的基础。“高考移民”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政策有缺陷、地方政府受经济指标束缚;学校存在声望提升的压力。因此,必须采用行政控制、法律规范、体制创新等手段来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没有进入一种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无法形成一种制度化、稳定化的利益均衡分配模式。因此必须革除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时缺乏民主、缺乏规范、缺乏地区公平等弊端,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从而建立起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5.
为了经济或政治利益而涌入另一国家城市的大量移民,形成了新的民族关系,使得移民问题成为新的民族问题。旨在简要分析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移民国家的民族关系的理论政策,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9,(1):87-90
以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方"概念重释短篇小说《孩童如敌》,研究者会发现:跨界移动而造成的人-地关系骤变才是引发大陆新移民家庭内部代际冲突的主要根源。首先,原先的中国经验无法实现异地转化或移置;其次,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界线阻碍了移民与新地之间有效连结的形成。因此,透过紧张的代际关系,研究者可以预见:在美国人地不相宜的大陆新移民很难找到维系其认同感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辽、金、宋与高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造就了大量华人移民入居高丽。为了追求国家利益,高丽政府的移民政策逐渐由初期的限制走向放开。在这种宽松的环境里,华人移民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领域,为高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长期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概述了当前理论界关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基本思路,提出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本质,以此来解释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并提出从制度建设或法律监督等方面来降低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使中央与地方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内容十分广泛,种类复杂,但就其实质而言,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建立在一定利益关系基础上,二者之间的关系仍属于权力分配关系。这种关系既具有一体性,也具有多元性。  相似文献   

10.
儒家倡导的“和合”追求,在汉代正统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行政实践中,心怀“政畏张急”意识的循吏们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吏治的榜样。江南的开发,因受纳来自北方数量众多的移民而实现了跃进。北方移民与原住民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区域政权的关系,儒学主流与地方文化的关系,都在“和合”的主题下得到合理调整。“江南”循吏的政治文化表现,更是东汉史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参与地方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重要内涵。立法过程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博弈协调的过程。政协由界别组成,是各界利益的代表,政协参与立法协商,借助政协的平台进行利益关系的博弈、协调与整合,可以保证立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防止立法决策失误。要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首先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性质与功能,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程序设计,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立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要求我们国家必须调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地方立法与地方利益关系密切 ,追求地方利益的最大化是地方立法的直接诱因。但是 ,地方立法中也存在着低效率问题 ,为此 ,文章提出了优化地方立法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13.
黑神庙是明清时期外地对贵州移民会馆的称谓,其在贵州本土文化和和外来移民文化交流中,不仅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还重新构建了贵州的信仰成分。黑神庙以唐代在睢阳殉国的南霁云为祭祀对象,但南霁云从未到过贵州。文章将从黑神信仰的由来、黑神信仰在贵州地区的传播和黑神地方神地位的转变等方面探讨黑神信仰与移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儒家倡导的"和合"追求,在汉代正统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行政实践中,心怀"政畏张急"意识的循吏们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吏治的榜样.江南的开发,因受纳来自北方数量众多的移民而实现了跃进.北方移民与原住民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区域政权的关系,儒学主流与地方文化的关系,都在"和合"的主题下得到合理调整."江南"循吏的政治文化表现,更是东汉史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一般地方政府和民族自治机关的双重属性,这使得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和谐府际关系尤为重要。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府际关系的实现关系到政治体制的有效运行和国家稳定与统一,正确看待和认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府际关系,充分保障和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自治权,维护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利益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泉州地方族谱的海外移民资料中,以单身男性向外迁移者居多,他们通过在海外谋生的方式来赡养在家乡的父母与妻儿。由于有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便产生了移民同家庭或家族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原家族或宗族的重要活动,如修祖祠、祖坟、族谱及家乡家族的公益事业等都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安家温哥华     
我是因工作关系,以独立移民身分办好移民加拿大温哥华手续的。温哥华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美,经济正在增长,华裔华人很多,实是我向往定居的地方。 2000年6月5日,我与妻儿抵达温哥华。此时的心情,我不知道是兴奋还是茫然,一下子觉得许多事情理不清头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群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府际关系”,通常指一个国家内各层次或各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其实质就是各级各类政府之间的管理收益关系——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网络化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若干城市群区域。城市群的出现,使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城市群府际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行政因素。我们认为,既然利益关系是府际关系的真谛和本质所在,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府际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建立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扩权强县"改革作为权力重新分配、规则持续调整的过程,涉及到各方面复杂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追求权力的冲动决定了其在权力分配中对权力扩张的需要,而自利倾向则促使地方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管理权力展开争夺。进行"扩权强县"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抑制因地方权力扩张而带来的权力运作的失范与自利心理的膨胀,使权力的扩张与利益的博弈在现有制度可承受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市县之间应做到权力明晰并实现利益的均衡与共享。  相似文献   

20.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犹太移民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严格限制到逐步放开的转变过程,导致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苏联国内改革,苏美关系及苏联的中东利益。犹太移民政策的变化使大量苏联犹太人得以离开苏联.同时也对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